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馬溪大捷:一場發生在明朝的騙賞大案

走馬溪大捷:一場發生在明朝的騙賞大案

原標題:走馬溪大捷:一場發生在明朝的騙賞大案



1549年,明朝軍隊在福建沿海的走馬溪,殲滅了一股從浙江撤退而來的海盜。除了俘虜一些本土海盜外,還抓獲了一批來的葡萄牙的商人。但就是這麼一場稀疏平常小規模戰役,卻被當事人吹捧成東南海區的大捷,進而也引發了一場震動大明朝軍政界上下的騙賞大案。


封閉不住的帝國


朱元璋的農本思維與控制欲結合 扼殺了貿易所帶來的社會活力


明朝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對元朝時較為寬鬆的貿易活動,進行全盤打壓。究其原因,基本上可以用3點來總結:


1 農本思維。因朱元璋的赤貧出生,所倚重的力量基本上都沒有貿易收入。無論是農民起義軍出生的武將,還是江南儒家士大夫階層出生的文官,都不是貿易的主要獲利者。


2 貿易的主要從事者,往往不繳納農業稅,或繳納的很少。他們還經常與外族人有頻繁聯繫,甚至自己就是外族後裔。對於朱元璋的新王朝和儒家士大夫階層所期望的理想國而言,他們都是解構者,而非建設者。


3 開放有限的朝貢貿易,達到戰略上的一箭三雕。本國國內的經濟結構,將會在貿易的持續衰退中,逐步完成轉型。外國商人與王室,也可以通過認慫的方式,進行一些期望獲得的貿易,被利益所拴住。朝廷直接控制朝貢體系,既可以獨佔貿易收入,也能以蒙古世界帝國的後繼者自居,號令外邦。



明朝在海禁中保留了四個職能不同的朝貢口岸


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天然形成的貿易也不可能被全部控制。於是明朝分別在廣州設立了對西洋各國的貿易口岸,在泉州設立了對琉球國的貿易口岸,又在浙江寧波有市舶司負責接洽日本朝貢事宜,並在山東蓬萊迎接朝鮮的朝貢團隊。


更多的沿海居民,則在片板不準下海的禁令中,偷偷維持自己的生計。根據各地情況,他們中又分為三種類型:


1 朝貢貿易最為發達的廣東沿海,沿海居民大都與地方官合流。前者出人出船,後者給予資本與政策鬆動。當地也就因此維持著一種不為朝廷法度所允許的官營走私貿易。混的好的人,可以為地官方定期出海到馬六甲貿易。混不好的人,可以去暹羅或北大年,以當地國王使節身份來招商回國。

2 海洋經濟貿易最為薄弱的浙江沿海,居民大都只限於在沿海島嶼上偷偷活動。海禁政策實施後,很多沿海島嶼居民被強制遷徙到大陸定居,留下空蕩蕩的島嶼,方便了各類走私商。他們多多少少都與一些地方大族或官宦後裔有關,同樣接收後者的投資與包庇,為後者跑腿貿易。除了定期光顧的日本人外,他們的重要貿易對象就是南方的福建人。


3 海洋貿易比重極大的福建沿海,居民比廣東和浙江兩地的同行們,更不受地方保護主義的傾斜。很多居民在自發抱團中,到沿海島嶼上搞走私,並成為了聯通南北的本土貿易渠道。後來成為隆慶開關口岸的漳州月港,就是這些人開發出來的。他們還一路北上,發現了明朝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走私自由港--雙嶼島。


到十六世紀初,西方人開始進入中國沿海後,發現各地都存在大小不一的自由貿易網路。沿海的廣東、福建和浙江居民,加上遠道而來的暹羅、南洋與琉球人,維繫著一個不為人掛齒,卻又生機勃勃的海洋經濟圈。



東南沿海各省都有自己的海商貿易集散地


饑渴的軍政體系



堂堂大明朝 居然一直被財政困難所折磨著


既然將可以大量獲益的貿易收入排斥在正門外,大明朝在財政供養制度上,也就只能依靠較遠簡單而原始的農業稅為主了。在這種自發匱乏下,天下的百萬雄兵與龐大的官僚機構,都處於一種自然的饑渴狀態。


由於文官隊伍的月俸,一直不足以糊口。大明朝上上下下的腐敗問題,總是屢禁不止。應對辦法無外乎靠下級的孝敬解渴,再依仗權勢去兼并土地。如果自己不方便親力親為,就麻煩宗族同袍在家鄉運作。門生故吏與老上司之間的含情脈脈,背後也總深藏著這麼一層利益紐帶。


文官士大夫團體的薪俸一直不高


軍隊方面則比文官更慘。由於衛所兵制的存在,不合理的壓榨與盤剝,落到了大部分軍戶頭上。俸祿微薄的軍官們,總是期望將手裡的衛所土地與軍戶變現。結果就是損害了軍隊戰鬥力,迫使朝廷必須花錢募集新兵來替代衛所軍戶的很多職能。當更多財政資源傾斜到了新組建的募兵制團營,反過來加重了衛所軍戶的負擔。瓦解了很多地方的軍隊戰鬥力。



