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真武湯醫案529期

真武湯醫案529期

醫承有道

每個中醫人都值得關注

今日練習

白某,男性,48歲。

胃脘痛脹、心下堵悶已3年,經檢查診為「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經多治不效。現症見:噫氣,嘔吐,口乾不思飲,舌苔白膩,脈沉弦細。

處方:____。

服3劑知,6劑諸症減輕。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真武湯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陳某,男性,41歲。

頭暈、左肩背痛3個月余,經X線攝片提示第6頸椎增生。

近症見:頭暈,心悸,左肩背痛,左手拘急痛,肘上下部亦酸痛,夜尿較頻,舌苔白根膩,脈沉滑。

左肩背痛,左手拘急痛,肘上下部亦酸痛,表證。脈沉滑、舌苔白根膩,頭暈,心悸,夜尿頻,里虛家夾飲。

處方:茯苓12g,白芍10g,生薑10g,白朮10g,炮附子(先煎)6g。

上藥服3劑,頭暈減,他症變化不明顯。前方加桂枝10g,炙甘草10g,增炮附子為10g。服1周,肩背痛減。繼漸增附子用量至15g,服2個月諸症皆消。

按語

此屬少陰太陰合病,寒濕痹阻,陽虛水氣上犯,為真武湯方證。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82條: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傷寒論》第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脾惡濕,甘先入脾,茯苓、白朮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所勝,佐以酸平,附子、芍藥、生薑之酸辛,以溫經散濕。

《醫宗金鑒》:小青龍湯治表不解有水氣,中外皆寒實之病也;真武湯治表已解有水氣,中外皆寒虛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湯者,賴以鎮水之義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腎也;腎為胃關,聚水而從其類者;倘腎中無陽,則脾之樞機雖運,而腎之關門不開,水雖欲行,孰為之主?放水無主制,泛溢妄行而有是證也。用附子之辛熱,壯腎之元陽,而水有所主矣;白朮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薑之辛散,佐附子以補陽,溫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滲,佐白朮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藥酸斂,加於制水、主水葯中,一以瀉水,使子盜母虛,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斂陽,使歸根於陰,更無飛越之虞。然下利減芍藥者,以其陽不外散也;加乾薑者,以其溫中勝寒也。水寒傷肺則咳,加細辛、乾薑者,散水寒也。加五味子者,收肺氣也。小便利者去茯苓,以其雖寒而水不能停也。嘔者,去附子倍生薑,以其病非下焦,水停於胃也。所以不須溫腎以行水,只當溫胃以散水,佐生薑者,功能止嘔也。

《寒溫條辨》:白朮,茯苓補上利水之物也,可以伐腎而療心悸;附子、生薑回陽益衛之物也,可以壯火而制虛邪;白芍酸以收陰,用白芍者,以小便不利,則知其人不但真陽不足,真陰亦已虧矣,若不用白芍,以固護其陰,豈能用附子之雄悍乎!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紫花地丁
糖尿病泡茶方,實用又簡單!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