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愛情我暫時先說這麼多

關於愛情我暫時先說這麼多

- 我向來不懂愛是什麼 -

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四到八節里,使徒保羅說: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塞林格在短篇小說《破碎故事之心》這樣寫到:

「愛你才是最重要的事,萊斯特小姐。有些人覺得愛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點的吻和一堆孩子,或許愛就是這樣,萊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麼想嗎?我覺得愛是想要觸碰卻又收回手。」

韓寒講:

「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

還有出處不詳的這樣一句話:

「好像突然有了軟肋,也突然有了鎧甲。」

- 我覺得說得都對 -

不過我仍舊概念模糊,不論是普適包容的廣義的愛,或者狹義特指的愛情。我始終覺得無法給它們一個理性唯一的定義。

我只能基於自己的感受和訴求,來試著體會。

我不想去討論愛是什麼,我只想說我認為的愛需要什麼。

愛需要人格獨立之後的相互吸引,不論你如何表達出你前所未有的特別感受,但成年人唯一的好處就是沒有誰離開誰是不能活的,這才是我們作為獨立個體進行社交行為的前提。而後產生愛,需要精神靈魂平等的相互欣賞,而不是過度依賴的黏性墮落。雖然當成年人的壞處太多了,但自省和自控能力的提高,才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以及對待自己和別人,在從人與人交往中獲得發現未知的樂趣。

愛需要嘗試克制之後的適度表達,人總是喜歡過度放大自己的感受,特別是在親密關係里,包括所有的喜怒哀樂。可是全宇宙對所有人都有一條雷打不動的死規矩:所有關係的進階都是不可逆的。於是在一方不考慮對方感受的情況下毫無顧忌地傾瀉情緒,無疑是強力將關係更進一步,但沒有什麼關係是獨立存在的,所以這樣的進階結果就是不歡而散。愚蠢和自私的人都不覺得自己有錯,反而在不願意變得更好的境況下怪罪別人變了。

- 我還發現 -

有時愛情里的唱反調是一種想要更多被愛和在乎的體現,是一種委婉又氣急敗壞的訴求。而與之相對的回應,並不是所謂愛的自由意志的表達,而是人們羞於承認的勉強,稍稍遲疑又不連貫。

最開始需要在大腦里經歷過短時間的博弈,後來則越來越快,訓練成某種應激反應。

你告訴自己「關係本來就是需要維繫的」,於是下意識地忽略掉這不被注意的細節,這是親密關係的代價,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細微改造。

我不否認這樣的妥協的確能換來成千上百倍的愉快瞬間,很多人把它視為一場穩賺不賠的交易,甚至到後來變得有些功利市儈。但只要整個妥協的過程存在,勉強感就不會消除,愉快會削減地越來越快,一切都開始物極必反。最後兩敗俱傷的樣子絕對不會太好看。

開誠布公的交談,儘力而為的理解,有所選擇的分享,拿捏有度的表達,再以愛為前提。就能夠很好地消解這種勉強感,直到某一刻我們不再清晰地對此有所體會。不會去為了維繫一段關係,而不敢講真話,甚至不會感受到需要去維繫的這種用力和被動,更不會在一次又一次妥協的過程中放棄自由意志的體現。

的確,很難。需要方法,需要態度,更需要足夠的熱愛。

他們說的做自己還能被人愛,意思並不是你保持你所有的缺點不做任何的改變,還去期待有人能全權包容並一直愛你。

你以為你是誰?

奇怪的是我腦海里突然閃過無數個電影電視劇里的那些相似片段:新郎新娘在聽完神父倒背如流的婚姻誓詞之後對彼此說的那句「我願意」

三個字包含了人生大部分最重要的東西,它們獨特又難以被衡量。

勇敢又沉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著放棄你 的精彩文章:

TAG:學著放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