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無情的人聒噪,愛你的人一言不發

無情的人聒噪,愛你的人一言不發

原標題:無情的人聒噪,愛你的人一言不發



比翼鳥飛久了,總會往不同的方向飛,連理枝老了,也只好在枝丫上無聊地對答鴛鴦香爐不同,因為有火,它們不老。

-01-


記得我還未識字以前,祖廳神案上就擺了一對鴛鴦,是瓷器做成的檀香爐,終年氤氳著一縷香煙,在廳堂里繞來繞去。檀香的氣味彷彿可以勾起人心胸世界的沉深平和,即使是一個小小孩兒也被吸引得意興飄飛。我常和兄弟們在廳堂中嬉戲,每當我跑過香爐前,聞到檀香之氣,總會不自覺地出了神,獃獃看那一縷輕淡但不絕的香煙。


尤其是冬天,一縷直直飄上的煙,不僅是香,甚至也是溫暖的象徵。有時候一家人不說什麼,夜裡圍坐在香爐前面,情感好像交融在爐中,並且燒出一股淡淡的香氣了。它比神案上插香的爐子,更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一種無名的溫暖。


鴛鴦香爐的腹部相通,背部各有一個小小的圓洞,當檀香的煙從它們背部冒出的時候,外表上看像是各自焚燒,事實上腹與腹間互相感應。我最常玩的一種遊戲就是在雄鴛鴦身上燒了檀香,然後把雄鴛鴦的背部蓋起來,煙與香氣就會從雌鴛鴦的背部升起;如果在雌鴛鴦的身上燒檀香,蓋住背部,香煙則從雄鴛鴦的背上升起來;如果把兩邊都蓋住,它們就像約好的一樣,一瞬間,檀香就在腹中滅熄了。

倘若兩邊都不蓋,只要點著一隻,煙就會均勻地冒出。它們各生一縷煙,升到中途慢慢氤氳在一起,到屋頂時已經分不開了,交纏的煙在風中彎彎曲曲,如同合唱著一首有節奏的歌。


-02-


鴛鴦香爐是我童年最初的記憶,時間洗滌得愈久,形象愈是晶明,它幾乎可以說是我對情感和藝術嚮往的最初來源。鴛鴦香爐不知道出自哪一位匠人之手,後來被祖父購得,它的顏色造型之美讓我體會到中國民間藝術之美。它雖是一個平凡的物件,卻有一顆生動靈巧的匠人心靈在其中遊動,使香爐經過百年都還是活的一般。民間藝術之美總是在平凡中見真性,在平和的貞靜里,歷百年仍能給我們新的啟示。

關於情感的嚮往,我曾問過祖父,為什麼鴛鴦香爐要腹部相連?祖父說:「鴛鴦沒有單只的,鴛鴦是中國人對夫妻的形容。夫妻就像這對香爐,表面各自獨立,腹中卻有一點心意相通。這種相通,在點了火的時候最容易看出來。」

我家的鴛鴦香爐每日都有幾次火焚的經驗,每經一次燃燒,那一對鴛鴦就好像靠得更緊。我想,如果香爐在天際如烽火,火的悲壯也不足以使它們殉情,因為它們的精神和象徵立於無限的視野,永遠不會畏怯,在火煉中,也永不消逝。比翼鳥飛久了,總會往不同的方向飛,連理枝老了,也只好在枝丫上無聊地對答鴛鴦香爐不同,因為有火,它們不老。

稍稍長大後,我識字了,識字以後就無法抑制自己想像力的飛奔,常常從一個字一個詞句中飛騰出來,去找新的意義。「鴛鴦香爐」四字就使我想像力飛奔,覺得用「鴛鴦」比喻夫妻真是再恰當不過,「鴛」的上面是「怨」,「鴦」的上面是「央」。「怨」是又恨又嘆的意思,有許多抱怨的時刻,有很多無可奈何的時刻,甚至也有很多苦痛無處訴的時刻。「央」是求的意思,是《詩經》中說的「和鈴央央」的和聲,是有求有報的意思,有許多互相需要的時刻,有許多互相依賴的時刻,甚至也有很多互相憐惜求愛的時刻。


