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聖依對兒子教育方式遭打臉?不是所有的《媽媽是超人》

黃聖依對兒子教育方式遭打臉?不是所有的《媽媽是超人》

自從楊子承認他們已婚,小三惡名澄清後,黃聖依在公眾場合好像就總在為她的「好媽媽」人設背書,並且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在《星空演講》里回憶從前哀嘆:當初為了不曝光孩子,她和楊子把安迪藏在奶奶家裡,不敢接送兒子上學,不敢和他一起去遊樂場。

參加《演員的誕生》時,她選擇一個媽媽角色時說:我更適合演海娃的媽媽,因為我是一個有孩子的人。

可是為什麼覺得自己完全能理解母親這個角色,卻在節目中把喪子之痛演成了這個樣子...

GIF

為什麼當初那麼費力保護的孩子,現在卻帶著他上親子節目,曝光在所有人面前呢?

在《媽媽是超人》里,這樣一位一直賣著「好媽媽」人設的人,很看得讓人尷尬。用網友的話說,這該叫「黃聖依打臉記」,而且是被她的親兒子打臉。

在片頭中,兒子安迪直接說:「我不喜歡她陪我」。

而在看了他們的相處模式後只想感嘆:媽媽和孩子有多陌生,看看黃聖依和安迪就知道。

首先讓人驚訝的是,一個愛孩子的媽媽,卻不知道自己兒子多大。

在介紹兒子時,黃聖依脫口而出「我兒子快7歲了!」霍思燕滿臉驚訝,而她這才改口:「不對,5歲半」......

節目組對三位媽媽來了場考試,測測她們的對孩子多了解。結果是:賈靜雯100分,霍思燕80分,黃聖依28分……

在採訪中,被問及媽媽爸爸弟弟最喜歡誰時?黃聖依特別自信的說:「當然是媽媽!」

可安迪回答的是:奶奶。

而最扎心的是,記者問安迪:「爸媽工作忙的時候你孤單嗎?」

這個5歲半的孩子面無表情地回答:「不孤單,因為我習慣了。」

這一句「習慣了」多麼的扎心。才5歲多,卻習慣了孤獨......

而在奶奶面前懂事貼心的安迪,在得知要單獨和媽媽獨處48小時時,強忍著淚水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不要走。

是有多陌生,和媽媽待上48小時都不願意?

當節目播出以後,於是網上就開始議論黃聖依是不是一個好母親?

有網友說:

「感覺像後媽想討好孩子一樣。

安迪是個好孩子

黃聖依不是一個好媽媽」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孩子和媽媽這樣的關係,莫名心疼!」

「我想知道,黃聖依這些年既沒陪孩子,也沒拍什麼像樣的東西。她都幹嘛去了?」

「第一,母子倆人從小就沒怎麼相處過,兒子和媽媽生疏情理之中,由奶奶撫養長大,被寵愛的有點不懂事了,而且倆人之前就沒交流怎麼可能找到彼此之間的默契,這不是很正常嗎?」

「第二,奶奶的教育有問題。」

其實沒有完美的母子關係,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問題,如果聚焦到黃聖依和小安迪,八道叔也想說一些。

剛看完了最新一期的《媽媽是超人》,黃聖依母子倆的互動已在意料之中。奶奶帶孩子,父母拼於工作......

為了迎接兒子回家,黃聖依給安迪準備了大堆的零食,換好了新的床單,滿心歡喜的期待著兒子歸來。

進了家門,黃聖依看著桌上的零食對安迪說:「你看,都是你喜歡吃的。」安迪一臉蒙圈:「哪個是我喜歡吃的?」

接著黃聖依帶安迪出去玩,首先是讓安迪體驗他最想當的警察,本以為兒子一定會喜歡,卻見安迪非常抗拒的跑開了。

接下來,黃聖依又帶著兒子逛街,面對媽媽提出為他「買買買」的提議,安迪大聲抗議:「我不要,我都不要」。

一起拍照時,安迪最初表現出了一些興趣,但依然在拍了兩張之後,任媽媽怎麼說都不肯再拍。

安迪與媽媽黃聖依,少了母子之間的親密,卻時時都透出了疏離甚至對抗的味道。

倔強的小安迪不想告訴媽媽自己為什麼生氣。

黃聖依想出了一招:讓孩子自己投幣!小安迪1步、2步、3步,拿著手中的硬幣,走向投幣口

然而,安迪還是僅僅把硬幣,留在了門前。

但是,這卻換來安迪說出不想拍照真正的原因:「剛才媽媽弄疼了我的胳膊」

黃聖依後來和我們說,(安迪)有的時候是很細膩的,一點特別微小的事情都會記住,可能自己都沒有在意的事情,他就會記住。

知道了真相後,黃聖依給兒子說了聲:「對不起」,安迪接受了媽媽的道歉,終於同意投幣,兩個人又能快樂的拍照了。

美國親子教育學家,著名暢銷書作者阿黛爾·法伯(Adele Faber)曾說:

親子之間的根本問題,很多時候是大人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如果有積極的感受,就往往能表現出積極的行為;相反,當他的感受糟糕時,他的行為也自然消極。

那麼,問題就來了,怎樣讓孩子擁有好的感受呢?

