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恆大聯手中科院玩起高科技,未來或轉型產業地產?

恆大聯手中科院玩起高科技,未來或轉型產業地產?

作者:張祥耿編輯:張璐審校:張祥耿 來源:創邑icity

4月9日,中國科技界喜迎重磅投資手筆!中國科學院與廣州恆大集團在北京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恆大將在未來十年投入1000億與中科院共同打造三大科研基地,雙方將在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慧、機器人、現代科技農業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標誌著恆大正式進軍高科技產業。

一方是中國目前盈利能力最強的地產大亨,一方是擁有3所大學、130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8萬餘名科研人員,對於「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具有突出貢獻的中國最高自然科學學術機構。民營資本和科技結合會開出什麼樣的花結出什麼樣的果?這不禁讓人浮想聯翩、滿懷期待。

多位行業專家認為,隨著恆大這樣的民營龍頭投身到科技強國建設,相信將形成強大的行業號召力,引領更多的企業加入,推動科技創新,助力中國科技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幾年前開始跨界做產業地產的恆大,在未來很可能繼續做大做深其產業地產版圖。

目標劍指「三大產業化基地、世界級科創中心」

恆大作為龍頭民營企業,目前已發展成為總資產1.76萬億,年銷售超5000億,年利稅790億的世界500強企業。其目標是到2020年底,實現總資產3萬億,年銷售額8000億,年利稅1500億,成為世界百強企業。

據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介紹,布局高科技產業,是恆大打造百年老店的重大戰略決策。恆大計劃在未來十年,投資1000億,在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慧、機器人、現代科技農業等重點領域,和中科院齊心協力,共同創建引領前沿科技的「三大基地」,即科學技術研究基地、科研孵化基地、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為科學家團隊提供世界一流的科研條件、世界一流的孵化基地、世界一流的後勤保障,以及靈活的激勵機制,把「三大基地」打造成為全球頂級科學家的聚集地、世界級科創中心。

近些年來,我國科技創新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在多個領域取得了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例如,量子通信、太空探測、高鐵、可燃冰、深海潛水等。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與最頂尖的創新強國相比,我國在科技領域仍存在以下差距:第一,我國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只佔R&D經費的5%,與國際上15%左右的水平還有一些差距。第二,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科研和實踐脫節;第三、頂尖的科研人才還有所欠缺,全世界80%的頂尖科學家都在美國,諾貝爾獎也幾乎被美國科學家或美籍科學家所壟斷。

此次中科院與恆大全面合作,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科研機構為核心、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科研體系,有望彌補上述不足:

一、在基礎研究方面,中科院整合旗下12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學等全國最頂尖的科研機構,全面參與科技研發,恆大則投入1000億作為資金後盾,最頂尖人才隊伍加上強大的資金投入,為科技研發水平的提升帶來最有力的保證;

二、雙方合作打造「三大基地」,提供從科技研發、商業孵化、再到產業化的「全鏈條」式服務,推動優秀的科研成果實現從成長到最終產業化,大大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

三、恆大為頂尖科研團隊引入極具競爭力的激勵機制,大大提升對國際一流科研人才的吸引力,並充分激發他們的潛力與積極性,最終成為「全球頂級科學家集聚地」。

談及布局高科技產業的動因,許家印在恆大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到,這是企業家應有的家國情懷和民營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恆大作為民營企業龍頭,必須要為國家的科技強國戰略作出貢獻。」

隨著恆大進軍高科技,高科技有了民間資本的支撐,未來中國會不會出現像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和「許斯克」?從許家印一貫做事風格來說,這種想法不是空穴來風,不是一時心血來潮,一切皆有可能。

恆大已在生命科學領域布局健康「養生谷」

這些年,擅長尋找新商業機會的恆大集團把觸角從地產伸到足球、金融、健康、消費等眾多領域,大手筆的資金投入,鋒芒所到之處無不颳起「恆大旋風」,受到市場追捧。

3月26日,許家印在香港業績發布會上曾表示,恆大將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逐步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高科技為龍頭的產業格局。

說到即做到。國際性醫院成為恆大集團進軍健康養生、高端醫療的一個切入點。2015年9月24日,許家印與美國哈佛附屬布萊根和婦女醫院舉行合作簽約儀式,成為戰略合作夥伴,並選擇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建設國際性醫院。

公開資料顯示,該先行區是國務院2013年批准設立的國家唯一國際醫療旅遊產業園區,賦予了包括加快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註冊審批、臨床應用與研究的醫療技術准入、大型醫用設備的審批、放寬境外醫師的執業時間、允許境外資本舉辦醫療機構、適當降低部分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關稅等九項優惠政策,業內稱之為「國九條」。

