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踏太陽旗:1942年美軍第26騎兵團之巴丹戰記

馬踏太陽旗:1942年美軍第26騎兵團之巴丹戰記

原標題:馬踏太陽旗:1942年美軍第26騎兵團之巴丹戰記


叢丕|崎峻文化



(溫馨提示:本文約5300字,配圖30幅,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騎兵這一古老的兵種曾經主宰戰場上千年,隨著火器的大量運用,騎兵的地位日漸衰落,尤其到一戰時期,伴隨著機槍、火炮的熾烈火力以及坦克、飛機等新型機動力量的出現,騎兵迎來了末日,昔日策馬揚鞭、挺矛舞刀的騎兵衝鋒漸漸消失了。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西方強國的騎兵部隊不是被裁撤,就是向裝甲部隊轉化,美國陸軍也不例外。當二戰爆發時,美國陸軍仍保有相當規模的騎兵部隊,並在戰爭期間逐漸以機動車輛取代馬匹,轉變為摩托化步兵部隊,僅保留騎兵的名號而已。不過,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有一支美軍騎兵部隊仍然騎在馬背上投入戰鬥,並進行了美軍歷史上最後一次騎兵衝鋒,這就是第26騎兵團。


■ 表現一戰時期英軍騎兵與德軍騎兵交鋒的藝術畫,這種場面在二戰時期基本絕跡於戰場。


力量寓於忠誠


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的美國陸軍中,騎兵部隊備受重視,也是在和平時期少數得到擴充的陸軍兵種之一。到一戰結束時,在美國正規陸軍序列中先後組建了25個騎兵團,不過第18~25騎兵團實際改編為馱馬炮兵團,因此正規騎兵團有17個。1922年10月,在美軍騎兵部隊序列中增加了一個新的番號:第26騎兵團,該團是作為美國遠東陸軍駐菲律賓部隊的一部分而組建的海外部隊。



■ 第26騎兵團的早期團徽(左)和後期團徽(右)。


1922年10月1日,第26騎兵團正式加入美國陸軍現役部隊序列,駐地在馬尼拉以北約96公里的斯托森伯格堡,靠近重要的克拉克機場。該團的主要人員來自於第25野戰炮兵團和第43步兵團,這兩個單位都屬於駐菲美軍的主力部隊菲律賓師。第26騎兵團在組建後的20年間一直常駐菲律賓,與駐菲美軍的其他部隊一樣,該團既有來自本土的美國士兵,也有從當地徵召的菲律賓士兵,但軍官基本是美國人,僅有少數曾在西點軍校接受過培訓的菲律賓軍官。第26騎兵團的座右銘最初是「使命第一」,後來改為「我們的力量寓於忠誠」。



■ 馬尼拉以北斯托森伯格堡基地入口,道路兩旁豎立著門柱。這座基地是第26騎兵團的駐地。


■ 這幅上色照片記錄了戰前第26騎兵團的騎兵們在野外涉水行軍的場面,近處的這名騎兵明顯是菲律賓人,駐菲美軍部隊中有不少從當地徵召的菲律賓人。


在兩次大戰之間及二戰初期,駐美國本土的各騎兵團一直處在變動之中,或被解散,或被改編為裝甲部隊或摩托化步兵部隊,編製經常改變,並不固定。身處遠東的第26騎兵團並未受到影響,始終保持標準的騎兵作戰建制,而且是唯一以戰時建制投入實戰的騎兵團,因此該團成為研究兩次大戰間美國騎兵部隊編製的最佳範例。


按照20世紀30年代後期美國騎兵部隊的編製原則,騎兵團屬於輕裝部隊,為了保持戰場機動性,其裝備盡量輕裝化,除了單兵輕武器外,只裝備少量迫擊炮,沒有反坦克炮或口徑超過12.7毫米的重火器,不過為了增強火力會裝備較多的自動武器。