武將將自己的生存壓力直接轉嫁到軍戶頭上


當然,無論是各級文官還是軍隊武將,本身也都需要應對大明朝的通貨膨脹問題。在大量接受了鄭和船隊運回的滯銷香料與無準備金髮現的紙幣寶鈔後,他們本身的生活也陷入貧困。


一些沿海地區的官吏,轉而在實際上支持了走私貿易進行。他們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瞬間盤活了原本規模有限的走私隊伍。像水師和沿海衛所這樣的軍隊部門,也無法獨善其身。他們收受走私商販的孝敬,並在巡邏中清繳那些沒有支付保護費的走私船。



一發行就開始貶值的大明朝寶鈔


隨著沿海貿易經濟的發展,遠在京師的朝廷也開始注意到了東南方向的情況。從明英宗到明武宗之間的半個多世紀,中央的禁令時常發往東南。但一到地方上,這些訓斥便無法抵住經濟利益的誘惑。皇帝自己也對這種現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不用說那些接受地方好處的朝臣了。

所以,儘管沿海貿易並不合法。沿海地區的居民與官吏,還是將珠江口的屯門、漳州邊上的月港和舟山群島的雙嶼一起,經營成了東亞大陸沿海的三大貿易集散地。這些貿易收入,不僅維持了大量沿海人口的生計,也大大緩解了地方財政困難。在遇到沿海戰事時,這些人還是擴編的水師主力。



沿海走私商販在很大程度上盤活了東南經濟


兩股攪局者



1550年的世界地圖 中國海岸線的大致輪廓已經被描繪出來


一種平衡的破裂,首先源自外部世界的影響,然後才是內部世界的變化。


十六世紀初,明朝過去所生活的封閉生態圈,被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所打破。1511年,當年由明朝扶持的馬六甲城被葡萄牙人攻佔。十年內,一些葡萄牙人開始抵達中國沿海,甚至派出了國王的特使,來接洽傳說中的東方帝國。


起初,面對這些桀驁不馴的新來者,大明地方到中央的大部分勢力,都是一致對外的。保守者不願天下體系出現裂痕,開明者也不願意自己壟斷的利益紐帶被亂入。從1521年的屯門海戰到1522年的西草灣之戰,都是由朝廷授意,地方官吏牽頭,沿海走私者擔當大梁來完成的。


葡萄牙人擊破了明朝的朝貢體系 卻無法打開中國市場


受到嚴重挫敗的葡萄牙人,放棄了官方接觸的可能,但架不住私人商販的向北摸索。他們很快與活動範圍最廣的福建海商合流,將生意做到了浙江沿海的雙嶼。通過雙嶼,葡萄牙人與福建、浙江和安徽三地的走私犯貿易,並與日本和琉球人有了聯繫。他們購買中國式帆船,或直接搭乘本地商船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在十六世紀的40年代,他們偶然抵達日本,並依靠成為了日本白銀輸入東亞大陸的重要推手。雙嶼島,就是他們從馬六甲前往日本途中的冬季落腳點。


當沿海的走私貿易進展的如火如荼之時,大明中央的變化,促成了第二股攪局者的產生。思維性格與行事風格都非常儒家化的明世宗嘉靖帝繼位,一改過去對這些東南沿海事物的放任,決心整頓當地。靠近全國賦稅重地的浙江,是其首要目標。



日本浮世繪上的葡萄牙人 很多人通過雙嶼而來


1548年,士大夫出生的朝臣朱紈,被派往東南沿海,提督閩浙海防軍務。在四川積累了豐富剿匪經驗的他,很快以一整套嚴厲的措施來強化海禁。他為了避開與海商們多有利益勾結的沿海軍隊干擾,從內陸的麗水等地抽調衛所部隊參戰。同時讓麗水人盧鏜指揮的福建水師北上,參與進攻雙嶼島的戰鬥。在他們的聯手絞殺下,東亞當時最大規模的自由港被徹底毀滅。


但就是積極作戰的福建水師,也在很多時候放任走私貿易的繼續進行。一支從馬六甲趕來的葡萄牙船隊在漳州附近遇到了完成集結的福建船隊。起初,雙方劍拔弩張並,險些爆發一次海戰。但當葡萄牙人派人聯繫福建水師後,形勢立即得到了緩和。已經習慣了沿海走私貿易的水師,在談妥價錢後,收到了來自馬六甲方面的一大筆賄賂。葡萄牙人之後在當地的貿易,也就沒有獲得阻礙。



坐船出遊的明世宗 嘉靖皇帝


注水大捷與冒賞大案


日本浮世繪上 乘坐中國式商船的葡萄牙人


第二年,葡萄牙船隊再次從馬六甲抵達福建沿海。已經完成雙嶼島戰事的明朝水師,開始重點在福建沿海布防。福建沿海的商人,雖然可以將貨物偷偷送上馬六甲來是商船,卻無法像過去一樣買回南洋來的商品。


