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灌水次數對綠洲農田氮素損失及水氮利用的影響

灌水次數對綠洲農田氮素損失及水氮利用的影響

《農業工程學報》2018年第34卷第3期刊載了中國農業大學史鑫蕊、徐強、胡克林和李思恩的論文——「灌水次數對綠洲春玉米田氮素損失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響」。該研究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項目號:2016YFD0800102)等資助。

石羊河是河西走廊的內陸河,處於黃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的交匯處。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特徵,使得該地區水資源十分匱乏、乾旱頻發。由於水資源開發程度接近飽和,再加上地下水嚴重超采,該地區出現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植被退化、土壤鹽漬化及荒漠化等問題,生態承載力相當脆弱。

與此同時,農民盲目大量施用氮肥,施肥後立即灌水,並採用大水漫灌方式,導致土體累積的硝酸鹽大量淋失、水肥資源利用效率較低,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為保證該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尋找高效節水灌溉模式和最佳施肥方案,該研究在石羊河流域設置了5種不同的灌水和施肥管理方案,結合農田水氮管理模型,系統分析不同灌水次數下的作物產量、水氮動態過程及水氮利用效率。

結果表明,5 個處理中優化灌水5次處理的春玉米產量、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均為最高,為該地區最佳的水肥管理方案。在灌溉定額一定的條件下,隨灌水次數增加,水分滲漏量逐漸減少,同時硝態氮淋洗和氨揮發也逐漸減少,而反硝化和作物吸氮量逐漸增加。

在該地區適當增加灌水次數和減少單次灌水量,不僅可以維持作物產量不變,而且可顯著減少水分滲漏和氮素淋洗,同時提高水氮利用效率。

該結果可為荒漠綠洲地區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提供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業工程學報 的精彩文章:

乾濕循環條件下土壤浸潤性的變化

TAG:農業工程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