■ 1937年,第26騎兵團的本部連在操場上列隊,偵察排裝備了6輛M1偵察車,後方可見一排運輸卡車。


按照標準編製,第26騎兵團下轄團部、3個騎兵營和各類支援單位。團部下轄本部連和機槍連,後者編有3個機槍排和1個特種武器排,每個機槍排裝備4挺7.62毫米M1917型機槍,特種武器排裝備2門60毫米M2型迫擊炮和4挺12.7毫米M2型重機槍。在戰時,團部特種武器排會被加強為重武器連,下轄2個重機槍排和1個迫擊炮排,每排裝備4挺12.7毫米機槍或4門60毫米迫擊炮。本部連內編有一個偵察排,裝備6輛M1型偵察車,這也是全團唯一的機械化作戰單位。此外,團內還配有相當數量的卡車,用於執行運輸任務。



■ 按照編製,60毫米M2型迫擊炮(上)和12.7毫米M2型重機槍(下)是騎兵團裝備的最重型的火器。


騎兵營的編製員額為404人,下轄營部(8人)、3個步槍連。每個步槍連下轄連部(16人)、3個步槍排和1個輕機槍排。步槍排下轄指揮組(5人)和3個班(每班8人);輕機槍排下轄3個班,每班裝備1挺7.62毫米M1919型機槍。每名騎兵都配備1匹軍馬,裝備1支步槍和1支手槍,軍官另有1匹備用軍馬。值得注意的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第26騎兵團普遍換裝了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就單兵火力而言對日軍步兵形成了壓制,但沒有裝備BAR自動步槍。第26騎兵團的滿編人數為78名軍官、1名准尉和1608名士兵,配備1812匹軍馬。


■ 為了保證騎兵在交戰中的火力,第26騎兵團在太平洋戰爭前夕換裝了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橫槍立馬阻強敵


在和平時期,第26騎兵團與大多數陸軍單位一樣,並不滿編,實際上在組建之初每個騎兵營下轄兩個連,直到1941年初遠東局勢日趨緊張後,該團才在各營增編了第三個連。團部下轄本部連和機槍連,但迫擊炮排缺編,也沒有反坦克武器,本部連內的偵察車排倒是滿編6輛M1偵察車。儘管日美關係的惡化導致菲律賓周邊地區的戰爭氛圍日益濃厚,但美國遠東陸軍的備戰工作進展遲緩,以第26騎兵團為例,直到戰爭爆發前一周的11月30日,全團有55名軍官和787名士兵,僅為滿編人數的50%,時任團長為柯林頓·皮爾斯上校。



■ 第26騎兵團本部連偵察排裝備了6輛M1型偵察車。



■ 第26騎兵團團長皮爾斯上校與駐地附近的菲律賓人交談,他在戰爭中倖存,晉陞准將。


1941年12月8日晨,當日軍襲擊珍珠港的消息傳來,駐菲美軍進入戒備狀態。當時第26騎兵團主力還留在斯托森伯格堡,只有F連駐紮在馬尼拉以南的尼科爾斯機場。當天中午,該團官兵們目睹了日軍航空兵對克拉克機場的狂轟濫炸,空中的日軍機群猶如烏雲壓頂,炸彈帶著刺耳尖嘯從天而降,大地在隆隆爆炸聲中連連顫動,這一切讓所有人都真切感受到戰爭的恐懼。當空襲結束,美軍指揮官們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他們將在喪失制空權的情況下抵禦日軍的入侵。雖然第26騎兵團編製不整,兵員不足,仍是遠東陸軍司令麥克阿瑟上將手中一支重要的機動力量,尤其在道路缺乏、地形複雜的北呂宋地區,更適合發揮騎兵的機動能力。



■ 第26騎兵團的機槍連在進行野外行軍。在缺乏良好道路的地區,騎兵部隊的機動性要優於機械化部隊。

從空中先拔頭籌的日軍並未急於發動地面進攻,12月10日,日軍先頭部隊首先在呂宋島北部海岸登陸,而由本間雅晴中將指揮的第14軍主力遲至12月22日才在馬尼拉西北方的仁牙因灣實施主要登陸。接到警報後,第26騎兵團在得到第23、24野戰炮兵團一部的加強後,開赴仁牙因灣前線,支援沿海岸布防的菲律賓部隊,阻滯日軍部隊向內陸推進。該團的騎兵們以騎乘行軍快速趕到日軍登陸海岸後方,然後下馬作為步兵投入防禦作戰,在戰局不利時則及時撤出,重新上馬迅速轉移到新的阻擊陣地上,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實施了一系列成功的小規模阻擊和遲滯作戰。



