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博鰲嘉賓眼中最期待的新技術革命

博鰲嘉賓眼中最期待的新技術革命

每一個大的經濟周期,從根本上都是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所造就、所推動。全球經濟此次復甦已近十年,但其是否足夠強勁、持久,仍難以斷言。需要什麼樣的技術進步、突破、革命,才能給世界經濟帶來可持續的經濟繁榮和新經濟周期,讓冷觀察君帶你走進博鰲亞洲論壇,聽一聽嘉賓眼中最期待的新技術革命是怎樣的?

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希望技術革新幫助人們獲得更有尊嚴、更加健康的人生

世界衛生組織把60歲劃定為老齡人口,中國到2030年將會有超過3億人超過60歲,印度將會超過2億人,日本、韓國也不少。當我們達到一定年齡時,我們需要護理服務。當我做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時,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政治機構合作做過一個預測,全世界需要有4000萬的衛生保健人員,在發展中國家還需要1800萬的衛生護理人員。因此,在技術領域我想問到底有些什麼樣的解決方案能夠幫助人們獲得一個更有尊嚴、更加健康的人生。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蘭西斯·高銳:期待新技術促製造業向高端升級

在90年代,發達國家開放市場,把高密度勞動力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到2000年這些發展中國家得到快速發展,製造業格局也發生深刻變化。機器人、人工智慧將製造業推向高端,不再需要那麼大的勞動力支出。如阿迪達斯,它其實是一個鞋業製造業公司,在全世界都有業務,通過人工智慧、機器人,它們現在可以在德國進行生產,不需要再向其他國家轉移。我感覺製造業肯定會從機器人、人工智慧、高端製造業技術方面獲得更大的收益,這會對全世界帶來影響,我期待看到變化。

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ABC深入變革每一個領域

AI(人工智慧)、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計算)引領新一輪技術革命,將深入變革每一個領域。ABC構成了一個相互促進、緊密聯繫的鐵三角關係,其中,雲計算像水、電、氣一樣成為社會基礎資源,使得計算力越來越強、成本越來越低、無處不在,同時促進了大數據的產生;大數據則是智慧之源,成為孕育新經濟、新業態的「土壤;在雲和數的基礎上,人工智慧作為新時代最典型的技術應用將成為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關鍵,將應用於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激發各行業、各領域智能化場景構建。

以色列科技創業之父、ICQ投資人尤西·瓦爾迪:新技術把人類思想智慧帶到新高度

幾千年之後,所有的行業都會有新的系統取代我們現在所有,取代人類每一塊肌肉系統,又會幫我們改善我們的神經系統。到那個時候很多機械的工作都由機器來幫助,人的腦力和神經系統會有人工智慧來幫助我們得到一些加強。而這些人工智慧會幫助我們,把人類的思考、智慧帶到我們從來沒有想像過的程度。慢慢的人的思考和意識,我們的價值系統、信仰可能都會受到一些影響。技術的發展是有利有弊的,所以我們需要更深入的理解人類的意識和人類的價值觀和價值系統。

維信諾首席專家張德強:在萬物互聯時代萬物可視

我們談新一輪技術革命,大家常常提到智能化、數字化、平台化等。我認為還應該再加上一個詞——可視化,就是要能夠看得見。將來我們的顯示,作為一個人機交互的界面無處不在,在物聯網的時代,萬物互聯,實際也是萬物顯示,作為一個信息傳遞,人機交互的過程我們看得到,語音識別技術非常發達,很快就能顯示出來。視頻識別技術也很發達,大家進門的時候攝像頭一讀就知道,現在現實有大屏幕的技術,有激光的技術,有AR/VR,更有OLED(有機電激光顯示),顯示技術將會促進更多技術的變革。

百度總裁張亞勤:機器學習引領技術突破全領域發生

下一個創新的技術是什麼,我覺得機器學習,在未來的5-10年,我們來到博鰲的時候,我想我們會看到更多的量子計算,包括人工智慧等,會有很多新的令人激動的關於量子計算的技術和一些新的架構、新的應用。包括我們的計算機都會基於超級導器,而且它是可以利用質子這些全新的元素進行計算,技術的突破將在所有領域不斷發生。(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冷觀察工作室 郭牧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的精彩文章:

假日觀察丨雄安文脈傳千年

TAG: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