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蓋碗泡好白茶,投茶量很關鍵

蓋碗泡好白茶,投茶量很關鍵

俗話說,好茶要有好水泡,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泡好茶應先掌握茶葉用量,只有掌握好茶葉的用量才能更好的沖泡出一杯或是一壺好茶來,

以蓋碗泡法為例,

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如何掌握白茶的投茶用量。






散茶投茶量:

由於白茶沒有經過揉捻,僅僅是鮮葉採摘後經過萎凋、乾燥製作而成的茶類,所以干茶普遍較輕且蓬鬆,投茶量會比較大,散茶約佔蓋碗容量的3/4或1/2。




餅(磚)茶投茶量:

差不多佔蓋碗容量的1/5。有些餅磚茶比較緊,密度較大,可適當減少投茶量進行微調。






沖泡品質正常的茶葉,投茶量與水比例一般1:50(餅磚茶、陳茶除外,會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也就是1克的茶葉,加50毫升的水。




對於調節茶湯濃度,可以此為參照,通過增減投茶量來調節茶湯的濃度,也可通過控制沖泡節奏的快慢來調節茶湯的濃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變化。例如:餅(磚)茶、陳茶可適當增加;新茶適當減少等等,切忌一成不變。




具體而言,根據華茶號公益茶友會實踐:一般投茶量為5克左右,可依據蓋碗容量或品飲人數適當增減,但最低不得少於3克,最多不超過7克。




白茶的蓋碗沖泡圖解




蓋碗的選擇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漢族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蓋碗分為有托蓋碗和無托蓋碗兩大類。



無托蓋碗很早便出現了,瓷盞在東晉時已有製作,南北朝時飲茶之風逐漸流行起來。唐及五代時期的茶盞開始配有盞托,當然蓋碗大部分是以瓷器為主。


 

了解蓋碗,首先要了解瓷器,瓷源於陶,而精於陶,成熟於漢、唐、五代;至宋代為瓷業蓬勃發展時期,定、汝、官、哥、均等窯名垂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紅等新品迭出;明代繼承並發展了宋瓷傳統,宣德。成化窯製品,尤為突出;清代風格古雅渾樸,比前時稍遜,卻勝在精巧華麗、美妙絕倫,康熙、雍正、乾隆時所制器物,更是出類拔萃,令人叫絕。所以如果您想了解收藏級、老古董蓋碗,各朝代的特色必須謹記。


 





蓋碗之所以會受到很多朋友們的青睞,在我看來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



1、香氣因素:蓋碗因為通體上釉,緊緻的釉面隔絕了碗體內外空氣的交互,也不會吸收茶味,香氣很明顯;用蓋碗泡的茶可以聞蓋香,如有雜味的話,一聞就能聞出來;另外蓋碗散發部分熱氣,減少了聞覺刺激,使蓋香聞起來更加香。而紫砂器、陶器都會有一定的吸附性,會吸收部分茶香,聞起來比蓋碗遜色。。


 


2、觀色因素:蓋碗可施多種釉色,色澤富裕變化,從單色的白瓷、青瓷到複雜讓人眼花繚亂的掐絲琺琅,這些色彩的變化,是陶器、紫砂器所難易企及的。多彩的變化,在泡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茶性來選擇不同顏色的蓋碗來搭配,更顯茶之美,凸顯茶之味。觀湯色是茶葉審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擔此任的主茶器唯有白瓷蓋碗。


—THE END—



《白茶時間》是對中國白茶(福鼎白茶)科學與文化知識的系統梳理,引用了許多專家的白茶論述,文字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誇張的修飾,純屬「乾貨」,是學習白茶知識、了解白茶內涵、讀懂福鼎白茶的指南。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進入白茶時間茶書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茶時間 的精彩文章:

你是真的愛白茶嗎?來測試一下茶痴等級吧!
方家山|想念你的大山,想念你的白茶,我們又來啦!

TAG:白茶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