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有那麼多「張三丰」,究竟誰是張三丰?

歷史上有那麼多「張三丰」,究竟誰是張三丰?

張三丰,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道士之一了!不論是在中國道教史上,還是在中國文化史上,他都已是個符號式的人物。然而,我們所熟悉的張三丰,活躍在民間傳說、武俠小說、影視屏幕中;至於歷史上的張三丰,則隱身在了撲朔迷離的歷史迷霧中。

就連任繼愈先生主編的《中國道教史》也說:「永樂間,屬全真一系的道士張三丰,受成祖的歆仰而隱遁高蹈,以致聲望極高,成為呂洞賓以來最富魅力的『活神仙』。」這個「活神仙」行蹤飄忽不知所蹤,給人們留下了難解的謎團。

那麼,歷史上真有張三丰這個人嗎?公認的說法是:確實有。不過具體到他的生平事迹,學人們就說法不一了。有人說歷史上只有一個張三丰;也有人說有兩個甚至多個張三丰。比如,通常認為聞名於世的太極拳和武當內家拳為張三丰所創。但有學者考證,武當內家拳的祖師,乃北宋徽宗時的張三峰,而非元明之際的張三丰。

北宋張三峰,又作張三丰。傳說他夜夢真武大帝授拳法,而創武當內家拳。其法以禦敵為主,非困不發,純用內功,故稱「內家拳」。明末大儒黃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銘》中說:「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為內家,蓋起於宋之張三丰。三豐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以一人之力搏殺上百名盜賊,這個張三丰倒真可謂武林高手。

又說元朝有個張三丰,本名張陽,字三風,中嶽武當山道士,中嶽慈雲寺佛徒,創張陽拳和二路通臂拳。這個張三丰又是道士,又是佛徒,身份更加神秘莫測。不過也出自武當山,也是武術名家,至於跟「永樂間」的張三丰是不是一個人,就不得而知了。

而比較接近我們今天認知的,則是活躍於元末明初的張三丰。按《明史》的說法,這個張三丰是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名叫張全一,又叫張君寶,三豐是他的道號。因他不飾邊幅,又號張邋遢。生得「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書經目不忘,游止無恆,或雲能一日千里。善嬉諧,旁若無人。」

這個張三丰,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武術家,還是一位道教的大學問家和大「隱仙」,神龍見首不見尾,明朝的歷代皇帝都對他推崇有加。武當山也是他傳道修鍊的大本營。儘管他入武當後並未公開自立門派,而是以遊方高道的身份收徒授道,但明永樂以後,武當道士即奉張三丰為武當派的祖師。

究竟是武當山曾先後出現過兩個或三個張三丰,還是這些張三丰本就是一個人?學者們莫衷一是。《張三丰全集··前言》綜合各種說法後認為:「張三丰生於宋,仕於元,行道於明,故稱宋、稱元、稱明都可以,而以稱元或稱明更妥帖,主要活動為這兩朝。」以一個真實的人而言,這種說法就太離譜了;不過作為一個宗教符號和文化符號,不得不承認,這種說法是最「妥帖」的。

此外,南朝劉宋時還有一個張三峰,號朴陽子,著有《三峰丹訣》,其所創陰陽雙修法由古代房中術發展而來,盛行於明代。也有人將此張三峰混同於張三丰;因為張三丰也主張雙修,他在《無根樹道情》中說:「女子無夫為怨女,男子無妻是曠夫,嘆迷徒,太模糊,靜坐枯修氣轉枯。」但張三丰主張的雙修是清凈雙修,神交而形不交,與張三峰主張的「三峰采戰」修鍊法迥然不同,故後來道教斥「三峰派」為旁門左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