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見證青春的雜誌封面!

見證青春的雜誌封面!




《號外》




我們正渴望什麼,


熱愛什麼,記住什麼?


當你路過某個書報亭,


望向被掛起的一排排雜誌,


便能找到全部的答案。

「一個沒有雜誌的城市是可恥的。


因為它將會是所有往日的見證。」





1976年 《號外》創刊號



《號外》是香港唯一一本生存了


四分之一世紀的城市生活潮流月刊。


最近,《號外》發起了


「我最喜歡的《號外》雜誌封面」

投票活動,


一次性放出了近500張封面圖,


從1976年創刊到2018年的此刻,


每一張封面都定格了時代中


最新鮮、美麗、驕傲的瞬間,


記錄著不同年代的性格、靈魂和思潮。







《號外》從不缺少明星,


我們在這近500張封面中,


看到四大天王青澀的臉龐,


美人如雲的港姐盛世,輝煌的1994,


新千年的希望與張狂……




這是一場穿越時代的對視,


看著他們,你知道,


那個在記憶里已成為膠片的年代,


遠比想像中還要繽紛。






出生在南丫島小漁村的發哥,


初登《號外》,已是29歲。


1984年,10月刊登出了發哥手打泡沫,


似剛一抬頭,看到有人偷拍,


卻又笑眼盈盈的模樣。


仿若浪里分不清歡笑悲擾的上海灘上,


那個快意恩仇的許文強。




上世紀80年代末,


香港賭片開始盛行,

除了發哥,


沒有人會將一個白痴失憶後,


童真呆趣的賭王,


演得如此淋漓盡致。


1989年,發哥二登封面。







1993年的發哥,


穿著講究,

五五分的髮型,


完美詮釋了當年的

雅痞風潮







而1983年以武師身份入行的成龍,


已在電影圈打拚了12年,


那時香港的功夫喜劇開始興起,


好萊塢還沒有成龍的名字,


跑了幾年龍套的他剛開始擔任主角。







1982,21歲的劉德華剛剛出道一年,


他閉著眼睛,躺在封面的一角,


還是青澀的少年模樣。







1996年,時隔14年再登封面的他,


冷酷地低垂著視線,


「此時彼刻」,


他已是紅透半邊天的


四大天王之一。







90年代橫空出世的,


還有舞王郭富城。


舞廳旋轉的宇宙燈,


迪斯科舞步,《對你愛不完》,


是當時城鎮青年最自由的青春。


他經典的四六開分頭,


成為那些年最流行的髮型,


但在1993年的《號外》封面上,


郭富城展現出了一個,


溫暖的大男孩形象。







96年到99年期間,


他不僅飾演了,


被稱為最貼合原著的步驚雲,


更在紅館開了

超過40場演唱會







2001年,整個香港是粉色的,


不僅是因為新世紀的到來,


一部

《浪漫櫻花》,


讓全華人地區都跟著郭富城,


大跳

芭啦芭啦櫻花舞







黎明1991年首次


出現在《號外》的4月刊封面上,


曾被杜琪峰稱為最帥的男人的他,


拿著煙頭,撫著方向盤,


無數女孩開始迷戀這個,


斯文又性感的男人。







沒有人會忘記《甜蜜蜜》中90年代的街頭,


黎明曾騎著二八大杠載著張曼玉,


憧憬未來的模樣。


也許我們每個人,


心底深處還住著一個,


憨直木訥卻十分執著的黎小軍,


那是心甘情願為愛,


窘迫漂泊的無畏青春。







《甜蜜蜜》中的張曼玉,


固執倔強,演技絕殺。


但時光倒轉到1985年,


她還是大家眼中的「花瓶」


她羞澀地出現在當年的10月刊中,


眼神里還透著一絲未知和恐慌。







1988年,張曼玉出演了


王家衛的處女座《旺角卡門》,


奠定了自己的風格,


同年她穿著一身綠色禮服,


端莊地出現在《號外》的封面上,


油畫色彩的暈染,


預示著她將成為刻畫經典的女星。







後來,張曼玉多次登上《號外》,


或洒脫帥氣,或形色迷離,


她是都市潛行的妖獸,


也是純真懵懂的少女。








無論是前衛野性的網襪,


還是絢麗誇張的披風,


任何元素都在她把玩之間有了生氣,


正如2001年的封面上「活著自由」,


每一面都是真實的張曼玉。







徐克說張曼玉,


「樸素清雅,


骨子裡藏著妖嬈,」


