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元荒背後的國際融資環境/全球投資

美元荒背後的國際融資環境/全球投資

周浩/文

在近期的國際市場上,最受關注的是離岸美元市場的流動性緊張問題。3個月LIBOR是公認的離岸美元市場的基準利率,其與3個月overnight indexed swap (OIS)的價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市場的風險偏好。這一價差在近期突然飆升,在4月初上升至將近60個基點的位置,創下了本輪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點。這讓市場費解,這難道是危機將來的信號?

圖:3個月美元LIBOR-OIS價差

來源:彭博

另一個讓市場難以理解的問題是,在美元流動性轉差的同時,美國的10年國債利率卻開始出現掉頭的跡象。事實上,美國10年國債收益率已經在近期跌破2.80%的重要心理關口。

圖:美國10年國債收益率

來源:彭博

表面上來看,LIBOR體現出離岸美元市場的流動性狀況,但美國國債屬於在岸美元市場。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美元迴流是最為直接的解釋。特朗普稅改也佐證這一觀點。但這樣的觀點看起來有點過於簡單。第一,稅改的具體舉措尚未公布,海外美元即使需要做「迴流」的準備,但也不至於影響短期的市場流動性;第二,以蘋果公司為例,其在海外持有的美元現金也大多以美國國債的形式存在,即使迴流美國本土,只要其仍然堅持持有美國國債,那麼其資金「換個地」,對市場不應該存在太大的影響,畢竟美國並不是一個資本賬戶封閉的國家。

在筆者看來,真正影響離岸市場美元流動性的,是市場的融資結構。筆者不敢掠人之美,事實上日本央行副行長中曾宏(Hiroshi Nakaso)在2017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講到了這些問題,當時他的演講標題是《貨幣政策分化與全球金融穩定:從安全資產供需角度的分析》(" Monetary Policy Divergence and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 and Supply of Safe Assets」)。他的觀點對於理解目前的美元市場會有很好的啟發。

他的演講中提到了幾個問題:第一,非美國銀行不斷擴大自身的海外債權(絕大多數是美元),但其資金的來源主要是外匯互換(FX swap)。外匯互換其實是很多國際銀行重要的融資工具,它的本質是以一種貨幣作為抵押,來獲得另一種貨幣。日本銀行就是最為典型的案例,其使用日元和美元的外匯互換來取得美元資金,從而滿足客戶的美元融資需求。按照BIS的統計,從2013年至2016年,全球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日均交易量從2013年的5.4萬億美元,下降至2016年的5.1萬億美元。然而外匯互換的交易量卻出現了上升,從2013年的2.24萬億元,升至2016年的2.38萬億美元,其中最主要的增量來自於日元。

第二,非銀行金融機構不斷壯大,其中影響最大的是real money investor(也就是真實持有現金的投資者),這些投資者不僅是美元資產的重要投資者,同時也是外匯互換市場上最為重要的美元流動性提供者。美元資產的投資者這一概念相對容易理解,但如何理解這些投資者為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呢?

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外匯互換市場中,一方以一種貨幣(比如說日元)作為抵押,從而獲得美元,但如果市場中沒有人提供美元,那麼外匯互換市場就不會存在。而事實上,這些real money investor正是扮演著這樣的美元供給的角色,他們把手中的美元借出給日本的商業銀行,從而獲得日元,用來購買日本國債。儘管日本國債是零利率甚至負利率,但由於他們獲得的日元融資成本更低,其實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第三,從真實的市場狀況來看,非美國銀行通過外匯互換獲得的美元資金成本,一般要高於美元的LIBOR利率,這反映出市場的供需狀況在某種程度上的失衡。另一個問題是,理論上來說,外匯互換得出的利率應該與LIBOR利率相同,否則市場會通過套利行為來彌補兩者之間的價差。但現實中,這一價差卻經常存在,這是為什麼呢?中曾宏作了精彩的解釋:第一是因為套利成本太高,因為套利的同時商業銀行需要增加資產負債表,而在更加嚴格的監管環境中,考慮到各種監管指標,商業銀行受到很多限制,這導致了套利窗口的現實存在;第二,如果一類機構持續通過外匯互換市場融入美元,即使有抵押物,那麼美元的融出方也會對其信用狀況產生懷疑。這些原因加在一起,導致了外匯互換市場上的美元融資溢價。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離岸美元流動性緊張,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好的解釋。我們也可以這樣去理解,LIBOR上升的背後,是離岸市場上美元融資的供求關係出現了一定的變化。

中曾宏在演講的最後用了這樣一張圖表(下圖)來解釋市場可能出現的變化:美聯儲加息,可能會帶來新興市場的經濟放緩,從而帶來油價的下降以及資金從新興市場流出。而這些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和外匯儲備的管理者(他們正是real  money investor的重要代表)就會有意識地在外匯互換市場上減少自身的美元供給,而他們的供給一旦減少,就會導致離岸美元的融資成本上升。

換句話說,市場上最為重要的美元融出方出於各種原因降低了自身的美元供給,導致了市場上的美元流動性緊張。不得不說,這個在2017年1月20日作出的演講,十分具有前瞻性。更加重要的是,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美國國債收益率會出現下滑。因為這些real money investors雖然不通過外匯互換市場出借美元,但會去購買更加安全的美國國債。

所以,美元荒反映出離岸市場中美元融資環境的變化,而美聯儲加息、美國稅改這些因素雖然可以部分解釋,但卻可能失去了對全貌的解讀。

這樣的狀況一旦持續,會導致幾個潛在的問題:第一,新興市場的企業無法獲得便宜的美元融資,或者非美國銀行出於風險考慮不願意借出美元;第二,部分脆弱的新興市場可能再度面臨資本流出和匯率貶值的壓力;第三,如果出現危機或者類危機狀況,美元會再度大幅升值。儘管談論危機似乎有些杞人憂天,但了解市場可能的風險並做好預案,並不是一件壞事。

參考資料:Hiroshi Nakaso, Monetary Policy Divergence and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 and Supply of Safe Assets,

https://www.boj.or.jp/en/announcements/press/koen_2017/data/ko170120a1.pdf

(作者為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編輯:袁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 的精彩文章:

金焱看美國/當美國選擇與中國對立:貿易戰、反歧視、提款機
美朝會晤:特朗普的豪賭與朝鮮的精打細算

TAG:財經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