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啟功VS歐陽中石,雖為大家,但教給學生的是重複錯誤的書法技藝

啟功VS歐陽中石,雖為大家,但教給學生的是重複錯誤的書法技藝

首先說一下,筆者為什麼把啟功和歐陽中石放到一起進行比較呢,因為二位都是當時學院派書法的典型代表人物。

其次,筆者再說一下學院派書法的情況。

曾幾何式,大部分書法家或者書法愛好者甚至從業者,都過分地以為學院書法才是正宗書法。

所以,國展上、筆會上、雜誌上、報刊上到處是「金石書法」和「博導體」。我已經說過,金石書法是近現代畫家提出來,為繪畫服務的。他在一定程度上是賣弄文化的一次虛榮。其中,康有為便以出土的金石,當作新事物用於他的政治目的,大肆宣揚。

由於後人缺乏識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從民國至今大家都處於這種愚昧之中。我說的「博導體」,其實就是啟功書法和歐陽中石書法。首先,我暫且不論他們藝術水平的高低,我否定他們教學上的缺陷,這種缺陷在是在民族藝術垂亡中,在拯救意義大於實踐意義時所犯下的污點。他們教給學生的是重複錯誤的技藝,肯定錯誤的悲哀。

首先,學院派書法沒有筆墨精神,沒有文化內涵,這是學院派對繪畫的外行,與缺乏對歷代書畫鑒賞的眼界;其次,學院派的主導思想是金石,其實這是處於愚昧與創造的兩種極端,書法正宗不再甲骨和清末金石理論;然後,學院派對臨書上是死板的,教條的,他沒有因材施教,而是一個模式。比如,大家一起臨「二王」,一起臨米芾等等。

最後,學院派的氣節的低級的,沒有挖掘藝術的高貴與雅節。比如,他們使用低廉的一得閣墨汁和劣質的宣紙做書,用粗糙的手段對作品進行簡單的裝裱等等。這一點,整個當代的藝術現狀。

一、啟功,管閣體勝書體,雅中大俗

啟功可以算一位準書法家,他有鑒賞的眼界,和謙遜的人格。不過,尚未步入書法家的行列。他的書法風格是高雅的,用筆是規範的,不管是行書,楷書,草書都較之當代首屈一指。所以,啟功在當代書壇的地位是無需質疑的。他的成功在於認識上沒有落入近現代主張金石的誤區上,自己始終堅持貼學為正宗的思想。這一點,我是比較讚賞的。很早以前我就在一家機關報上拜讀過關於老先生對碑學與貼學的闡述。大致是否定刀法在書法中的地位。我認為這是理智的。

談起啟功的書法,,精神缺乏,成也風格,敗也風格。這是近現代書法家的弊端。從總體上來說,他的書法用筆嚴謹,風格清秀,讀者不大能從宏觀上找出毛病。但相對於民國的書家,他的書法沒有筆墨神采,貌似印刷品,這既與當代書法家不注重書法的材質有關,也與當代書法家對書法缺乏本質上的認識有關。他在書法根本與于右任、沈尹默不具備可比性,與馬一浮還有差距,從書法的精神上,還是傳承上,以及筆墨技法上,書風的文化氣上都處於劣勢。當然,林散之書法儘管技法敗落,但他的書法精神尚可遮掩其缺陷,對於啟功勝算較大。他的高度在郭沫若之上(筆墨較郭沫若差,技法和風格上勝於郭沫若),和趙朴初平手。主要還是因為他和趙朴初都是形式上取勝,但神采上迷糊的書法家。

啟功的臨書水平不敢恭維。各種出版物上的手跡,貌似前人,但精神依舊落入自己的俗套。他的書法風格主要來自於家族。

二、歐陽中石,匠氣十足,書不講究

歐陽中石的書法依舊來自於碑。是典型的碑的受害者。他的書法非常死板,只有工藝性,而沒有藝術性。工藝性存在於他只是簡單的漢字造型,而沒有文化氣。這是當代學派的共性。凡是細心的人,在生活的各個角落都能見到歐陽中石的字,每一個字都是筆划上拘束,形式上誇大,筆墨上死板,活似一具死屍。他的書法在於「圖騰」崇拜,不僅自己崇拜碑學,而且整個學院派都盲目崇拜。從事碑學的結果只能是匠氣十足,神采匱乏。

歐陽中石的成名在於脫貧致富的道理,修路與種樹。有一句口號,「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他的路就是學院,他的樹就是一茬接著一茬的學生。簡單的說,是人海戰術早就了他。

他在書法的綜合實力上,是現狀的一個低谷。當然,他勝於劉炳森和張海。他們三人的共同特徵都屬於造型藝術的範疇,簡單的形式主義。劉炳森從事的是美術字,張海得手的是工藝書法。不過,張海的用墨上勝歐陽中石一籌,但總體字的造型上還是歐陽中石的形式些,正經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品評 的精彩文章:

我們一定要知道,為什麼現在的書法越來越糟糕了?
關於「丑」書,王鏞,沃興華這些丑書大家們都是這麼說的

TAG:書畫品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