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那些不合群的女人,大都活出了高級的人生

那些不合群的女人,大都活出了高級的人生


點擊上方「

盧璐說

」可以訂閱哦


插畫來自Art 

Malika Favre


致  獨一無二的你




09


四月


星期一


清明節,我們和另外兩家朋友一起去了青島。他們今年都要離開中國了,一家回法國,另一家要去卡薩布蘭卡。散了之後,再聚在一起,那就難了。我們決定一起來一場旅行,製造一些可以共同回憶的人生。



我們在清明節、五一和端午節的小長假里,選了清明節。我媽說:「清明節可不是遊覽青島的好季節,可能會下雨颳風,還有點冷。」




我說:「沒關係,天冷,遊人少,清靜。」




這些年,我越活越去不人多的地方,無論是餐廳,商場,還是旅遊景點,只要看到烏鴉鴉的人群,我就覺得有點心虛的頭暈。




前幾年的夏天,我們去朋友家吃飯,盧先生從辦公室直接去,我帶著孩子從家裡去。叫不上車,我帶著兩個孩子去坐地鐵。那時子覓二歲多,可以走但主要靠抱,幸好我還有一點常識,沒有推童車。



周五下班高峰,我們在巨大的人民廣場地鐵站里換乘,從四方八面涌過來又推過去的人潮里,把我們娘仨沖刷地搖擺不停。




當我終於走到朋友家,開門我把孩子東西往朋友手裡一塞,整個人癱坐換鞋的凳子上,一陣陣中暑的頭暈。




旁邊盧中瀚說:「我也是坐地鐵來的,今天沒有比平常更擠。你這叫做矯情。」



我對他的話不以為然。




我在上中學的時候,學校離家很遠,沒有坐過九十年代中國公共汽車的人,根本不能理解什麼才叫做擠成沙丁魚狀。




不知道

有多少次

,我都覺得可能被擠成窒息了,或者擠斷了肋骨,擠破了肚皮,可我也好好的活下來了!




在城市裡,很多人每天都去擠地鐵或者公車,那是因為生活所迫,別無選擇;在春運大廳里,人山人海擠著買票擠著上車,那是因為歸家心切,親人團聚;每年幼兒園招生,家長們徹夜不眠擠著排隊,那是因為孩子的前程,在所不惜……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很多不得不去硬擠的人生環節,只能調整心態,抱著完成任務的目的,視死如歸的完成。




可是在我們的人生中,還有很多根本不必要的隨大流,湊熱鬧式的擁擠,卻又為了什麼?




有次,下午四點多,我們走過南京東路口,看到一個長長几十米的隊伍,用肉眼可見的速度,不停加長。




從眾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分子,路人看到這種情景,都紛紛駐步,湊過去打聽究竟。原來是有間餐廳做活動,吃飯可以免費送一道葷菜。




有酒店人員在維繫隊伍,態度生硬地呵斥路人:「你們要吃就去後面排隊,不吃別站在這裡擾亂秩序。」




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服務生的態度都和人流量成反比,人越多態度越差,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定律。




真有路人立刻奔去排隊,而我們選擇離開。盧先生不懂中文,一直在問,這間餐廳是在上海特有名嗎?是送什麼菜啊?別的地方吃不到嗎,是特別貴的,例如龍蝦嗎?




若排隊的只有愛佔便宜的大媽,或者吃不上飯的乞丐,我也可以理解,可是隊伍中不乏西裝革履,時尚精緻的年輕白領,如此消耗生命,人生難道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嗎?




事實上,人們的盲目從眾,又何止如此?




清明節前,有朋友來家喝咖啡,帶了兩盒「杏花樓」的網紅青團,我大驚,問她:「你去排隊了嗎?」




她笑:「網上黃牛代購的。」




初春江浙有吃青團的習慣。用初春剛發的艾草嫩芽液汁,和著糯米粉揉成團,蒸制而成。青團吃到嘴裡有點艾草的清香,從小吃大的上海人覺得,這就是春天的味道。對於來自北方的我而言,春天的味道應該是香椿芽兒,艾草有點略苦發澀。




杏花樓的青團,大約是16年爆紅的。那時候,每天要排隊七八個小時,朋友圈裡全是買到青團的勝利。今年已經大不如前,僅僅排隊兩三個小時,就可以買到了。




可是,排隊八個小時,就算排隊三個小時,為了買一個青團?這到底是什麼初衷與心態?




