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1-3月聚焦高血壓文獻合集

2018年1-3月聚焦高血壓文獻合集

溫故而知新,這是作為臨床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必備技能。

感謝一路有你的關注和支持。小編特別將2018年1-3月本刊共發表的30多篇研究及其主要結果整理成合集的形式,方便大家回顧和閱讀。

好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歡迎大家轉發朋友圈。一起看看這裡還有哪些好東西吧~~

【重磅推薦】

免疫系統持續激活在各種形式高血壓的發生髮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這篇綜述回顧了當前對免疫系統如何激活的理解,探討近期發現的參與多種形式實驗性高血壓的機制。

實際上,隨著人口的增長和預期壽命的提高,惡性高血壓很可能在全世界變得更為普遍,尤其是在缺少先進醫療保健服務的發展中國家。儘管惡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很簡單,但在許多患者中卻可能存在診斷困難。因為只有當靶器官出現損害時,惡性高血壓患者才能得到明確診斷。

SPRINT和EMPA-REG Outcome試驗與ALLHAT和HYVET試驗有什麼共同之處嗎?其中之一就是利尿劑或像SGLT-2之類有利尿作用的藥物可能在心力衰竭死亡率和/或住院率減少方面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為了改善患者的結局,針對血壓、優化對血壓的控制應成為房顫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對於此類患者,應在適當的情況下同時使用非維生素K拮抗劑類口服抗凝劑,作為危險因素管理的一部分,因為到目前為止,房顫相關卒中的預後要比非房顫相關卒中的預後差得多。

無論基礎疾病是什麼,多種途徑共同作用(但常有相互作用)可導致左心房的結構和功能改變,繼而引發電生理、收縮功能和結構紊亂(常被定義為心房性心肌病),這些途徑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可共同引發和維持房顫。

高血壓的患病率仍呈上升趨勢。發展中國家人口的大幅增長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進一步加重了全球的高血壓負擔。按照目前房顫發生率和患病率的變化趨勢(源自Olmsted縣隊列),預計到2050年,房顫病例數可能增加2~3倍,35%的新發房顫患者要歸因於逐漸增長的房顫發生率,而其餘65%要歸因於人口規模增加。

【血壓測量和血壓表型】

本文回顧性分析了一個包含672例自發性腦出血患者的前瞻性研究隊列,與存活患者相比,院內死亡患者有較高的脈壓值(68.5±16.4 mm Hg vs. 65.4±12.4 mm Hg,P=0.032)。

老年人群中常見的血壓軌跡尚未被充分研究過,而且其與臨床終點之間的相關性也不明確。通過綜合分析收縮壓和舒張壓變化,可以發現社區居住的老年人群的特徵性血壓軌跡。不同的血壓軌跡與臨床終點事件的相關性不同。

通過與標準聽診血壓測量比較,評價個人使用家用血壓計進行血壓監測的準確性。結果顯示,大多數(近70%)家庭自測血壓計的準確性無法精確到5 mmHg以內。兩種血壓計測量的收縮壓或舒張壓差值≥5、10和15 mm Hg的受試者比例分別為69%、29%和 7%。

【青少年和兒童】

這是首次在健康青少年和青年人中檢測血漿MR-ProANP。但是,在青少年中並未發現利鈉肽和BMI、腰圍、胰島素等指標之間的負相關性。在青年人中發現了上述指標的負相關性。

從人群中抽樣調查1999例25~41歲的青年。生活方式評分從0(最不健康)至7(最健康)不等,以下每個要素各計1分:從不吸煙,堅持健康飲食,中等或高強度的體育鍛煉,BMI<25 kg/m2,總膽固醇<200 mg/dl,糖化血紅蛋白<5.7%,或平素血壓<120/80 mm Hg。結果顯示,青年人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與血壓變異性較低相關,且這種相關性獨立於平均血壓水平。

本研究追蹤調查了兒童時期血清尿酸水平對血壓的影響,並根據生命早期血清尿酸水平的變化對血壓進行了分析。研究提示從兒童時期就保持適宜血清尿酸水平的重要性。對高風險組兒童的血清尿酸水平進行恰當的監測和干預可以減少未來血壓升高的風險。

【生活方式相關】

共納入438 811名成年人的數據進行分析。隨著平均室外溫度的單位變化,門診患者血壓的改變幅度比住院患者大。正常血壓者的血壓與溫度的關聯強於高血壓患者。相比溫度變化,恆定溫度對血壓的影響較小。這些關聯在男性、老年個體中更明顯。

數據來源於多種族動脈粥樣硬化研究,包括1136名男性的基線數據和第5次訪視時的勃起功能情況(通過問卷調查或者用藥情況來判定)。CVH包括7條健康指標。通過測定肱動脈血流介導性舒張(FMD)反映內皮功能。即使在校正了基線FMD後,CVH與未來發生勃起功能障礙仍然相關。保持CVH處於較高程度有利於提高男性的生活質量。

本文評估了來自動脈疾病遺傳流行病學(GENOA)研究中1300位左心室射血分數(ejection fraction,EF)保留(EF>50%)的非裔美國人,其平均年齡為62.4歲,73%為女性。結果顯示,肥胖和高血壓的非裔美國人中較高的體力活動指數與左心室肥厚減少相關。

