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一篇有顏色的專欄》

《這是一篇有顏色的專欄》

--這個世界有多少種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

--也許是,但也不完全是。

每種顏色都有一段屬於它們自己的回憶,本期的專欄就讓我們走進這些五彩繽紛吧。

先和大家講個小故事,一位名叫愛德華·福布斯的歷史學家購入了一幅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但由於他自己對顏料不夠了解,保管不善的原因,導致作品變色嚴重,失去了原來的模樣。於是,從1990年起的50年,愛德華把自己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探索顏料上,並把許多稀少珍貴的顏料用一個個玻璃瓶子收集起來,儲存在哈佛福格藝術博物館裡。

好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扒一扒這些不同尋常的顏色背後的小秘密吧~

骨螺紫

這種顏色來源於海螺的分泌物,很難提煉。據說25萬隻海螺才能提煉出0.02千克的海螺紫。凱撒大帝就對這種顏色十分之喜愛,他曾命人把宮殿修成紫色,把自己的皇袍也染成紫色,於是這種顏色就成為了身份的象徵。然而骨螺紫提煉的過程卻一言難盡,同時還會伴隨著陣陣惡臭,所以這種染料只能在城外進行生產。

印度黃

從名字也看得出來,這種顏色來自印度。由只餵食芒果樹葉和水的母牛的尿液製成。因為牛不能消化芒果的樹葉,其尿液中會含有膽汁,經過蒸發和過濾就可以得到這種顏色。然而,因為長期只吃芒果樹葉的原因,印度的牛變得面黃肌瘦,所以這樣的做法在19世紀被印度政府取締了。

鉛白

伊麗莎白一世

鉛白就是把鉛條堆放在醋或者動物的糞便里,密閉幾個月最後得到的。好的鉛白會呈現一種完全不透明的厚重感,在繪畫作品裡應用的很廣泛,被認為是最好的顏料之一。

同時,羅馬貴婦、日本藝伎和中國的仕女都有用過鉛白來塗抹面部。然後,她們獲得了發黑的皮膚和腐壞的牙齒......甚至還會出現頭痛、嘔吐、腹瀉的癥狀。

胭脂紅

胭脂紅,來源於一種生長在南美洲仙人掌上的小蟲,叫做胭脂蟲。胭脂紅曾是印加王朝引以為傲的珍寶,也是中世紀最貴重的紅色染料的來源。這種顏色後來由東印度公司帶到菲律賓,傳入中國之後被成為「洋紅」。

木乃伊褐

對,沒錯這種顏色取自木乃伊。據說是用木乃伊裹屍布上所提取到的棕色樹脂做成的,在18.、19世紀這樣的做法一度十分流行。更詭異的是,顏色的飽和度似乎和原材料有著直接的關聯。(就是這麼重口味了)

石青石綠

傳統的中國畫家們歷來是從山野自然中獲取顏料,石青石綠就是出自山林深處的藍銅礦和孔雀石。也許這樣說小夥伴們還是有點陌生,但如果告訴你《千里江山圖》就是用石青石綠用以敷色的會不會形象很多呢?

明末,蘇州進士姜圖香的後裔中出了一位畫家,尤其擅長製作顏料。子孫們為了繼承這門手藝,成立了名為姜思序堂的鋪面。其古法製作天然礦物顏料的技藝從明代一直流傳至今,在傳統手工藝已經陸續失傳的今天顯得格外珍貴。

再給大家介紹的一位顏料匠人——仇慶年先生,他是國畫顏料技藝傳承人。大家都知道特殊的顏料都取自頂級礦石,經過敲碎、磨粉、篩細、漂清等多道工序,才能得到一點點。仇先生的工作,就是拿著榔頭,哪裡有上好的礦石就去挖,挖回來就一道道工序製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國家寶藏》上,張國立問他這工藝有傳承人嗎?仇慶年回答他說沒有,只好把兒子、女兒硬拖來搞,這才算有了後人。他還拜託大家,哪裡有好的礦石一定要通知他。無論山多長水多遠,他都會帶著榔頭出發的。(感興趣的夥伴可以去找這一期節目看看噢~)

好了,今天的好奇心之旅就到這裡啦,我們下一期專欄不見不散咯~bye~

編輯:茹穎童

排版:茹穎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大之聲cl 的精彩文章:

旅行者 伏爾加河之旅
每一部成功英劇背後都有默默付出的英式幽默

TAG:師大之聲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