在我看來,這根本是對於自己人生和智慧的一種玷污。




人生中八小時的價值,遠遠高於幾個青團啊!也高於爆紅的冰淇淋,奶茶,乳酪蛋糕,餅乾,某款限量款的包包,鞋子,爆紅的餐廳,或者什麼旅遊景點……




的確,價格是一種成本,可是時間才是人生中最稀有的成本,如此從眾,根本就是甄滅了自己的人生。




我大學修服裝設計。




我們有個服裝工藝老師,是曾經西裝廠的裁縫,能到大學當老師,憑著自己的好手藝。他說了一句不是書本上的土話:「人眼隨斜」。




一個時尚剛剛出爐的時候,在大多數人眼中都是丑的,可是隨著流行的推進,看得多了,人們就會覺得「沒有那麼丑」,「看起來還不錯」,「真的很流行」,「原來特別適合我」,一系列的心理過程。




其實,「時尚」就是小狗在努力咬著自己尾巴,兜圈圈兒時玩的一個遊戲,根本沒有什麼前衛和落伍,有的只是「從眾」和「出眾」。




跟著大眾的步伐前行就是「從眾」;無論走在大眾的前面還是後面,都是「出眾」。我向來對那些先鋒前衛藝術流派,沒有什麼特別的敬畏和佩服。




因為前衛根本是相對的,要根據我們自定義的支點來決定。




這個道理也適合於這幾年一直在被爆炒的另一個概念:「小眾」。




有次,我和某電商平台開會討論合作,對方給到產品名冊,都是些沒有聽說,沒有背書,可價格比奢侈品略低,比大眾品牌高出許多的「小眾」。




我很坦白:「我很喜歡也尊重小眾,但是我不能接受把小眾作為一個炒作的賣點。對於這種從天而降,定價大大高於品質的小眾,對不起,我沒有信心。」




對方電商總監說:「這款英國小眾,就是他們對自己的品牌有態度,有要求,所以才在幾十年里如一日的刻意保持低調小眾。」




我說:「那為什麼改變了想法?想要變成大眾?」




她說:「盧老師,你可能還不了解,它們並不想變成大眾,他們只是想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品牌……」




在我變老之前,我曾經有過憤青的傾向,現在我努力變得平和,但是常常漏出尾巴。一下子沒忍住,我打斷了她的話:




「小眾,就是還沒有被大眾知曉和接受,如果大家都知道了,那不就是大眾嗎?」




一個真正想保持小眾的品牌,是不會去想辦法找到中國供應商,拚命擴大市場份額的;事實上,在商業社會中,再有格調,再貴族,再有情操的小眾品牌,摔一個億到桌子上,他也會歡天喜地把錢收起來,把品牌做成具有大眾效應,商業化的「小眾」。




漸漸漸漸,我不再去人多的地方,不再吃網紅的東西,不去看「一定必去」的風景,不買那些「限量級」的款式,我還有過提著野餐籃到了公園門口,又打道回府,把野餐布鋪在客廳的經歷。




我努力後退,與人群反向而行,找個燈火闌珊的地方,獨自冷清。





漸漸漸漸,我寧願吃貴一點的餐廳,只為了吃飯的時候比較安靜;




我寧願錯過一年一度的錢塘海潮或者櫻花美景,只為了浮生半日,不被擠成肉餅;




我寧願穿著幾十年穿慣了的衣服,不管是前衛還是落伍;




我寧願被別人看成孤陋寡聞,與世隔絕,只是為了不爭先恐後,趕超流行。




其實,在社會中,高級的最基本特徵,從來都不是讓人心驚肉跳的昂貴,慘不忍睹的流行,亦或者人人都趨之若鶩的蜂擁。




高級的人生,從來都是對於空間的佔有和資源的富餘,再好的東西,在人群中你推我攘,失去了高級的美麗。




助理說:「你說來說去這一大堆,根本就是有了年紀,有了錢,Diss我們年輕人的無病呻吟。」




我搖頭,人民廣場相親角看看那些商談幾千萬項目重組合作的大爺大媽們,估計是早上去家樂福排隊瘋搶過打折雞蛋的同一撥人。




有時候,有的道理,並不是年紀和資產累計到了,就能水到渠成。




但是當總有一天,當我們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終於可以做到背棄大眾,閑閑慵懶地做自己的時候,我們才總能有一個雍容淺淡的貴氣人生。




只是這個道理,走不到這一步的人,永遠也不會懂。


猜你喜歡:




原來這才是拼爹和拼爺爺的差距!



嫁入豪門最優雅的方式



親歷|為什麼巴黎女人只穿蕾絲內衣?



盧璐說,




我們在清明長假的最後一天下午去了青島的嶗山,天很晴,風很大,海很藍,花開滿樹,遊人很少……山空人靜。




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一直考慮。今天的文章也是我的一種思緒,主題有點冷,不是大眾喜歡的婚姻,女人,出軌,或者前任,但卻是我想要寫的一種情緒,希望大家可以喜歡,也希望大家可以來跟我講講你們的心情。




今天是周一,送大家兩張我在嶗山,拍的美照,隔著屏幕,也許能感受到春天。




周一快樂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盧璐說 的精彩文章:

《起跑線》:中產女人,你憑什麼改變你的階級?
怎樣的女人,才會讓男人念念不忘?

TAG:盧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