而他說起林青霞,


「她的高貴,

帶著一種英氣」。







1981 年,


林青霞首登《號外》封面,


27歲的她孤傲地望向畫面之外。


強烈的色彩對比讓人眼前一亮。







第二年她再次出現在《號外》,


鏡像設計呈現出她內心的對話。







1988年,林青霞的英氣呼之欲出。


彷彿已在等待喚醒那個


笑傲江湖的東方不敗。




我們常嚮往七八十年代女星,


也曾懷疑自己是不是,


戴上了歷史的濾鏡,


但正如Coco chanel所說:


時尚易逝,風格永存。


翻看美人相片,原來她們的性格,


只在你望向她一眼便能捕捉。







以性感和美艷而出道的鐘楚紅,


曾被台灣某家男性雜誌票選


年度「十大性感女人」之首,


但劍走偏鋒的《號外》,


卻要還你一個清冽的紅姑。


1984年12月刊的她,


紮起一個慵懶的馬尾,


一身寬鬆休閑的衛衣,


仿若坐在自家沙發上日常,


不著痕迹的妝容和篤定的神色,


是大家未曾見過的她。




正當我們快要被這般


冷若冰霜的眼神所俘虜時,


87,89兩年的封面上,


她散開長發,


嫵媚性感。







1987年,


《倩女幽魂》風靡兩岸三地,


王祖賢成為公認的女神。


傾城的容顏教人神魂顛倒。


這一年,《號外》封面上的她,


穿著現代的皮草,佩戴個性的珠寶,


一眼望去,亦邪亦仙的氣質,


仍讓人刻骨銘心。







那個時代的美人各有千秋,


卻都美得渾然天成。





1983年 、1991年《號外》的封面女郎關之琳





1989年 7月刊 張敏





1994年1月刊 朱茵





1984年 5月刊 葉童





1993年 1月刊 吳君如




1991年《號外》上的劉嘉玲,


一頭利落的短髮,笑得格外俏皮。


而那也是第一次,


她和梁朝偉的名字出現在一起。


那一刊的採訪里,


剃著光頭的梁朝偉說:


「我『懶到出汁』,


永遠不會想明天以後的事。」







1992年梁朝偉在《號外》的封面中,


幾欲脫掉上衣的動態,


遮住了他大半張臉,


他並不在乎別人是否能看清他,


畢竟他已經有了

《鹿鼎記》、


《地下情》、

《悲情城市》、


《阿飛正傳》……







他的皮相他的演技他的聰慧,


早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93年《號外》17周年紀念刊,


梁朝偉再次出現。


他曾說鏡頭以外,


他要做普通人梁朝偉,


而鏡頭下,他可以是任何人。







「我很快就適應了這種生活,


雖然有時只是逢場作戲,


雖然有許多只是霧水情緣,


不過沒關係了,哪來那麼多一生一世。」


——《2046》




因為《重慶森林》,


女孩子們常常聚集在一起,


討論一個很無解的問題,


「你認為是梁朝偉帥還是金城武帥呢?」


好像這也成為了一個劃分陣營的標準,


但多年之後,這個問題不再重要。






1999年11月刊 封面人物:梁朝偉


1998年9月刊 封面人物:金城武




1994年,


巡警663與快餐店女孩在大熒幕上邂逅。


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


連保鮮紙都會過期,


那麼世界上,


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大概就是那個潮濕又燦爛的迷失之城吧。



這一年21歲的金城武穿著筆挺的西裝,


在暗色調的畫面中,


陰鬱而冷峻。







當燈熄滅,拍攝結束,


他將一腳邁入那個,


沸騰而喧鬧的1994。




1994年被認為


是影史上最輝煌的一年,


那一年《阿甘正傳》、


《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


《這個殺手不太冷》等傳世經典正相繼上映;




而香港,那個拍出《阿飛正傳》


和《旺角卡門》的導演

王家衛


在這一年交出了

《重慶森林》


《東邪西毒》

兩部作品,


他戴著標誌性的墨鏡,


登上了當年《號外》9月刊,


幾乎所有人都在猜測,


他在電影里究竟想要說什麼?