■ 1941年12月下旬,向仁牙因灣前線開拔的第26騎兵團行軍隊列,路旁可見一輛M3輕型坦克。


根據美軍戰史記載,第26騎兵團在仁牙因灣東岸的達莫爾蒂斯地區曾與佔有兵力優勢的日軍步兵展開激戰,阻滯日軍推進達6小時之久。12月24日,該團又在炮兵支援下在仁牙因灣東南方的比納羅南成功擊退了一次日軍坦克部隊的衝擊。然而,騎兵們在連續苦戰中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到12月24日日終時兵力已經下降至450人。在戰役最初五天時間裡,第26騎兵團就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兵力和一半的馬匹。之後,該團被編入由喬納森·溫賴特少將指揮的北呂宋部隊,與第11、21、71、91菲律賓師共同行動。經過補充後,第26騎兵團的兵力恢復至657人。



■ 第26騎兵團的特色部隊徽標,呈衝鋒狀態的馬頭和向前直刺的馬刀,上方的銘文是該團的座右銘:「我們的力量寓於忠誠。」


鑒於局勢惡化,麥克阿瑟於12月26日下令各部按計劃向巴丹半島撤退,依託那裡的預設陣地固守待援。12月27日,日軍第48師團開始向北呂宋部隊展開攻擊,並以馬尼拉為目標向南推進。在隨後幾天里,第26騎兵團承擔了大量偵察、側翼掩護和後衛任務,充分利用機動優勢,頻頻襲擾日軍,延緩其前進速度,從而掩護訓練不足、行動緩慢的菲律賓部隊能夠順利與日軍脫離接觸,撤往新的陣地。美軍戰史聲稱,第26騎兵團在掩護行動中進行了最頑強和最激烈的抵抗。在1942年元旦前後,北呂宋部隊在聖費爾南多地區進行了阻止,以掩護南呂宋部隊撤入半島,第26騎兵團在戰鬥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阻擊行動於1月2日結束,同日,馬尼拉淪陷。


最後的馬背衝鋒


1942年1月6日,最後一支美菲部隊退入巴丹半島,陷入三面環海,背水一戰的困境。北呂宋部隊和南呂宋部隊被整編為菲律賓第1、2軍,分別防守半島東西兩側,第26騎兵團則奉命在1月9日前趕到納蒂布山的崎嶇山坡上佔據陣地,為此該團艱難地穿過一片溝壑縱橫的荒原,按時抵達預定位置。同日,日軍開始向美菲聯軍的防線展開進攻。


■ 巴丹半島北部的納蒂布山,這是一座休眠火山。在巴丹防禦戰期間,第26騎兵團曾在山上駐守。


經過近半個月的戰鬥,第26騎兵團損耗很大,人困馬乏。1月10日至15日,騎兵們終於得到喘息,在後方陣地上做短暫休憩,整理裝備,擦拭武器,照顧馬匹,補充給養,並為軍馬重新打上馬掌。然而,後勤狀況持續惡化,食物只能減半供應,由於飢餓和營養不良,官兵們的身體日漸虛弱,更糟的是已經沒有飼料供給馬匹,而山地叢林中也沒有合適的草料供馬匹食用。該團的軍馬已經損耗大半,剩下的也在垂死邊緣。團里的大部分人已經無馬可騎,只能像步兵一樣在山坡上掘壕據守。



■ 在山野間行軍的第26騎兵團的騎兵縱隊。作為一支機動部隊,該團在巴丹戰役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1月16日,第26騎兵團接到任務,派出一支騎兵分隊作為第1菲律賓師的先頭部隊,迅速趕往巴丹半島西海岸的濱海小村莫隆,以阻止日軍從那裡沿海岸線迂迴美菲軍防線,正是在這次行動中,第26騎兵團迎來了其征戰歷程中的高光時刻。團部將可堪使用的馬匹集中起來配備給G連,由埃德溫·拉姆齊中尉指揮該連擔當前鋒角色。



