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張飛廟的張三爺塑像為何頭戴冕旒,手捧玉笏?

揭秘:張飛廟的張三爺塑像為何頭戴冕旒,手捧玉笏?

GIF

閬中漢桓侯祠是祭祀張飛的祠廟,大殿正中塑有張飛頭戴冕旒的全身像。遊客來此,總要提出一個問題張三爺頭戴冕旒怎麼又手捧玉笏?解說人員統一解答為:歷代閬中縣誌上都有張三爺靈異佑閬之事,為此清嘉慶年間四川總督常明與四川布政使陳芳霖等向朝廷奏請,朝廷批准將桓侯祠列入春秋祀典,張飛也被封為桓侯大帝,故張三爺的塑像頭戴冕旒,但又考慮其是劉備的臣子所以手裡捧著臣子上朝用的玉笏。這就是為何張桓侯塑像出現了帝王和臣子混合打扮的原因。現代有混搭時尚,古人也有混搭?果真如此嗎?走訪多處並查閱相關資料後,我認為這應該是一種誤解。

首先說說「桓侯」的意思。「桓」是張飛死後劉禪追封的謚號。謚號是古代在人死後按其生平事迹定褒貶而給予的稱號。「闢土服遠曰桓」,即褒揚張飛功蓋三分國,為蜀漢政權創建立下赫赫戰績。「侯」是爵位,周朝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歷史上的巴國又稱巴子國,就是巴人曾助周武王伐紂。《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姫封於巴爵之以子。」張飛生前封為西鄉侯,死後追謚為桓侯,一直到元代才加封為「武義忠顯英烈靈惠助順王」。所以在四川雲陽,張飛廟又稱張王廟、桓侯廟。張飛的二哥關羽則不同。關羽死後被追謚為「壯繆侯」,但從宋代開始他受歷代封建帝王的崇封有增無減,「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最後與孔夫子齊名並稱為「文武二聖」。

在閬中,張飛的尊稱「桓侯大帝」是怎麼來的呢?據記載,清嘉慶二十年四川總督常明上奏,「今四川閬中縣張飛祠,既據總督疏稱靈跡素著,凡遇水災傷,有祈則應,懇請列入該省祀典。」嘉慶皇帝准奏列入春秋祀典,但全文並未批示崇封為桓侯大帝。而且「桓侯大帝」這個名稱也有問題,「侯」和「帝」怎麼能並用,這不和禮制,這應該是閬中民間的一種誤傳和稱呼,認為只要列入春秋祀典那就和關羽一樣成為大帝了。加之歷代的靈異之事,民間已經將其神化了。雲陽當地百姓就自發把張飛封為菩薩了。那他頭上的冕旒是怎麼一回事呢?現在人都認為冕旒是皇帝才戴的,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周禮》記載,冕旒是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天子冕十二旒,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所以文廟裡的孔聖人和天子一樣頭上禮冠有十二旒,而孔聖人的弟子們和漢桓侯祠里的張飛的禮冠只有九旒。

討論完冕旒我們再來看看他手上的的「玉笏」。張飛的身份是侯爵,他手上捧的板子就是玉笏嗎?非也。玉笏是古代臣子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文武大臣朝見皇帝時都要雙手捧笏,一方面記載上奏的話,同時也記錄君命或旨意,清代才廢除。於是百姓一般認為手捧板子的就一定是臣子。其實不然,君王和諸侯朝議時也有板子,只不過名稱和樣式不同。

歷史記載,周朝建立後,周天子為了便於周王朝的統治,命令各諸侯定期到京城覲見。為區別他們身份和等級的高低,周武王賜給每人一件玉器——圭。通過不同尺寸、形狀和名稱的圭,顯示了上至天子,下至諸侯的不同等級,也顯示了周王朝安邦定國的思想。天子所執的玉制禮器叫鎮圭。鎮圭長一尺有二,以四鎮之山為雕飾,取安定四方之義,故稱。《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執鎮圭。」(註:鎮,安也,所以安四方。鎮圭者,蓋為四鎮之山為璩飾,圭長尺有二寸。)《南齊書·禮志上》也明確記錄:「天子冕而執鎮圭,尺有二寸。」那分封的諸侯所持的圭叫什麼名稱呢?《周禮·春官·典瑞》:「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壁,男執蒲壁。是圭壁為五等之瑞,諸侯執之,以為王者瑞信,故稱瑞也。」五等爵位的圭壁形制大小都不一樣。《周禮?考工記·玉人》:「玉人之事,鎮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主,侯守之;命圭七寸,謂之躬圭,伯守之。」此外,還有珍圭,是召守臣回朝,派出傳達使命的人必須手執的憑證;穀圭,持有者可行使和解和婚娶的職能:琬圭,持有者可行使嘉獎的職能;琰圭,持有者可行使處罰的職能……

在全國各處的文廟和孔廟裡,我們能見到手執鎮圭的孔子塑像,而張飛的爵位是「侯」,故他手裡捧的應該是信圭,而且尺寸也不應該是那麼長。古代的尺寸和現代的尺寸不同。周代,一尺合今23.lcm,漢時,一尺約21.35-23.75cm。故張飛身高八尺是現代1.8米左右,關羽身高九尺是現代2米左右,不然以現代的尺寸理解他們都成了近3米的巨人。如此,天子的鎮圭「尺有二寸」就應該長27cm左右,公、侯、伯的桓主、信圭、躬圭都在十幾至二十厘米之間。而臣子的「玉笏」有多長?《禮記》中記載裁「笏長2尺6寸,中寬3寸」,按現代尺寸計算,玉笏長59cm左右。由此可見,閬中張飛廟和文廟中的塑像手執的玉圭形制大小都有誤差。

古時天子的鎮圭

2011年南寧重建了孔廟,並塑有國內最大的孔子像,官方介紹說孔子像「頭戴十二旒冠,身著十二道袞服,手執笏板……」頭戴十二旒的孔聖人卻手執臣子的笏板,這種混搭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廣泛爭議。上述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本人旨在拋磚引王,希望與關注閬中歷史文化的同仁們共同探討,助推閬中文化旅遊的興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閬中民俗薈 的精彩文章:

TAG:閬中民俗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