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做事拖拉?你可以用一張圖來解決!

孩子做事拖拉?你可以用一張圖來解決!

正文共:2601 字 22 圖

預計閱讀時間: 7 分鐘

早晨喊孩子起床,孩子應了以後就沒有動靜了。

好不容易起床了,穿衣服、刷牙、洗臉拖拖拉拉

晚上寫作業一會兒吃零食、一會兒看看別的,愣是要拖到10點才完成。

說好的每天晚上看1個小時的書,寫完作業就該睡覺了。

想要和孩子好好聊聊這個問題,他左顧而言他,根本不好好跟你說話。

晚上孩子竟然安安靜靜在房間里寫作業?走過去一看,在玩遊戲。

這些情形是不是非常熟悉?很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可能是患上了「拖延症」,做事磨蹭拖拉,每天都要抓狂了。

很多爸爸媽媽們一直非常困惱:怎麼想要和孩子建立規則就那麼難?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話?

「磨蹭—催促」模式幾乎天天在每個家庭上演:早上催起床,放學催寫作業,晚上催睡覺,一天三場,天天循環播放。

其實,磨蹭是很多孩子身上的毛病,主要是因為沒有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時間管理。

一個優秀的孩子,有強烈的時間觀念,學習效率非常高。如果小時候不讓孩子改正「磨蹭」這個習慣,長大後真的容易得「拖延症」,這可是影響孩子一生的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時間觀念呢?

教孩子理解時間都去哪了

學會預算時間,是一種強大的能力,是孩子以後合理規劃日程的基礎。

美國很多家庭都會要求孩子學會自己做time budget(預算時間),制定合理日程表並且執行。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制定自己的「一天時間餅圖」,讓孩子感覺到時間的流逝以及時間與自己某些活動的聯繫。比如,孩子晚間在家的作息時間,幾點鐘看動畫片,幾點鐘玩遊戲,幾點鐘洗漱,幾點鐘上床睡覺。

家長可以製作一張簡單的表,在表示時間的地方畫上生動、直觀的時鐘,並且在家裡放一個真正的時鐘當參照,幫助孩子有序的活動。

?「一天時間餅圖」參考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做每件事應該預算多少時間,有了個大致認識。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遲到,就是因為不會準確的預算時間。無論是幼兒園的孩子還是中學生,都可以通過製作時間圖,記錄每天的主要活動的時間花費,費時多的,扇形就大一些。孩子能直觀地看到哪些事情花的時間長、哪些短。學會記錄日常活動需要多少時間後,孩子會認識哪些事情浪費時間。比如和同學煲了一小時電話粥,然後逐漸有意識地減少這些活動。

學會區分要做的和想做的

我們想做的事情很多,時間卻是有限的,因此只能挑最有必要的任務先去完成。

按照輕重緩急的合理順序來規劃時間,是時間管理的關鍵。美國的幼兒園和小學就很重視教孩子分辨什麼是必須的要做的,什麼是想要做的。比如今天的作業還沒完成,小靈通還是決定先打幾盤遊戲再說,這是典型的拖延症。

比如:

我必須吃飯、睡覺、寫作業

我想要玩xbox, 看漫畫,找小夥伴玩

"必須"和"想要"兩者未必會衝突,只要能合理安排時間、設置好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和它們的優先順序,就能完成很多必須的事,和想要的事了。

學會按優先順序完成任務

成功學大師柯維(Stephen Covey)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的作者。他提出了可能是目前全宇宙最流行的優先順序公式,叫做「Covey四象限」。

柯維認為,做事效率高的人,都有「要事第一」的好習慣。他們能夠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知道那些事該立刻做,哪些事可以明天再做,那些事交給別人去也無妨。設定代辦事項的優先順序,甚至放棄不需要做的事,才不會把自己累垮。

想游刃有餘地面對工作與生活,就必須捨棄捨棄「急迫但不重要」與「不急迫也不重要」的事,並透過流程規劃,盡量減少「急迫又重要」的事。這樣,才會有時間進行「不急迫但重要」的事。

直觀的表達可以參考下圖:

父母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用這個工具來管理自己的待辦事項。這個工具很簡單,用法是把自己想做和要做的事情分為四類:

1.既重要又緊急的(馬上做)

往往和短期目標有關,比如複習準備明天的考試,很重要,而且不儘快完成,會產生後果。

2.重要而不緊急的(接下來做)

往往和長期目標有關,比如想要學習一門外語、鍛煉身體、培養一項興趣愛好。

3.緊急而不重要的(再次做)

通常和日常生活中容易干擾我們的因素有關,比如想看正在直播的電視節目,如果無法先完成1和2,那就只好選擇稍後看轉播錄像了。

4.既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不一定做)

比如和小夥伴煲電話粥,或者參加關係一般的同學的生日聚會,沒時間就不做了吧。

其實啊,Covey四象限這個工具家長們也可以利用起來:明白了任務的優先順序,就能有效減少拖延,不怕抓不住重點地瞎忙了。

小靈通推薦的時間管理技能

人類的大腦一直被視為一個無比精密的強大組織,尤其是模糊處理能力是現在任何人工硬體都無法媲美的,但在很多方面,大腦其實也很弱。最新研究發現,大腦一次只能最多跟蹤 4 個物體。(參考清單)

?「睡前清單」參考

我們給孩子用清單,而且清單的設計一定是遊戲化,具有場景模式化的清單,既有帶入感,又有遊戲化的場景,孩子就會願意配合執行清單上面的事情了。在給孩子設計清單時,主要是考慮孩子的參與度。

番茄工作法」是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於 1992 年創立的一種相對於 GTD 更微觀的時間管理方法。

使用番茄工作法,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註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後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番茄鍾主要是培養專註力,專註力還有一個定律,就是專註力遷移,當你在家培養孩子能專註做一個事情後,在學校也容易專註的聽課,上課的時候就不容易開小差了。

培養孩子守時的好習慣,家長要以身作則。答應孩子的事要做到,說好六點起床絕不賴床到七點;說好五點去接他回家,就不要讓他等到五點半。同時,還要工作中高效辦事,不要拖拖拉拉。

為了引導孩子養成遵時守時的好習慣,家長和孩子不妨做個決定,相互監督。不管是誰,沒有遵守時間,就應該有一點小獎勵哦。讓約定有效果的關鍵在於,不管是懲罰還是獎勵,都應該及時兌現。

希望以上這些小技巧,能幫助爸爸媽媽們系統地引導孩子認識時間、管理時間,做個守時、靠譜、有效率的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錫市家庭教育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無錫市家庭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