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特幣的價值在於信任,如果沒有信任,黃金也只是一塊石頭

比特幣的價值在於信任,如果沒有信任,黃金也只是一塊石頭

近日,又有專家站出來,並斷言:比特幣「毫無價值」。當然,可能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樣的言論是他們最不想聽到的,尤其是在最近行情黯淡的時候。

自市場傳出索羅斯和洛克菲勒家族旗下投資基金將投資比特幣的消息後,比特幣價格一度重返7000美元上方。巨頭的入場,一方面代表這個市場暫時不會消失,另一方面也使得那些時常自詡韭菜的投資者可以原諒自己,覺得自己當初投資這個還不至於太愚蠢。

對比特幣來說,最近的價格下跌是由於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人們越來越擔心監管機構打壓比特幣、傳統互聯網平台對加密貨幣廣告的禁令,以及一些銀行禁止客戶用信用卡購買比特幣。但其根本原因是比特幣背後並沒有國家信用或黃金等一般等價物做背書,其價值完全取決於市場對其信任。而信任,不止是存在於信仰者的信任,以及索羅斯、洛克菲勒那些資本大亨式純粹投資意義上的信任,更在於社會普遍意義上的信任。

1.比特幣下的信任機制

我們先釐清一下概念:比特幣、支撐比特幣運作的區塊鏈、概念上的區塊鏈。

從2009年誕生開始,比特幣僅是少部分極客在網路虛擬世界中使用的實驗品;但是短短4年後,它已經逐漸融入實體經濟,就連普通大眾也開始關注並參與比特幣的生產與流通。可以說,目前圍繞比特幣已形成了從生產、存儲、兌換、支付、消費到相關衍生金融服務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其生態系統已初具規模。在比特幣背後陷藏的一種核心技術「區塊鏈(blockchain)」經常被人們忽視,這種革新技術的意義遠遠超過加密貨幣的範疇。區塊鏈讓人們可以在沒有一個中央權威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對合作雙方建立起信心,從而可以不經過獨立第三方而進行合作。簡而言之,區塊鏈就是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

區塊鏈技術強大,它擁有一個共享、安全,任何人都可查閱,但又不受單一用戶控制的總賬本。在達成一定的規則下,所有的用戶都可以來更新總賬本。比特幣正是用了區塊鏈的總賬本技術避免了重複交易且能持續不斷的跟蹤交易,這樣使得一個沒有中央銀行的貨幣流通可以得以實現。

曾有人在知乎發問:比特幣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同樣是那個人,同樣是超乎時代的回答。

作為一個誕生於 08 年金融危機之後的事物,比特幣是金融系統科技化的一部分。在上次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由國家支持的銀行一直是「金融時代」的黃金標杆——金融可信度的象徵。政府即貨幣發行方,並不是總能激發市場信心,政府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或者人為因素肆無忌憚地印刷鈔票,致使通貨膨脹的產生,從而導致嚴重的經濟問題。所以,尋找能夠代替國家政府的其他方來發行穩定的流通貨幣,這種嘗試一點都不奇怪。

比特幣的支持者並不是完全不信任人類機構。但毫無疑問,人類總是很容易犯錯誤,不過,就像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所說的那樣:「傳統貨幣能夠流通的基礎就是出於人民對政府的信任。」這一切都有助於解釋比特幣作為獨立於政府和主流銀行及其他金融資產等所產生的流行趨勢。

總而言之,比特幣的出現是符合經濟學家設想的,然而和其它曾經出現過的所有有利可圖的新生事物一樣,比特幣也沒能逃脫被炒作的命運。雖然現在比特幣還難以成為主流貨幣,但人們並不能否認它所具有的價值,很多人表示它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商品。比特幣可能會像上個世紀末出現的互聯網一樣,預示著人類社會即將出現的變化。

2.被1CO摧毀的信任怎麼恢復

隨著對1CO 的全面叫停,是時候好好聊聊區塊鏈技術本身了。有人說,區塊鏈的技術價值和技術魅力在於建立信任,而1CO 亂像卻在摧毀信任。

「把區塊鏈等同於 ICO 是 2017 年最大的謬誤,螞蟻金服申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全球第一,但沒有一件和 ICO 有關。」蔣國飛一開始就將兩者切割開來,他認為,ICO 確實是利用了區塊鏈技術來實現發幣的激勵機制,但去中心的融資實際上去掉的是對融資主體的責任約束,缺乏約束的融資帶來的不是技術創新,而是放大了人性中的貪婪。

