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康用餐習慣的8大黃金標準,你做到了嗎?

健康用餐習慣的8大黃金標準,你做到了嗎?

GIF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衛生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否則就容易影響到健康,「病從口入」這句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那麼日常飲食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項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1、用餐時切勿狼吞虎咽

我們在吃東西時,消化過程是先從口腔開始的,只有牙齒對食物的反覆不斷地咀嚼,才能刺激唾液腺分泌出大量的唾液,把食物濕潤,便於下咽;吃飯時狼吞虎咽,首先是口腔沒有完成它自身應負的職責,把這一工作推卸給胃,就會增加腸胃負擔,很容易得腸胃病,因此吃東西時應細嚼慢咽

2、吃飯時挺直腰背

人們吃飯時身體處於放鬆狀態,很容易含胸駝背。殊不知,這會使食道和胃部受壓,影響消化。此外,在矮桌前吃飯、坐在沙發上以及蹲著吃飯,都會造成腹部受壓,影響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可引發胃病、影響心肺功能。正確的進餐姿勢是:挺直腰背,讓胃部不受任何壓迫。

3、餐前洗手好習慣

人的雙手每天要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因此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4、吃飯時不談掃興的事

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說話會使咀嚼食物的次數減少、唾液分泌減少,從而影響消化功能。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則指出,就餐時談討論複雜或令人掃興的問題,會影響人的食慾和消化,可以談論一些簡單愉快的話題

5、早飯吃熱的

清晨,人體內的神經及血管都還處於收縮狀態,此時如果吃冰冷的食品,可能使消化系統發生痙攣。早餐應該吃熱食,保護腸胃。建議早餐選擇熱稀飯、熱麥片、熱豆漿等,再配上包子、麵包等干主食。

6、飯後甜點要少吃

正餐已獲得了足夠的糖分,如果再吃甜點,人體會吸收多餘的葡萄糖、澱粉。吃過油膩的東西後尤其不要吃甜點

7、晚上別吃冷飲

晚上7點後,人體體液代謝下降,此時吃涼的食物,尤其是冷飲,不易消除疲勞還會影響睡眠。

8、吃飯環境要安靜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顯示,隨著雜訊增大,受試者感受食物甜味和鹹味的敏感度降低。研究還表明,嘈雜的就餐環境會使人的味覺變遲鈍。專家建議吃飯時不要選擇環境嘈雜的餐館,有輕柔音樂做背景可以讓人吃得更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七園丁 的精彩文章:

改掉睡眠不良習慣,給予你一整天的好精神

TAG:三七園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