博鰲樂成醫療先行區的建設,就是要解決醫療領域的「馬桶蓋」問題,緩解老百姓對健康新需求和目前醫療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間的矛盾。其目標是打造國際一流的醫療旅遊目的地,並使之成為國內外醫療交流合作平台,為我國醫療旅遊發展探路。

根據恆大集團披露的資料,博鰲恆大國際醫療中心於2015年12月29日動工,於2018年2月28日在博鰲舉行盛大的開業慶典。在國家唯一一個國際醫療旅遊產業園區開設國際性醫院,許家印的用心和「野心」不言自喻。

與此同時,作為先行區的重點配套工程,位於博鰲恆大國際醫院的海南公共保稅葯倉也在當日揭牌。這是海南省唯一一家獲批建設的國際藥品保稅葯倉,提供國際採購、國際運輸、通關、報檢、保稅、倉儲、配送等一條龍服務。

根據政策,先行區對國外依法批准上市、未獲得中國批准的藥物,進口註冊申請可按照新葯註冊特殊審批管理規定的要求實施特殊審批。2016年9月,24支由默克公司生產的抗癌藥物派姆單抗,通過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衛生檢疫和用藥環境驗收,這也是博鰲樂城的首批進口抗癌藥物。

繼高端醫療項目之後,2017年12月,恆大養生谷亦正式浮出水面。根據恆大集團官方的介紹,恆大養生谷即頤養、長樂、康益、親子四大園,提供852類設施867項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務,覆蓋從孕前、嬰兒直到百歲老人的全生命周期。

海南只是恆大集團布局健康項目的「試驗田」,也是恆大跨界產業地產的開始。如今,繼三亞海棠灣恆大養生谷和海花島瀾灣恆大養生谷之後,西安恆大養生谷、鄭州恆大養生谷、揚中恆大養生谷、湘潭恆大養生谷、雲台山恆大養生谷均已落地。

恆大或從民生地產轉型產業地產

是資本就有逐利的性質,恆大當然也不例外。近幾年,恆大集團從商業地產起家,經過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之後,囿於國家「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國家政策天花板的限制,在北上廣深四個特大城市的發展空間不足,新一線城市能打開的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在二三線,甚至是四線城市做文章,但是取得的利潤明顯不大。當然,這也是所有中國的房企共同面臨的問題。因此,為了讓資本發揮利潤最大化的需要,實現傳統的民生地產轉型勢在必行。

雖然健康養生項目也屬產業地產的範疇,但恆大集團此次高調宣布進軍高科技,打造科學技術研究基地、科研孵化基地、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三大基地」,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才真正是預示著恆大民生地產向產業園區地產轉型的開始。

產業園區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一組數據表明,2016年,365家國家級高新區和經開區,合計產生GDP為170946億元,超過全國GDP的五分之一,達到22.97%,兩類國家級園區合計上繳稅收為29327億元,超過全國上繳稅收的四分之一,達到25.31%。

事實上,恆大參與產業園區的建設與運營已經提上了日程。

2016年5月,恆大集團與河南省蘭考縣政府舉行恆大家居聯盟產業園簽約,該產業園投資100億元,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家居產業園。2018年以來,恆大各地公司也在不斷考察當地的產業園區。1月份,恆大遵義分公司實地考察了遵義市綏陽大健康生態產業園;3月份,恆大地產集團中原公司(西安)一行考察了西安碑林科技產業園,對西信公司舊廠址進行了實地查勘,考察了園區籌划動漫遊戲小鎮整體空間布局情況。

可以預見的是,此番恆大和中國科學院要建設的「三大基地」,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在中科院的智庫支撐下,集聚高新技術企業的產業園區、科技園區必將像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屆時,冠名為中國恆大××產業園、中國恆大××科技園、中國恆大××開發區將在全國各地開花。恆大也藉此東風,完成百年老店商業地產到產業地產的華麗轉身。

此外,中國科學院直屬高校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從本次恆大與中科院合作的領域來看,基本都是三所高校具有較大優勢的重點學科,包括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生命科學、人工智慧。作為中科院直屬高校,三所高校以產學研結合為重點突破口,產業鏈上下互動,或將從本次重大合作中受益。

延伸閱讀:

旅居養老成「銀髮一族」新時尚,催生一批養老特色小鎮

超越深圳成為獨角獸企業新樂園,杭州做對了什麼?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創邑icity ID:chuangyi-icit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邑icity 的精彩文章:

2018中國城市財力50強出爐,看看你的城市究竟多有錢?
保利地產與HPE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TAG:創邑ic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