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素文化——也許這裡還有你不懂的

淺談素文化——也許這裡還有你不懂的

△素食越來越受歡迎

許多人以為素文化、素產業就是指素食的文化、素食的產業。其實沒有這麼簡單。

「素」這個字,代表了我們中國人一種向內而求,追求自我升華的人文精神。

內在的修養叫做素養;內在的品質叫做素質。

古聖先賢的價值觀人生觀,無一不是樸素、真誠、善良地做人和做事,也正因此,他們是永恆美好的。

孔子被歷代尊為「素王」,並不是因為孔子吃素天下第一的意思:)而是說他沒有軍隊、沒有土地、沒有人民,卻以廣博的學問、高度的修養、十分的人文關懷,教化影響了幾千年來包括從庶民到天子的全體中國人。

帝王帶來的影響往往只有數十年,而「素王」給人類的利益卻是數千年,乃至亘古的。所以「素」這個字,代表的是一種謀求長遠利益的文化精神。

一種文化精神能利己利人,讓後代也不斷受益,那就可以體現「素」這個字的精神;一種產業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規律,能與環境和萬物互利共存,我們稱之為素產業。

中國文化的三大主流「儒釋道」,每一家都是講求個人內在的修行——儒家存心養性;道家修心煉性;佛家明心見性。聖賢、仙、佛的生命訴求,實際上是個人內在精神境界的高度追求,有時看似神話和超人,在身心上落實起來卻質樸無華

在這種內在完善的基礎上,再去社會上做事,方能談得上「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或者「普度眾生」的長遠利益和目標。

那素文化和素食的關係如何呢?民以食為天,飲食習慣可以影響人們的心態、身體、性格等方方面面,反應在社會層面,就是一個社會的風氣了。

正是自古以來自然農耕和素食為主的生活方式之上,誕生和繁榮了偉大的中華文明。

中國主流文化的儒釋道三家無疑都是接受素食為主的生活方式,甚至認為在重大的日子應當以齋戒凈化身心。可見,素食已然成為提高自身修養的一部分。於是我們看古時的建築、書法、繪畫、陶瓷、服裝等等,無一不是以素為美、崇尚素雅、自然、和諧之道。

假如我們的飲食不是以素食為主,便難以體證古聖先賢留下來的中華文化寶藏。我們很難想像,餐餐吃肉卻說自己於萬物生靈有一片慈悲之心;我們很難想像,任意屠宰動物,卻能實踐儒家講的惻隱之心,仁人愛物之道;我們更難想像,一個充滿口腹之慾,成天想著肉味乃至野味的人,能和老子莊子扯上什麼關係,他們真的能懂中國道家「少欲知足」、「天人合一」人與萬物和諧相處共生之道?

如果把素文化比作軟體,那麼素食為主的飲食結構正是其物質基礎——硬體設備。往大的講,傳播素文化,提倡人們更多地選擇素食這件事,其實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部分。文化復興是需要土壤的,而不斷呼籲人們選擇素食為主的生活方式,正是在開荒墾地吧:)

在今天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我們有更多的素食可以選擇,所以比起古人,我們完全不用擔心吃素以後生活過的單調乏味或者不夠營養。因為交通運輸發達,全世界各地的食材都可以在一家超市中買到,乃至在一家大型素餐廳中吃到。

所以,這是一個最適合素食的時代。合理規劃的素食,不僅提供我們身體充足的能量,也讓我們的內心凈化,有條件做更多完善自身人格、提升精神境界的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如果有能力有機緣,一個人格健全、志趣高雅的人一定可以為社會大眾謀求長遠利益。這是素文化的精神,也是中國文化的旨趣吧。

物質的豐富,經濟的繁榮,讓我們能更好更多地選擇素食為主乃至純凈素食的健康生活方式,這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比不上的。「民以食為天」,飲食改變了,改天換地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今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生逢盛世,一起努力!

壹素界原創出品

文&編者:圓體

攝影:晨壹、哲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素界 的精彩文章:

這件事能讓她們的四月鮮花綻放
「你吃素嗎」故事召集令——講一講我和素食的那些事兒

TAG:壹素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