他還會創造多少怪異而迷人的故事。







1994年7月刊封面中的鄭伊健,


在當年7月1日發行了,


新專輯《Got to be real》


第一天就賣到了白金銷量。







而正是這個倚著窗檯,


沉默不語的青年人,


正在拍攝兩年後,


紅遍兩岸三地的《古惑仔》。







緊隨陳浩南,


山雞哥陳小春在1995年


以雌雄同體的概念和歌手李慧敏,


出現在雜誌封面中。




當年風靡內地的《古惑仔》系列,


幾乎成為了所有青春期男生的必看光碟。


友情歲月也好,叱吒江湖也好,


在搜集盜版錄影帶的歲月里,


銅鑼灣的街景總是若影若現。







而提到《古惑仔》,


粗魯邋遢的大飛哥——黃秋生,


是令大家記憶深刻的經典配角。


2003年2月刊,黃秋生犀利地看著鏡頭,


那一年他在《無間道》里,


飾演性格正直的警官,


贏得了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配角。




二十一世紀以前,是混亂而美麗的,


它既留下了瘋狂,也留下了優雅。


提到香港,不得不說選美。


1973年,TVB開始舉辦,


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


香港小姐是城市名片,


而《號外》也記錄了她們的風采。


我們需要第三隻眼睛,


為時代留下歷史,

留下青春。





1985年4月刊 趙雅芝




1973年趙雅芝獲得


「港姐殿軍」和「最上鏡小姐」





1990年 2、3月合刊 陳法蓉




1989年,陳法蓉參加,


香港小姐競選獲得冠軍。





1996年2月刊 李嘉欣




1988年,


18歲的李嘉欣成為香港小姐冠軍




1990年,袁詠儀獲得香港小姐冠軍


以及最上鏡小姐獎,正式進入娛樂圈。


一年後,17歲的蔡少芬


參加香港小姐競選獲得季軍,


1993年,鍾麗緹在香港參選國際華裔小姐


獲國際華裔小姐冠軍和俊朗造型獎。







1992年,TVB誕生了歷史上


最精彩的劇集——《大時代》


在此之前香港也曾有,


過寫實題材的電視劇,


但沒有一部比


《大時代》來得更加徹底。


人性的複雜和股市的搏殺,


相互交織中

黑暗的浪漫在滋生。


大家在風雲變幻的大時代里嘆息,


也記住了劇中那首玲姐藍潔瑛的寫照


——《容易受傷的女人》




那時演唱這首歌,


王菲還叫王靖雯。


她手捧鮮花,


裹緊黑色及踝大衣,


赤著腳站在綠色的幕布前,


她的註解是「憑感覺」。







1994年,


王菲和《重慶森林》里的


速食店打工女阿菲,


渾然一體。


那時無論是大熒幕里的她,


還是音樂中越來越像小紅莓的她,


代表著迷人,前衛和獨立。




1998年春節,


王菲與那英在央視春晚上,


合唱歌曲《相約1998》。


同年這個被稱作「最難訪藝人之一」的


華語樂壇最特別的女歌手,


登上《號外》11月刊


Title是「遠距離近接觸」







2000年王菲發行了直到現在


也難以逾越的巔峰專輯——《寓言》,


林夕在專輯裡用詞作道出愛情始末,


王菲帶著頹廢卻精靈般的眼妝,


成為了寓言講述者。







90年代,


比王菲更早

進入大陸視野的,


是現在已逐漸式微的港樂。


曾經的港樂經典里,


有你我的共同回憶。





1982年9月刊 林子祥


1987年11月刊 葉倩文




希望你能愛我到地老到天荒 


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


——林子祥 葉倩文《選擇》







幾次真的想讓自己醉,


讓自己遠離那許多恩怨是非 ,


讓隱藏已久的渴望隨風飛,


噢忘了我是誰。


——林憶蓮 《不必在乎我是誰》







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 ,


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 ,


除了激情褪去後的那一點點倦。


——莫文蔚《陰天》








如果今天將失去眼前的一切 ,


剩低清風兩袖也不計 ,


唯獨你一個是不可給取替 ,


是我生命里的一切。


——鄭秀文 許志安


《唯獨你是不可取替》







單單為你心有獨鍾 ,


因為愛過才知情多濃。


——陳曉東《心有獨鍾》







聽說北極下了雪 ,


