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福州記憶之二:肉燕與太平燕

福州記憶之二:肉燕與太平燕

作為小吃的愛好者,我一直堅定地認為小吃是一個城市的標識,包含著一座城市密碼基因。福州最著名的小吃,也最具獨特性的,無疑就是肉燕。

肉燕,一個非常典麗的名字,也可以稱為燕皮包肉,更通俗一點,就是肉包肉。什麼是燕皮呢?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澱粉等輔料精製而成,形似紙狀,潔白光滑細潤。這項古老的頗費體力的技藝尋常難得一見,我也只是在電視里看過燕皮的製作過程,大體如下:純精肉坯放置在砧板上,用木棰反覆捶打,並加入適量糯米糊等以增強粘性,捶打時用力均勻有節奏,反覆翻轉肉坯邊捶打邊挑除細小筋膜、直至肉坯打成膠狀肉泥。後將膠狀肉泥放在木板上,均勻地撒上地瓜粉,輕輕拍打壓延,直至成型,好似一張薄薄的紙,這是鮮燕皮。將鮮燕皮切成大約寬16厘米的長條疊卷,懸掛於通風處晾乾,即成干燕皮。

干燕皮可以切絲直接做湯,稱為燕皮湯;更多的時候是將干燕皮切成方片,沾水軟化後,包肉餡,這就是肉燕了,形狀、大小如江浙地區的小餛飩,做法也類同。這肉燕下鍋煮湯,吃起來外皮爽滑,彈性十足,感覺在嘴裡跳舞。

肉燕與鴨蛋等同煮湯,稱為太平燕。婚宴、年夜飯或者家裡有人出遠門,都必有一碗太平燕,祈求平平安安。第一次在婚宴上看到那一大碗滿滿騰騰的太平燕,我的確有些驚訝,因為在過往的生活記憶里,只吃過諧音年年有餘的吉利菜品,從沒有見過祈福平安這一寓意的。直到現在,以我的孤陋寡聞,在中國其他地方,我也未知有菜品承載著同樣的含義。

在福州生活久了,逐漸了解,因地理條件之故,平安對於福州人乃至福建人是一個多麼重要的課題。閩地多山且多水,又臨近大海。想走出閩地,向東需要渡海,在起伏不定陰晴不定的風浪里討生活;如果不出海,沿陸路走出閩地,向西狹窄的山道之下就是浩蕩閩江,向北、向北也是山路崎嶇。無論走海路還是行陸路,除了需要頑強的毅力和韌性,也需要更多的運氣相伴隨。所謂運氣,就是看上天是否眷顧了,家人的祈福,出發之前的一碗太平燕,或許能達致上天。一碗太平燕,遠行之人吃下去,心中溫暖,腳步踏實、方向堅定。

當然,上述都是過往了,現在,福州的交通非常便捷,飛機高鐵處處通達。就現實生活而論,福州真的是一方有福之地,水秀草青花艷樹綠天藍。從這個角度說,太平燕與有福之州也是絕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塵心語絲 的精彩文章:

TAG:微塵心語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