區塊鏈可以說是解決信任和高效協同最理想的技術方案,這是未來數字世界的基石。

螞蟻區塊鏈到目前為止,已經從很多角度將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從公益切入,到互助保險,到商品正品溯源,再到租賃房源溯源。蔣國飛說,這些應用探索都經過了系統思考:公益與互助保險首先從以區塊鏈解決數據記錄的可信開始;隨後是物的可信,即可信地登記記錄物理空間里的物品的存在並溯源,在 2017 年集中應用於在商品溯源和租房場景。在這一步,除了數據的真實可信外,還必須解決物理空間的存在與數字空間記錄之間的可靠映射;再接下來,區塊鏈技術應用逐漸成熟後,可以在金融領域探索實現對資產可信登記、交易以及機構間協同的技術價值。「同時,這也符合螞蟻的技術價值觀:做有溫度的技術。」他說。

無論技術發展處於哪個階段,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都並非完全對立,要看在不同場景里怎樣合適,這個要根據業務的本質來設計。如果區塊鏈慢慢地被大家接受,解決了信用的問題,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會有很多的機會。

對於 2018 年區塊鏈的走勢,蔣國飛預測說,它將從概念大量走向商業應用,就像「回到人間」。

第一,在金融服務和供應鏈管理等場景中,一些區塊鏈應用會從概念性證明階段(PoC)落地到實際商用系統。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會思考已有商業模式,擁抱嘗試區塊鏈技術。

第二,共識機制和網路決策等核心技術發展會持續改善區塊鏈系統的性能和規模。在比特幣和以太坊後,會出現第三代區塊鏈技術架構。

第三,零知識證明等方面的進展會改進區塊鏈系統上的安全和隱私模型, 進一步解決互信和隱私的矛盾。

第四,在多個平台共存的情況下,跨平台多鏈互聯,實現跨鏈價值轉移和數據交換會成為區塊鏈技術的一個重點。

3.我們信任黃金

在過去11年中,列支敦斯登投資公司「Incrementum」每年都要發表「我們信任黃金」報告。

幾年前,當歐洲央行決定實施歐洲版QE計劃之時,有人問了歐央行行長德拉基一個問題,歐央行可能購買哪些資產?

德拉基回答,「除了黃金我們討論所有資產!」

當掌管全球第二央行的行長說出來「除了黃金我們討論所有資產」的時候,你就該買入黃金——後來的事實證明,如果你那個時候買入,那就太對了。

也許你不知道,黃金就是這樣一個讓現代政府和央行感覺很不舒服的一種東西。其他資產,債券還是股票,甚至包括房子和各類大宗商品,政府和央行們都能夠通過印鈔票和利率控制,成功的將其玩弄於鼓掌之中。而只有黃金卻始終閃耀著它那冷峻的黃色光芒,緊盯著政府。

數千年來,黃金一直被作為貨幣價值和財富載體的象徵。

說到底,那些金燦燦金幣和金塊,承載的不僅僅是財富度量工具,更是各個文明對於黃金貨幣屬性和財富載體的信仰。

在人類的文明記憶里,信任黃金,就是信任財富。

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黃金的貨幣地位被美國廢除,雖然扮演的角色已經有所不同,但各國政府和央行仍然儲備3萬噸左右的黃金,以備不測之需,此外還有10多萬噸黃金是私人擁有的資產(包括收拾),還有一小部分被用於工業生產。

有人說,巴菲特非常鄙視購買黃金,1998年他在哈佛大學演講中提到:「黃金從非洲或某處地底被挖掘出來以後,我們拿去熔化處理,然後再挖個洞把它們埋起來,派一堆人站在周遭看守。這東西沒有實用性,外星人看了恐怕都不知道我們在幹嘛。」

強調黃金,這本身是為了對抗政府的信用紙幣,如果你購買的是期貨或銀行里的數字黃金(紙黃金、紙白銀、賬戶黃金、賬戶白銀等),政府隨時可以以「維護國家金融穩定」等為理由,直接給你查封或者拒絕支付,你也毫無辦法。而只有保存於身邊的金銀實物才能稱之為「終極保險」,因為只有這部分財富載體才始終是處於你自己的掌控之下。

4.結語

未來,我們不可能預測到黑天鵝事件什麼時候發生,但我們可以張好網,等著黑天鵝落下來,而數字貨幣或者黃金白銀可能就是你的網,也許你還要忍受短時期內的小賠,但我相信最終你會成為贏家。

趕快來分享關注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幣網 的精彩文章:

易綱接任央行行長,未來全球數字貨幣監管將何去何從?
挖礦難度升級,挖礦耗電不堪重負,挖礦致富的神話還能繼續嗎?

TAG:樂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