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以和為貴,與人為善!

以和為貴,與人為善!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這美好的清晨,讓鳥語花香叫醒我們的心靈,迎接這美好的一天。接下來,一起開啟美好的早晨!

美麗的鮮花,因為有了綠葉的依偎,才顯得清純和鮮潤;藍藍的天空,因為有了白雲的飄蕩,才顯得靜穆和安詳;那寬廣的大地,因為有了萬物的擁吻,才顯得和平與馨香。萬物和諧猶如一幅畫,在和諧中產生美麗、生髮力量。

佛家對於「和」的理解,是一切平順,在不惹天怒人怨的情況下,任何事情都可以忍讓,以達到彼此交往和氣共融的狀態。這種「和」的觀念,也是儒家、道家所推崇的。孔子曾說:「恭敬而不符合禮就會勞倦,謹慎而不符合禮就會畏縮,勇敢而不符合禮就會作亂,直率而不符合禮就會尖刻傷人。」也就是說要人們在遵守禮法的前提下和睦相處。所以,一方面「禮之用,和為貴」,「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為和而和,不以禮來進行約束,不講原則,也是不行的。這就是和與禮的辯證法。而道家所言的「太極」,也符合「和」的原理。

但正像孔子所說的那樣,「和」必須是有原則的和睦、和諧。而星雲大師也說,唯有發生交際的雙方「知和而和」,才能和衷共濟。倘若只有一方去追求和睦,而另一方卻十惡不赦,這種情況下的「和」只能是幻想。

把這種「知和而和」的觀念應用於普通人際關係的處理當中,也就是既要團結,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又要堅持原則,不能搞庸俗的一團和氣,吹吹拍拍,實則各懷鬼胎。人們只有經常處於「知和而和」的狀態,在團體總和諧相處,才能達到星雲大師所說的因和而長久的生存狀態。

真正的和諧是人生的一味不可或缺的調劑品,是促使生命進步的一種催動力。人總是在矛盾中謀求調和與融通,繼而共同進步,而不是對立與分割。現代生活需要的不是對立,而是應該擴大自己的胸襟和容人之量,不要以狹隘的眼光去概括事物,或者一味地唱高調,歌功頌德;或者一味地唱反調,挖瘡疤,應該真正地到生活中,把一切事都用寬大通達的眼光細細打量一番,感受生命的和諧與美。

和諧的另一個內涵即是人與自然的協調。縮小了來講,也可以說是人與周圍環境以及事物的和諧。人們需要學習適應環境,而不是幻想顛覆環境。要知道抱怨環境是沒有用的,你所能做的就是積極地適應它,然後把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只有當你真正融入一個集體,融入你生活的社會,你才能體會到群體的智慧與力量,你才能更好地貢獻你的才智,並且分享到團體帶給你的財富、榮譽。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處處都提倡和諧的理念,「和」是幾千年來人們一直不斷追求的精神境界。例如茶道精神。茶道是以茶為媒介來傳達生活理念的一種禮儀,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的「道」即是我們所讚賞的「和諧」精神。沏茶、賞茶、飲茶的過程中,可以增進朋友間的友誼,同時對美心修德、學習禮法,也是很有益處的。喝茶過程能夠起到靜心、靜神的作用,有助於陶冶情操、消除私心雜念,這與東方哲學思想提倡的「清靜」很相似,體現了儒釋道的「內省修行」思想。

庄晚芳先生曾總結出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為「廉、美、和、敬」。他解釋說:「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廉——倡導清廉,勤儉有制,以茶會友,以茶代酒。美——名品為主,共嘗美味,共敘友情。和——德重茶禮,和誠相處,搞好人際關係,以和為貴。敬——敬人愛人,助人為樂。在「廉、美、和、敬」中「和」是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茶道中的一個「和」字意味著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著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統一與和諧的,並由此產生並實現了「天人合一」之後的和諧之美。

茶道中的「和諧」是中國人「和」思想的一個層面。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篤信「和」觀念的本質。星雲大師的一句「知和而和」,亦道出了世人愛「和」的本質。只不過繁華世事讓世人的心遭受蒙蔽,所以常被情緒所左右,變得不善和睦,因瑣碎小事而斤斤計較。當人們一旦體悟到「和」的美好,生活便在那時此刻發生本質的變化。

在團體中與人相處,知和而和,能「和」,才能和氣和平和好和悅和順和祥和諧和衷共濟和氣生財。

今天的早課暫時告一段落,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平台上的好文章、善知識給更多的人,分享是一種美德,轉發就是積德行善!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太上感應篇》186:又諸橫取人財者
人心換人心,你真我更真!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