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愛出汗,正常or疾病「信號」,這樣判斷准沒錯!

寶寶愛出汗,正常or疾病「信號」,這樣判斷准沒錯!

育兒陪娃我們是專業的,搶沙發點贊你們是最快的

GIF

早教好歌曲,和寶寶一起聽吧~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惑,寶寶總是玩一小會兒就渾身是汗,衣服總是貼在身上,摸起來黏乎乎的,每天晚上都是一場洗衣大戰,甚至睡覺的時候也是個「汗人兒」,媽媽們直呼心累啊。

堂媽(ID:kexueyuer2013)今天就要跟各位媽媽聊聊寶寶多汗的那些事了。

>>>寶寶本性易出汗

寶寶本來皮膚含水量就大,皮膚表層微血管分布較多,加之活動量大,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旺盛,皮膚蒸發的水分也多。

另外,由於汗腺的分泌是受植物神經來調節的,寶寶的神經內分泌功能相對較差,大腦皮層對植物神經的抑制功能較差,對冷熱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差。

即使在晚上睡眠時,植物神經依然處於興奮狀態,所以寶寶剛入睡時也容易出汗。

【敲黑板】寶寶出汗分兩種情況: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

在不確定究竟是生理性多汗還是病理性多汗的情況下,若單純按照生理性多汗去護理,很可能會把小病拖大。

病理性多汗通常伴隨有其他癥狀,爸爸媽媽們要格外留意了。

下面堂媽就要教媽媽們判斷寶寶是否為病理性多汗的幾個小妙招,一起學起來!

>>>病理性多汗的常見病症

活動性佝僂病,寶寶血鈣偏低所致。

得此病之後,寶寶除了多汗外,還伴有夜間哭鬧、睡在枕邊邊哭邊搖頭,後腦勺枕部出現脫髮圈、乒乓頭(枕骨處骨質變軟,像摸乒乓球的感覺)、方顱(前額部突起頭型呈放盒狀)等表現。

●小兒活動性結核病。

患有活動性結核病的寶寶不僅前半夜汗多,天亮之前也多汗,同時伴有胃口欠佳,午後低熱或高熱,面部潮紅,有的甚至出現咳嗽、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等表現。

●小兒內分泌疾病。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在多汗的同時,食慾亢進,體重不變甚至減輕,眼球稍有突出。

●低血糖。

寶寶出汗多,夜間不肯吃飯,清晨狀態消沉,面色蒼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四肢發冷。

【警惕】如果家中有人患有結核病,就要考慮可能是小兒活動性結核病引發的多汗。

>>>生理性多汗的常見原因

平常所見多為生理性出汗,例如:

①把寶寶置身於炎熱環境下;

②穿得過多或睡時蓋得太嚴;

③如果睡前喝了高熱量的奶粉也容易引起出汗。

「正常情況下,只要寶寶安靜下來,出汗現象就會自然消退。」

But,即使是常見的生理性多汗,對於寶寶成長發育也是不利的,容易造成寶寶水分、鹽、和微量元素流失,直接影響寶寶生長、免疫功能、視覺等發育。

過多的汗液積聚在皮膚褶皺處,如頸部、腋窩等處,可導致皮膚潰爛並引發皮膚感染。

正確護理防範措施,讓「汗寶寶」時刻舒服在家。

>>>「汗寶寶」護理指南

●及時給出汗的寶寶擦乾身體。

有條件的家庭,應給寶寶擦浴或洗澡,及時更換內衣、內褲。

●適當給寶寶增加一些富含鋅的食物。

牡蠣、瘦肉、動物內臟等是不錯的選擇,也可適當補充一些鋅劑,如葡萄糖酸鋅、甘草鋅等。

●父母需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

最好喂淡鹽水,給寶寶喂淡鹽水可以補充水分及鈉、氯等鹽分,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而導致虛脫。

●需經常開窗通風或者開空調。

要注意風不要直接對著寶寶吹,尤其在寶寶睡著後,皮膚毛孔開放,身上有汗,風直接吹容易受涼。

●注意寶寶的衣著及被蓋。

我們主張寶寶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從小鍛煉寶寶抵抗力。

>>>你問我答環節

寶寶每次吃奶的時候都是滿頭大汗,究竟是怎麼回事?

寶寶吃奶時出汗是正常的,因為需要用力吸吮乳頭才能把乳汁吸出來。媽媽們要注意給寶寶擦乾汗水,及時更換衣服。

此外,也要考慮寶寶缺鈣的情況,這個是缺乏維生素D引起胃腸道不能好好吸收食物中的鈣導致的,可以在輔食中添加適當的魚肝油以補充維生素D或適當補充酸性鈣。

But,6個月以下的寶寶是不建議輕易添加輔食的,最好到正規醫院做微量元素檢測,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營養添加。

除了輔食添加,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面臨的成長問題都是不一樣的。

那麼你家寶寶多大了?快來投票吧,你的投票將直接決定我們優先推送的內容。當然,育兒過程中的更多困惑疑問也可以直接給堂媽留言呦!

科學育兒,寶寶舒心,媽媽放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貓咪生了一窩寶寶,泰迪欣喜若狂,忙前顧後!網友:父愛泛濫
寶寶不願與你分離?別再選擇悄悄溜掉,3招幫你解決分離焦慮!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