答案就只有兩個字:接受(Let),這是為什麼呢?

研究顯示,當孩子的感受被成人忽略或者否定時,他就會產生困惑或者憤怒的情緒,在這些消極情緒的驅使下,孩子要麼選擇哭鬧,要麼就選擇迴避和大人的交流。

這個其實也很容易理解,我們可以假想,如果你作為一個妻子,在勞累了一天後,丈夫還要求你陪他一起看你不喜歡的體育節目,當你拒絕後,他還使勁兒催促你時,你會作何感受?

同樣的,孩子也是一個「人」,我們之所以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是因為他還太小,我們甚至還可能覺得,如果孩子的感受是錯的,我們作為家長不正應該抓住機會教育他,糾正他嗎?

然而,「感受」實質上並沒有對錯之分,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每個人都需要別人去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感受,當然,「每個人」也包括孩子。

要了解親子關係間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從嬰兒期孩子對於父母的依戀模式談起。

在發展心理學中表明,1歲兒童通常會表現出安全型、迴避型、矛盾型、混亂型四中依戀類型中的一種。

在此時建立起的依戀類型,會深刻的長久影響親子關係間的親密互動,以及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

安全依戀型的孩子,親子關係更融洽親密,孩子也將獨立勇敢,獲得更好的人際體驗。

安全依戀型

嬰兒以母親為中心去探索環境,只要媽媽在場,嬰兒就感到十分安心。媽媽離開時,嬰兒會明顯不安,當媽媽回來,他們會立即尋求與媽媽的接觸。

迴避依戀型

孩子不主動接近媽媽,媽媽離開時,他們看起來並不難過。當媽媽回來時,孩子則迴避媽媽。

矛盾依戀型

這一類型的孩子對媽媽既積極又消極,非常粘著媽媽,對媽媽的離開感到非常難過,但當媽媽回來時,他們則非常矛盾,既要與媽媽接近,又非常憤怒,對媽媽又踢又打。

混亂依戀型

兒童表現出不一致、矛盾、混亂的行為。混亂行為意味著,他們可能是最沒有安全依戀的孩子。

安迪奶奶說,安迪從三個月到3歲,都是由奶奶帶大的。如此,安迪和父母相處的時間非常少。

在之前的先導片中,安迪被問:「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會不會感覺孤單」時,安迪回答:「不孤單,已經習慣了」,一句話讓黃聖依淚目。

日常的互動中,安迪對待媽媽最突出的變現便是迴避和抗拒。在面對媽媽時,他用厚厚的外殼把自己包裹了起來,他們之間顯然不屬於安全依戀的類型。

缺少了最初的陪伴,當媽媽開始重新想要走近孩子時,卻發現孩子早已對自己關上了心門。

當父母錯過了孩子最珍貴的早期時光,那些缺失的愛與陪伴,孩子始終如嬰兒般在虔誠期許,等待著父母有朝一日能夠一一補足。

接納孩子與我們預想的不同

黃聖依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沒怎麼一個人帶過他,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在問卷考試環節,黃聖依對安迪的了解也幾乎空白。

當父母想要重新開啟孩子的心門時,卻發現對孩子非常陌生,此時,最需要做的,便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現有的樣子,不要急於去改變他。

告訴孩子,你是我心中的「獨一無二」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被視作「宇宙中心」的階段,孩子需要確定父母足夠的「重視」自己。

對於較大的孩子來說,這種「重視」,不意味著對孩子的行為無原則的妥協和物質的給予,而是積極關注孩子的心理情緒和生理需求。

對於缺失了父母陪伴的孩子,我們更需要經常告訴他:「我愛你,我永遠愛你。」給予孩子愛的擁抱和撫摸,這些都將幫助孩子融化他們豎起的堅硬外殼。

愛與認同,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在電影《奇蹟男孩》中,小男孩奧吉天生臉部畸形,在學校里受到嘲笑。

回到家中,奧吉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哭泣,他問媽媽:「為什麼我一定要這麼丑?

媽媽告訴奧吉:「我是你媽媽,我最了解你,你不醜。那些想要認識你的人,都會明白這一點。」

孩子需要獲得父母的愛與認同,並通過父母的認同而認同自己,建立起最初的自信和安全感。

榜樣的力量,身教勝於言傳

孩子需要一個模範的榜樣,來模仿他的行為和思想,從而習得自身的情緒管理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對於孩子來說,看到父母做了什麼,遠比被告知該如何去做有意義得多。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

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孩子最初、最依賴父母的時光,便是教育的「黃金時期」。

在這段時光里,請不要以為你的陪伴孩子不會記得,更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並不重要。

因此也有網友贊同黃聖依的:

一個孩子人生的航向,在最初的六年里,已經完成了大半。在這段時間裡,父母充滿愛意的陪伴,是伴隨孩子一生的好運。

「今日話題」

黃聖依對兒子教育方式遭打臉?不是所有的《媽媽是超人》

歡迎留言說說

-END-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道大叔 的精彩文章:

我們共同的秘密
影帝黃秋生尋找生父45年,他說:沒有恨,只有感激

TAG:八道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