陷入困境的葡萄牙船隊,主要由幾艘馬六甲來的大船與中國式帆船組成。除了少數的船長、士兵和商人外,大部分都是中國和馬來亞水手。經過討論,他們決定兵分兩路行動。葡萄牙人和馬來人駕駛的船隻,帶著從福建進口的貨物,去印度出手。2艘中國海商的船與需要出手的貨物,留在福建走馬溪一帶的峽灣內影藏,見機行事。為了確保生意過程安全,30個葡萄牙人被留在了這2艘缺乏武裝的船上。



歐洲早期航海家繪製的東南亞商船


得到消息的福建水師,很快制定了攻打這2艘船的計劃。一方面,他們讓戰船提前出海靠近,再派人在岸上開始挑釁。一些葡萄牙人開始登岸,用手裡的火繩槍去驅趕福建水師,並被引到了離開海岸線的地方。在他們發現被大量福建沿海軍戶包圍後,頂著圍攻逃到海邊。但停泊在峽灣內的2艘中國式商船,已經被水師突襲佔據。



被福建水師誘騙上岸的葡萄牙人


走馬溪之戰,本是一場無足輕重的小規模戰鬥,但在之後的捷報渲染下,成為了東南海區的大捷。盧鏜的部隊,不僅將船上的貨物私吞,還不忘孝敬長官朱紈一筆。隨後,他們更是挑選了4個相貌較好的葡萄牙人,逼迫他們承認自己是來自馬六甲的國王,並讓其他人承認自己是來掩護劫掠的海寇。


在雙嶼與走馬溪兩地都打撈一筆的盧鏜


這種冒功領賞的做法,在明朝軍隊的歷史上屢見不鮮。然而這次,他們玩的過於出格。朱紈和盧鏜都知道,這些中國海商在沿海都有千絲萬縷聯繫。為了以絕後患,他們在不經向朝廷請示的情況下,下令將大部分人問斬。連隊伍中的未成年人,也被砍去四肢後斬首。剩下的少數人,尤其是葡萄牙人和馬來人,因為語言不通而無法為自己辯護,成為論功行賞的重要籌碼。



殘酷的斬首 被殺者死前還會被砍去手腳


但已經在朱紈的高壓政策下,損失慘重的沿海士紳們,還是難忍心頭之氣。他們通過在各級文官中的關係,聯合了被處死的商販家屬,將御狀告到了京師的朝廷。嘉靖帝一貫看重權力控制與勢力平衡,很快派來了自己的欽差,重新審理此案。



活躍在東南沿海各地與南洋地區的中國商船


耐人尋味的結局


明世宗嘉靖皇帝畫像


1549年,經過欽差們的重新審理,走馬溪大捷中的污衊與冒賞細節,被整理出來。兩位朝官將所有在押犯人,分別審問,然後再進行仔細比對。至於閩浙沿海的官紳,也不斷在這個過程中打了各種小報告。朱紈與盧鏜的行徑,已經完全暴露。


但嘉靖帝給出的最後解決方案,依然讓人覺得是意味深長。朱紈作為眾矢之的,被下令處死。但這位替皇帝督辦東南沿海的大員,在此之前便畏罪自殺。盧鏜也是首犯之一,被定了死罪,逮捕收監。至於兩人之下的很多軍政官員,都被判發配邊疆流放。就連福建沿海的商人,也因不及時稟報實情而遭到處罰。



朱紈位於老家蘇州的石刻畫像


至於被捕的葡萄牙人,加上之前在雙嶼之戰中抓獲的俘虜,一共還有51人。基本上被免除了死罪,也不再被認定為海盜。但大明皇帝也沒有給予他們自由,而是將他們全部發配到廣西的梧州。出於寬大政策,這些人每月可以獲得朝廷發放的大米。但彼此之間,也被以2-3人單位分散安置,以便他們不再形成一個集體。至於自由回國,那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些人最後還是通過賄賂當地人,與偷偷在廣州服役的葡萄牙商隊取得聯繫。在國內商人的重金幫助下,才得以偷偷離開廣西,回到馬六甲。


真正的獲益者,成為了那些舉報朱紈與盧鏜的地方官。他們獲得了升職嘉尚,卻也無法在日益強化的海禁政策下,像過去那樣從容參與貿易。從雙嶼等地被打散的海商船隊,成為了四處流竄的流寇,並被冠以倭寇之名,永遠的留在了中國歷史記載上。朱紈與盧鏜的繼任者們,必須不斷面對這些匪患的侵襲與打攪。縱然有胡宗憲與戚繼光的聯手,也根本難以應付殘局。


期間,在押的盧鏜也被以邊才之名釋放,繼續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最後還是因陷入黨爭而被罷免。



嘉靖一手引發的倭寇風潮 到他死時都沒有被解決

一直到嘉靖皇帝駕崩為止,東南沿海的倭寇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一直到走馬溪之戰結束的百年之後,明朝軍隊的騙賞邀功行徑也沒有被杜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冷炮問答:波斯曾向唐朝求援為什麼沒有得到幫助?
怛羅斯之戰:東亞與內亞軍事制度的較量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