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斯克稱AI或成不朽獨裁者,「AI威脅論」是否言過其實?

馬斯克稱AI或成不朽獨裁者,「AI威脅論」是否言過其實?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特斯拉CEO馬斯克是不折不扣的「AI威脅論」持有者,曾多次警告AI可能帶來的危險。他曾稱,如果讓我猜測人類生存面臨的最大威脅,人工智慧或許就是,因此我們人類必須小心人工智慧的崛起。「人工智慧或許就是我們正在召喚的惡魔。」

最近,馬斯克在剛上線的AI紀錄片《你信任這台電腦嗎?》中表示,人類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創造「一個不朽的獨裁者」,並將永遠無法擺脫它們的統治。「過去那些邪惡的領導人,比如阿道夫·希特勒,只是因為他們是凡人因而能力有限。如果一個邪惡但超級智能的電腦控制了局面,那就不是這樣了。」

馬斯克在推薦該紀錄片時表示,「沒有什麼會比數字超級智能更能影響人類的未來了。」那麼全球的AI競賽,真的是在召喚惡魔,並可能給世界帶來更大風險嗎?至少從科學家和科技業的一系列動作來看,AI毫無疑問是一把雙刃劍,需要謹慎對待。

韓國「殺手機器人」實驗室

自今年2月份以來,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和韓國軍火製造商韓華集團進行合作,為後者研發人工智慧武器。由於其目標是開發應用在軍事武器的AI技術,以便在無人控制的情況下搜索並消除目標,引發業內專家的廣泛擔憂和抵制——已經有30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工智慧及機器人專家宣布,將抵制研究人工智慧武器的KAIST。

據悉,美國和日本等3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0名研究人員簽署了一封公開信,稱這是加速機器人武器開發競爭的動向,令人遺憾。如果該大學不承諾停止研發,將與之斷絕關係,拒絕和KAIST任何部門進行合作,直到這所大學承諾放棄研發這類缺少人類有效控制的武器。

不過KAIST院長否認了開發殺手機器人,「KAIST將不會開展任何違背人類尊嚴的科研活動,包括缺乏人類控制的自主武器。」雖然事件未有定論,不過可以看出,「機器人殺手」會使所有人更不安全,很有可能成為恐怖武器。這也難怪馬斯克去年9月時曾表示,人工智慧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谷歌員工反抗Maven計劃

將AI與戰爭聯繫在一起的,還有Google公司。據外媒報道,有3100名谷歌員工聯名發出公開信,希望谷歌退出美國國防部的Maven計劃(Project Maven),並希望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能做出承諾,谷歌永遠不會參與打造任何類型的戰爭科技。

據了解,谷歌將Maven計劃的工作描述為「非攻擊性的」,谷歌產品不會創造出無需人類操作者就能開火的自主武器系統,自主武器系統在人工智慧應用中也有很大爭議。不過在谷歌員工看來,參與軍事項目可能會疏遠用戶,甚至影響未來的人才引進。「由於人們越來越擔心AI的偏見與武器化,谷歌爭取用戶信任的道路已經越來越難走了。」

人工智慧具有其雙面性

谷歌和韓國KAIST之所以會遭到反對,正是由於研究人員和公司正將AI用於「作惡」,引發了公眾擔憂。由於AI使用龐大數據進行訓練,開發者即使是在無心之下,也可能發展出具有偏見、歧視的AI,更別提是在意圖明確的情境下發展AI武器了。事實上,科技發展往往會帶來正面和負面影響,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關鍵看公司和社會如何利用技術。

比如AI與人類工作這個話題上,AI就很好地展示其雙面性,而非僅僅是「威脅人類」這一屬性:AI確實會取代一些人力工作,讓部分人因失業而沮喪,但AI也會帶來新的工作機會;AI取代一些人類工作的同時,也會讓人類有更多空閑時間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等等。

但需要指出的是,AI雖然具有其雙面性,但目前談論AI的威脅似乎有些為時過早:MIT著名機器人專家魯尼·布魯克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喬丹都曾表示,AI 離真正的智能還很遠,想要將這項技術轉化成真的產品是非常困難的。

專家們都怎麼看待AI?

當然,在AI這個問題上,業內人士的態度和觀點各異,值得我們去思考。比如紐約時報記者John Markoff認為,「我們正處於AI時代,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為我們提供了免費的東西,也拿走了一些東西,但我們完全不知道。」未來學家Ray Kurzweil則認為,「我們將能夠讓自己變得更聰明,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我們將不再衰老,我們將永生不死。智能機器能為人類做的事情,真的沒有限制。」

此外,蘋果創始人沃茲尼亞克曾表示,「他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並不感到害怕,主要是因為現在的人工智慧的認知水平仍舊保留在一個幼童的水平。」扎克伯格、拉里佩奇等則認為,技術進步幾乎總是帶來積極的影響,而阻礙這一進步不僅是糟糕的,而且是有違道德的,因為它剝奪了整個社會的利益。

寫在最後

AI真的會威脅人類嗎?確實是這樣的。有專家已經列舉了AI能做的一些壞事,包括投用戶所好的釣魚攻擊、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和各類機器人)武器等等。當然了,這是AI技術被惡意利用帶來的嚴重後果。從現階段來看,在巨頭快速發展AI技術的同時,為可能出現的AI被惡意使用的情況做好準備和干預也是必須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AI威脅論」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中國也有句古話,「變壞容易,變好難」:如果AI真的被率先用於作惡的話,那麼恐怕想矯正AI威脅就真的很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天下 的精彩文章:

谷歌研究不藉助地圖和GPS導航的AI,可用於自動駕駛或無人機

TAG:AI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