夫妻生活是一個有顏色、有生息、有動靜的世界,在我的認知里,夫妻的世界幾乎沒有無怨無尤幸福無邊的例子,因此,要在「怨」與「央」之間找到平衡,才能是永世不移的鴛鴦。鴛鴦香爐的腹部相通是一道傷口,夫妻的傷口幾乎只有一種葯,這葯就是溫柔,「怨」也溫柔,「央」也溫柔。


所有的夫妻都曾經擁抱過、熱愛過、深情過,為什麼有許多到最後分飛東西或者鬱郁以終呢?愛的諾言開花了,雖然不一定結果,但是每年都開了更多的花,用來喚醒剛墜入愛河的新芽。


鴛鴦香爐是一種未名的愛,不用聲名,千萬種愛都升自胸腹中柔柔的一縷煙。把鴛鴦從物質上提升到情感的詮釋,就像鴛鴦香爐雖然沉重,它的煙卻總是往上飛升的,這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新的啟示吧!


至於「香爐」,我感覺所有的夫妻最後都要邁入「共守一爐香」的境界,久了就不只是愛,而是親情。任何婚姻到最後,熱情總會消退,就像宗教的熱誠最後會平淡到只剩下虔敬。最後的象徵是「一爐香」,在空闊平朗的生活中緩緩燃燒,那升起的煙,我們逼近時可以體貼地感覺,站遠了,還有溫暖。

-03-


我曾在萬華的小巷中看過一對看守寺廟的老夫婦,他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在晨昏時上一炷香,以及打掃那一間被歲月剝蝕的小廟。我去的時候,他們總是無言,輕輕地動作,任陽光一寸一寸移到神案之前。等到他們工作完後,總是相攜著手,慢慢左拐右彎地消失在小巷的盡頭。


我曾在信義路附近的巷子口,看過一對撿拾破爛的中年夫妻。丈夫吃力地踩著一輛三輪板車,口中還叫著收破爛特有的語言。


妻子經過每家門口,把人們棄置的空罐酒瓶、殘舊書報一一丟到板車上。到巷口時,妻子跳到板車后座,熟練安穩地坐著,露出做完工作欣慰的微笑,丈夫也突然吹起口哨來了。

我曾在通化街的小麵攤上,仔細地觀察一對賣牛肉麵的少年夫妻,丈夫總是自信地在熱氣騰騰的鍋邊下麵條,妻子則一邊招呼客人,一邊清潔桌椅,一邊還要蹲下腰來洗滌油污的碗碟。在賣面的空當,他們急急地共吃一碗面。妻子一徑地把肉夾給丈夫,他們那樣自若,那樣無畏地生活著。


我也曾在南澳鄉的山中,看到一對剛做完香菇烘焙工作的山地夫妻,依偎地共坐在一塊大石上,談著今年的耕耘與收成,談著生活里最細微的事,一任頑皮的孩童丟石頭把他們身後的鳥雀驚飛而渾然不覺。


我更曾在嘉義縣內一個大戶人家的後院里,看到一位鬚髮俱白的老先生,爬到一棵蓮霧樹上摘蓮霧,他年邁的妻子圍著布兜站在蓮霧樹下接蓮霧。他們的笑聲那樣年少,在圍牆外都聽得清明。他們不能說明別的什麼,他們說明的是,一爐燃燒了很久的香還會有它的溫暖。那香爐的煙雖弱,卻有力量,它順著歲月之流可以飄進任何一扇敞開的門窗。每當我看到這樣的景象,總是站得遠遠的,仔細聽,香爐的煙聲傳來,其中好像有瀑布奔流的響聲,越過高山,流過大河,在我的胸腹間奔湍。


如果沒有這些生活中平凡的動作,情愛可以長久恐怕也難以得到印證!


-04-


每當在情感挫折、生活困頓之際,我總是循著時間的河流,回到歲月深處去找那一盞鴛鴦香爐。它是情愛最美麗的一個鮮紅落款。情愛畫成一張重重疊疊交纏不清的水墨畫,水墨最深的山中灑下一條清明的瀑布,瀑布流到無止境之處,香爐是美麗明晰的印章。


坐在長廊盡處,縱使太陽和星月都冷了,群山草木都衰盡了,香爐的微光還在記憶的最初,在任何可見和不可知的角落,溫暖地燃燒著。


丨作者 林清玄


丨選自 《柔軟的時光》


丨音樂 追想~謹と孔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賞 的精彩文章:

TAG:看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