■ 戰爭前夕,埃德溫·拉姆齊中尉在訓練場的留影,當時他才24歲。


在準備就緒後,拉姆齊帶領一個排先行前往偵察。當他們抵達莫隆外圍時,發現日軍第65旅團先頭部隊的數百名日本兵已經渡過一條小河,湧進了村莊,日軍並未發現附近的美軍騎兵,忙於在村裡四處搜掠,而在河對岸還有更多的日軍正向村莊開進。拉姆齊迅速判斷了形勢,此時G連的另外兩個排和菲律賓大部隊還在後方遠處,短時間內不能趕到,如果等到己方主力抵達,日軍已經在村內建立了防禦陣地,正面強攻的難度很大。他認為只有趁日軍立足未穩,立即發起反擊,才能扭轉形勢。



■ 莫隆的地理位置,位於巴丹半島西海岸。

然而,拉姆齊身邊只有27名騎兵,其中大部分是菲律賓人,而對面是數以百計的日軍步兵。儘管如此,他還是下定了進攻的決心,以騎兵最本色的作戰方式——躍馬衝鋒——給日本人以迎頭痛擊。拉姆齊感到遺憾的是,他和手下都沒有騎兵最傳統的近戰武器馬刀,早在1934年美國陸軍就將馬刀排除在騎兵制式裝備之外,他多麼希望手裡能有一柄鋒銳的馬刀,去劈開日本鬼子的頭顱。騎兵們的隨身武器只有1支M1半自動步槍和1支M1911型勃朗寧手槍,步槍需要雙手握持,在馬上難以射擊,因此手槍成為更多人的武器選擇。



■ 11.43毫米M1911型自動手槍,在莫隆戰鬥中這種手槍成為騎兵馬刀的替代品。


拉姆齊示意部下從槍套中拔出槍械,打開保險,然後下達了衝鋒的命令。他本人催馬向前,一馬當先,其他人也吶喊著緊隨其後。騎兵們一手緊握韁繩,一手持槍,雙腿夾緊馬腹,加快衝擊速度。密集的馬蹄聲由遠及近,猶如蓄勢良久的驚雷炸響在日軍頭上。二十餘名騎兵直接衝進了村莊,就像一股來勢猛烈的洪流摧垮沙堤一般衝散了聚集在村內道路上的日軍。日軍根本沒有預料到會遭遇美軍騎兵,大多數日本人都做出了千百年來步兵面對騎兵衝鋒時最正常的反應:掉頭逃跑,只有少數日本兵進行還擊,但他們不是被戰馬撞翻在地,就是被美軍騎兵的近距離射擊打倒。這次突襲獲得了拉姆齊預想的效果,驚慌失措的日軍四散奔逃,涉水撤到了河對岸,少數被切斷退路的日軍只能在村莊里四處尋找隱蔽。



■ 描繪莫隆騎兵衝鋒的畫作,美軍騎兵的突襲讓日軍猝不及防,倉皇退出村莊。


拉姆齊見日軍退卻,立即命令騎兵下馬,在村莊北側靠近河口的位置建立了阻止陣地,用步槍的連續射擊阻止日軍再次渡河的企圖。不久,另外兩個排也拍馬趕到,鞏固了防線。拉姆齊還帶上幾個人在村裡搜尋逃散的日本兵,以確保背後的安全。G連的騎兵們就在莫隆村外的河岸上與日軍隔河對射,儘管日軍擁有兵力和火力優勢,卻始終未能突破騎兵們的防線,直到菲律賓主力部隊趕到,最終徹底控制了莫隆,挫敗了日軍的迂迴企圖。



■ 另一幅反映莫隆戰鬥的畫作,畫中美軍騎兵同時使用步槍和手槍進行戰鬥。


■ 美軍騎兵手持手槍躍馬衝刺的姿態(左),不過從鋼盔和軍服看並不是第26騎兵團,而該團在戰爭爆發還穿著舊款制服(右),頭戴英式鋼盔。


拉姆齊中尉的這次行動在美國陸軍歷史上留下了非常特殊的一筆,這是美國騎兵最後一次向敵軍發起躍馬衝鋒。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陸軍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騎兵衝鋒要追溯到1916年5月5日第11騎兵團在墨西哥的一次突襲行動。不過,拉姆齊中尉的衝鋒並不是美軍最後一次騎在馬背上投入戰鬥,時隔近60年後,2001年10月22日,來自綠色貝雷帽部隊的12名美國特種兵在阿富汗北部的一次戰鬥中向塔利班武裝進行了騎馬衝鋒。拉姆齊後來因為這次精彩的戰鬥而被授予銀星勳章和紫心勳章。


