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5G已從一個趨勢概念走向實作

5G已從一個趨勢概念走向實作

愛立信與韓國業者合作展示Pharrell Williams熱門歌曲Happy之現場表演-Connected Rock,分屬兩地的表演者演唱同一首歌曲,過程中採用愛立信毫米波無線設備傳輸,視訊從7毫秒1.5 Gbps 5G低延遲連接和零壓縮/解壓縮時間傳送,與25毫秒20Mbps的LTE連接傳送,而聽眾卻聽不出歌曲有斷點。

未來5G低延遲特性將被廣泛應用於自駕車精確同步動作、外科醫生為遠端病患動手術,以及智慧工廠彈性動態調整其生產線等。

5G最終目的為改善用戶之數位體驗

自2017~2023年全球行動網路流量將成長8倍,期間平均每年成長率高達40%,預估至2023年全球5G將佔總流量20%,目前以北美與東北亞區業者投入最多,尤其韓國、中國、日本為5G起飛最快地區。

2018年5G已從一個趨勢概念走向實作,預計各設備業者與電信運營商持續推出更多5G應用案例。

儘管4G技術已獲得頻譜資源,但其現階段發展瓶頸為需有效率的頻譜使用,而5G技術有效降低每gigabyte成本,5G成本效益為4G剛推出時的10倍。

換言之,5G為具備成本效益之增加容量技術。目前在實務上,無線接取技術可讓4G和5G共享同一個無線發射設備,同時共享頻譜,並依據實際傳輸流量,動態調整4G和5G在無線射頻上之頻譜比例。

不過從4G到5G技術演進過程中,網路複雜性更高,管理的設備裝置數量與種類更多,需藉由更彈性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及機器智能(Machine Intelligence,MI)協助業者提升營運效率。

對電信營運商而言,採用5G技術核心重點為提升營運效率,包括改善使用者之數字化體驗、降低每十億位元組(gigabyte)成本與整體成本,設備業者將積極往此方向發展,並提供5G與物聯網(IoT)應用案例,建構出創新型服務。

愛立信採用AI與MI建置更智慧網路

從4G過渡到5G技術,愛立信已掌握45,000項專利關鍵技術,提供端到端產品組合,包括無線設備、前傳與回傳設備,至街道型基地台等。其自2015年後所推出之無線設備,只要經過軟體升級,可平滑升級至5G。

目前愛立信採用AI與MI建置更智慧網路,智慧地優化及管理網路,提升使用者經驗,並透過網路切片,可讓網路承載更多不同需求,在5G發展上已與全球近40家電信運營商簽訂5G合作,共同創造5G商機。

以期望5G能在各個產業實現更多應用案例與商業模式,並透過城市模型,在現有網路上部署5G及5G5G擴充套件,以分散式雲端系統迎合不同產業和使用者需求,更涵蓋產業型與消費者型兩類。

在AI服務發展上,Google、Microsoft、IBM等大廠積極發展AI平台,不過愛立信是將AI和MI運用在通訊領域,與其他大廠著重方向不同,愛立信在自動化基礎架構中,將整個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和數據驅動之AI嵌入至整個端到端電信管道中,使託管服務更智能化,並強化智慧網路分析和推進,以協助龐大網路數據與機器智能結合,成為高性能邊緣運算之基礎架構。

2017年愛立信與歐洲電信運營商合作開發,以網路負載平衡機器學習演算法,處理網路數據並識別預測性流量模式,其最終目標為創建自我學習及自我修復網路,不僅愛立信如此,思科和諾基亞亦注入機器學習和預測分析來構建更多自主網路。

文丨拓墣產業研究院 謝雨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拓墣產業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屢次叩關被美拒之門外,華為要超越iPhone恐怕更難
從2017年智能型手機主要變革看2018年發展趨勢

TAG:拓墣產業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