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季養生之大忌,過而為害

春季養生之大忌,過而為害

【悟本中醫】春季養生之大忌,過而為害

作者:加貝子

一年之計在於春

清明節前後,古都北京在短短的數日內,經歷了霧與霾,沙塵與大風,春雨、大雪與冰雹,不禁讓人慨嘆,大北京任性啊,濃縮了四季!近幾日也是乍暖還寒,一股被壓抑的春暖之意在人們心底流淌著!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萬物始蘇,而春季更是一個很好的養生季節,是我們健康一年的美好開端。春季又是多種疾病易發作的重要季節,那麼在這個陽氣復甦升騰的季節,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下面我來和大家談談春季中醫養生的一些小方法和注意事項。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 ,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萬事萬物都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養生應在精神、飲食、起居諸方面,都須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所謂「春夏養陽」就是這個意思。因此 「養 陽」 就成為春季養生的首要原則,同時又要防止肝陽升發太過。

按中醫五行理論,春季應木,五臟之中肝屬木,所以春季養生應先從養肝開始。這個季節肝的功能比較活躍,甚至過於亢奮。而脾屬土,是相剋的關係。如果肝氣過強就會傷及脾氣,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在這一季節,臟腑的功能特點是肝強脾弱,故應注重護肝養脾。這個季節,門診病人中肝火旺、肝氣鬱者較為多見,尤其是老年人,本屬肝腎陰虛的體質,加之肝氣鬱滯、氣鬱化火,肝陽上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常表現為頭暈頭痛,雙目乾澀不適,胸悶心悸,口乾口苦,甚至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因此春季養生應注意清肝熱、舒肝氣。

根據以上闡述,故在飲食調攝方面,春季宜適當進食既能溫補陽氣又能幫助陽氣升發的食物,即應吃一些味辛性溫之物。而且初春多風寒,辛溫的食物能解除、驅散體表的風 寒邪氣,更有助於人體陽氣的生髮,包括:豆芽、香椿、嫩白菜心、韭菜、菠菜、芹菜、香菜等,以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新陳代謝。 另外需護肝養脾,少酸增甘,中醫認為,酸味入肝,在春季若多食酸味食品,會增強肝氣的升發,使本來就偏盛的肝氣變得亢盛而損傷脾的功能。所以,春季要少吃酸味的食物,多吃些甘味的食物。且忌黏硬生冷,肥甘厚味,少食多餐,避免心腦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在臨床上,我們應用菊花、玫瑰花、石斛、薏米、大棗、山藥之類代茶飲,既養脾又柔肝,可使肝氣調達,精神振奮,適應機體春令新陳代謝旺盛之需,取得良好的效果。

此外,運動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手段,《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為發陳, ......,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意在春季是人吐故納新、充養臟腑的最好季節,每個人應根據自身條件和體重許可,多廣步於自然環境中,持之以恆,才能增強免疫力,使一年之中少患疾病,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當然,養生之路寬又廣,關鍵是試行適合自己的方法,應該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具體到每個人可以到家附近的社區中心,諮詢中醫大夫,尋求適合自己的保健養生之術!

祝朋友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隨波心燈 的精彩文章:

TAG:隨波心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