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乳腺癌放射治療後心電圖改變是遠期不良心血管預後的預測因素

乳腺癌放射治療後心電圖改變是遠期不良心血管預後的預測因素

乳腺癌放射治療後心電圖改變是遠期不良心血管預後的預測因素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心臟科 劉彤 袁銘

美國心臟病學會ACC2018年會上公布的一項來自巴西腫瘤研究所的研究提示,既往正常心電圖行左側乳腺癌放射治療的患者心電圖出現明顯改變是臨床長期不良心血管預後的重要預測因素,因此需要對這些患者進行更嚴密的監測。

早期識別放療腫瘤患者可能發生的心血管毒性是腫瘤心臟病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本研究旨在評價最後一次放療(RT)療程記錄的的心電圖變化是否能預測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

本研究共入選2005年和2006年共551例患者同意將放射治療作為左側乳腺癌的輔助性治療的患者,對這些患者10年後進行了臨床評估。所有患者在放療前和放療結束後均接受心電圖(ECG)檢查。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心電圖均正常。 研究者根據放射治療結束後的心電圖改變將患者分為兩組:RT後心電圖保持正常組(A組)和心電圖明顯改變組(B組)。研究排除既往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同時評估患者年齡,高血壓病史,糖尿病,血脂異常,吸煙,心臟放射治療強度(Gy),放射治療次數和化療情況等變數是否可能影響最終結局。不良結局為任何主要不良心臟事件(MACE)或所有原因導致的死亡。

該研究平均隨訪時間為119.35個月,中位時間為122個月(13-141月)。 551例患者中(年齡49.5±11.2歲),放射治療後437例(79.3%)心電圖正常(A組),114例(20.7%)心電圖出現明顯異常(B組)。 與心電圖正常患者比較,心電圖發給改變患者的MACE(31.6% vs 12.6%,p

研究提示左側乳腺癌放射治療後患者心電圖出現明顯改變是臨床長期不良心血管預後的重要預測因素,建議對這些患者進行嚴密監測和長期隨訪。

參考文獻

JACC, 2018, Volume 71, Issue 11:184.

劉彤

如何開展腫瘤心臟病學臨床工作?開展科研課題?邀請您加入《腫瘤心臟病學聯盟》,與國內外專家聯盟成員,共同建設這門新興學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乳腺癌 的精彩文章:

愛吃培根、加工肉品?罹乳腺癌風險恐增加
男性也會得乳腺癌?關於乳腺癌的這些問題,99%的人都想錯了!

TAG:乳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