你可會也覺得它很美。


——陳慧琳《北極雪》







你的背包,


讓我走得好緩慢,


終有一天陪著我腐爛。


——陳奕迅《你的背包》







一波還未平息 ,


一波又來侵襲 ,


茫茫人海,狂風暴雨。


——任賢齊《傷心太平洋》




有些人在《號外》里,


反芻時尚,先鋒和復古,


有些人在《號外》里,


找尋純真,勇敢和自由,


上萬次快門的按動,


架起了一台,


通往過去的時光機。


音樂響起,幕布拉開,


這是一出沒有賞味期限的戲劇。




《號外》不僅見證著,


文明的步伐,城市的變遷,


更是黃金歲月最珍貴的流年。





曾經的溫拿五虎




1993 年,


黃家駒和陳百強相繼去世,


香港樂壇痛失英才。







在第15個沒有哥哥的春天裡,


我們在《號外》的封面上,


也再次望見他的榮光。




  1989年,張國榮33歲,


他選擇激流勇退,暫別歌壇。


1990 年,他初登,


《號外》九月刊封面。


標題是「這是最後一次」。







1991 年,張國榮憑藉


《阿飛正傳》

獲得金像影帝,


那年他還沒有出演《霸王別姬》,


卻以一身花旦扮相登上《號外》。







哥哥與《號外》的


最後一次合作,是2001年。


他半裸著上身,畫著濃妝,


挑釁著全世界般,


坐在了《號外》的封面中心。


他曾說:


「一個演員應該姣、靚、型、寸,


可以是雌雄同體,千變萬化的。」




這張封面獲得了超過十萬張選票,


成為了《號外》雜誌,500封面大選中,


最受歡迎的一張。







而哥哥的一生好友梅艷芳,


卻是在2000年,


 才一身黑色亮皮套裝,


登上了《號外》的封面。







米蘭昆德拉說,


一切都是馬上經歷,


僅此一次,不能準備。




有些封面正是如此,


當它們高懸在書報亭的窗前,


我們不會知道,


那竟是歷史的永久定格。







1985年半裸出鏡的張藝謀。


只因攝影師李志超覺得,


他長得很像

三島由紀夫


便說服他脫衣出鏡。







2000年一起工作的,


陳冠希和張柏芝,


兩張年輕的臉龐下


寫著

「I LOVE YOU」







2000年,


剛從《美少年之戀》中走出的吳彥祖,


全裸出鏡在《號外》24周年紀念刊中。




《號外》作為港人的精神食糧文化窗口,


自然也少不了內地明星的參與。







迷惘而未知的八十年代,


香港出了一部,


香港小姐回故鄉潮汕的電影,


斯琴高娃擔當主演並憑此片獲得影后,


成為第一個在香港獲獎的大陸女演員。







1990年5月刊中的鞏俐,


與張藝謀合作的《菊豆》,


剛剛提名第63屆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




2000年之後,


港人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


內地的娛樂文化與藝術。





2001年8月刊 章子怡





2007年5月刊 劉燁





2007年9月刊 姜文





2013年7月刊 艾未未與左小祖咒




明星只是《號外》封面的其中一部分,


作為一本「有一點思想重量」的雜誌。


它的角度從來不止在娛樂,


時裝、餐飲、家居、建築、設計、


美藝、環保、視像、音樂、


閱讀、文化及藝術、


《號外》會伸出無數觸角,


理直氣壯,毫無歉意地


從香港的角度看香港的人和事。








《號外》的創始人之一鄧小宇說:


「身處在七十年代的香港黃金時代中,


現在看來當時確實沒什麼感覺。


你說不出它具體哪裡好最吸引你,


或者某個穿衣搭配的點好在哪裡,


這大概是時尚行業、美的行業的魅力所在。









我們在現世的摩登里,


往往嚮往過去的年華,


在療愈自我的路上,


都市人總能輕車熟路地,


開始懷念上一個時代。


每時每刻都是一個寓言的開始,


三十年後,我們將懷念今天。







狄更斯說,


這是最好的時代,


也是最壞的時代,


它在張牙舞爪的同時,


一定有美麗在發生。






識別二維碼,關注環球熱門生活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熱門生活館 的精彩文章:

紙上的美女竟然活了起來
妹子憑藉臉蛋走紅網路!

TAG:環球熱門生活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