戰鬥並未停息


在名留青史的莫隆戰鬥後,第26騎兵團繼續在巴丹前線奮戰。日軍於2月8日暫停進攻,進行休整和等待增援。3月12日,日軍第4師團和第65旅團重啟攻勢,在持續的壓迫下最終在4月3日突破美軍防線。在這段時間裡,第26騎兵團余部作為掩護部隊在半島中部兩個軍的結合部作戰,飽受飢餓和傷病的折磨,減員不斷。3月15日,第26騎兵團僅存的250匹軍馬和48匹騾子被下令屠宰,作為巴丹守軍最後的口糧儲備,此後該團就作為步兵部隊進行防禦戰。在日軍的猛攻下,巴丹防線在4月9日徹底崩潰,7萬餘名美菲部隊向日軍投降,其中也包括第26騎兵團的數百名倖存者,他們中的很多人殞命於臭名昭著的巴丹死亡行軍。



■ 1942年4月在巴丹半島向日軍投降的美菲軍官兵,他們中很多人死於隨後的「死亡行軍」。


1942年的菲律賓戰役隨著5月初科雷吉多爾要塞的投降而落幕,但是第26騎兵團的戰鬥並未停止。在美菲軍主力撤往巴丹期間,第26騎兵團C連一部奉命在中呂宋地區進行遲滯作戰,與團主力失去聯繫。這些騎兵後來與第43步兵團兩個連的殘部兵合一處,轉入北呂宋山區展開游擊戰,在1942年1月襲擊了土格加勞地區的日軍機場,摧毀數架飛機,並斃傷不少日軍。之後,這支部隊成為當地敵後游擊部隊的核心。



■ 第26騎兵團軍官佩戴的制服領章,由兩柄交叉的馬刀和部隊番號26組成。


指揮莫隆戰鬥的拉姆齊中尉和少數倖存官兵成功逃脫了日軍的圍困,轉移到呂宋島內地的游擊區堅持戰鬥。拉姆齊中尉後來成為中呂宋東部游擊區的負責人,在他的領導下中呂宋的游擊隊發展到40000人的規模,他們積極襲擾日軍,收集情報,等待美軍反攻,最終在1945年1月迎來了解放的曙光。在長達三年的游擊戰爭中,拉姆齊的體重減輕了一半,僅有42公斤,而且身患多種疾病。1945年6月13日,麥克阿瑟將軍授予拉姆齊陸軍優異服役十字勳章,以表彰他在游擊戰中的頑強表現。拉姆齊返回美國後於1946年以中校軍銜退役。2013年3月7日,這位第26騎兵團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士與世長辭,享年95歲,遺體被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戰後調查顯示,第26騎兵團至少有301名官兵在菲律賓的戰鬥中捐軀,長眠在馬尼拉的美軍陣亡將士公墓中。


■ 2015年,拉姆齊的事迹被拍攝為紀錄片《永不投降》,圖為該片海報。



■ 晚年的拉姆齊(左三)在參加某次紀念活動時與親友們合影。


雖然第26騎兵團作為一個建制單位在1942年4月就消失了,但該團的番號在二戰期間始終保留在美國陸軍部隊序列中,直到1946年4月23日才在其誕生地斯托森伯格堡宣布退出現役,並在1951年正式解散。儘管該團的作戰經歷非常短暫,卻留下了三次獲得美國總統集體嘉獎和一次菲律賓總統集體嘉獎的記錄,而在莫隆村的騎兵衝鋒也將永載史冊。



■ 第26騎兵團的英勇奮戰一直被人們所銘記,圖為美國軍事愛好者在紀念活動中裝扮成該團的騎兵。


■ 照片中的男子名叫魯迪·卡比加斯,是美國聖何塞市的一名退役消防員。他的父親和叔叔都曾在第26騎兵團服役,他對這段歷史充滿懷念,特意購置裝備,再現父輩的英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崎峻軍史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小裝甲車 僅容一人還得撅著屁股跟著跑
俄媒稱印度10艘潛艇超期服役25年是真的嗎

TAG:崎峻軍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