採用分層多級集群抽樣設計,從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NHANES)人群中選擇了7829例18歲或以上的已診斷高血壓患者。與非吸煙者相比,目前吸煙者出現未控制血壓的可能性降低22%,出現未控制單純收縮壓的可能性降低21%。

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對來自InChianti隊列研究的919名受試者,採用分光光度法測量基線時的24小時尿硝酸鹽排泄,採用水銀血壓計測量血壓值。總硝酸鹽暴露水平的輕微差異與血壓水平降低相關。這些差異至少與大量(100 mmol)減少鈉鹽攝入的影響相當。

已知運動收縮壓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本研究旨在通過長達35年的隨訪來分析這種相關性。本研究結果表明中年男性在中等強度工作負荷時的運動收縮壓水平,與35年隨訪期間(從中年到老年)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之間存在相關性。

【靶器官損害】

根據baPWV水平四分位數分組,最高四分位數組baPWV≥23.64 m/s。在隨訪期內(中位隨訪時間為905天),全因死亡患者共109例,其中血管性死亡71例。多元Cox回歸分析顯示:與其他三個四分位組相比,baPWV最高四分位數組患者發生血管性死亡的風險更高(風險比:1.879,95%可信區間:1.022~3.456,P=0.042)。

本文分析了健康體檢樣本隊列資料庫,該資料庫中包含了345 044位參與者,其中有27 350位(7.9%)CKD患者。隨著CKD病情的進展,血壓控制不良的患者比例逐漸升高,這主要與脈壓增大相關。

對32 653名韓國受試者進行健康篩查,測定基線及中位隨訪時間5.13年時的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終點事件為死亡率。尿白蛋白及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尿白蛋白相較於高血壓可能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的影響更大。

2002~2012年間,HTNE住院率升高,總體住院死亡率降低,這可能與處理流程的改變和疾病管理的改進有關。急性心肺衰竭、卒中/TIA、胸痛和主動脈夾層是高住院死亡率最重要的預測因素。

在橫斷面研究中,動脈儲備功能可以獨立預測終末器官損傷。但是,關於病因的縱向關聯更為重要。隨訪期間,受試者的靜息肱動脈壓、中心動脈壓、Pexcess和動脈僵硬度均顯著升高(P值均<0.05)。靜息Pexcess(但非動脈僵硬度)隨時間的改變與eGFR的改變顯著相關(r=-0.38,P=0.038),並且獨立於隨訪期間的年齡、24小時動態收縮壓和身體質量指數的改變(β=-0.0300,P=0.043)。

這項前瞻性單中心隊列研究納入了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105例維持血液透析的患者,並確定了HFpEF(根據2013年歐洲心臟病學會標準)和HFrEF(EF<45%,根據透析後患者的超聲心動圖)的患病率。

肌纖維發育不良(FMD)是一種系統性的非炎症性、非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常被臨床醫師忽視。本文回顧5例患者的臨床表現,提示以勞力性胸痛伴冠狀動脈扭曲作為臨床線索,可能有助於篩選患者來進一步評估是否存在FMD。

【高血壓控制】

我們使用拉美裔社區健康研究/拉丁裔研究(Hispanic Community Health Study/Study of Latinos)的基線數據,評估了當前指南推薦的降壓(SBP<140 mm Hg)治療組患者和強化降壓(SBP<120 mm Hg)治療組患者血壓水平和認知功能的橫向關聯。

在除女性外的所有亞組甚至正常受試者中,隨診間血壓變異性(VV-BPV)升高是未來心血管結局的獨立危險因素,與平均血壓水平無關。敏感性分析中相似的VV-BPV值提示VV-BPV具有較好的可重現性,反映了不同類型的內在生理特性。以上結果與平均血壓水平無關,強調了保持血壓控制穩定對預防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性。

高血壓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過度交感神經興奮會導致心力衰竭患者預後不良。頸動脈體去神經術通過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性減緩了高血壓的發展和心力衰竭的惡化,顯著改善了高血壓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生存情況。

共有235例患者接受了隨訪。微量白蛋白尿糾正和緩解的3年累計發生率分別為32.3%和44.7%。對所有病例進行分析發現,全部家庭收縮壓(all hom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AHSBP)下降的程度,而非AHSBP的平均值,影響微量白蛋白尿的糾正/緩解率。

本研究觀察到接受RDN治療2年後,RDN治療組患者的Qc、動脈僵硬度以及血漿去甲腎上腺素和醛固酮激素均升高,從而闡明了RDN治療後血壓仍然控制不佳的可能機制。這些結果可能是由於去神經消融治療中腎臟交感神經消融不徹底或其他因素導致的。

高血壓患者的部分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和MMPs及其組織抑製劑(TIMPs)的表達和活性受損。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可能會誘導心肌肥大和纖維化,導致心室重構,而血管壁會發生重塑以應對這一改變,這一過程中MMPs/TIMPs平衡的改變發揮著重要作用。

高血壓患者同時服用NSAID 並不會影響其血壓達標率。對於間歇和頻繁服用NSAID 的患者而言,僅萘普生與收縮壓之間存在劑量效應關係,其他兩種NSAID 藥物雙氯芬酸和布洛芬並未發現這種相關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壓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怎麼回事,修鍊洗髓功能解決高血壓嗎?
賈紹斌:正確認識管理「慢性殺手」—高血壓

TAG:高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