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軍進攻的尖刀,揭秘讓北約膽寒的紅色重騎

蘇軍進攻的尖刀,揭秘讓北約膽寒的紅色重騎

原標題:蘇軍進攻的尖刀,揭秘讓北約膽寒的紅色重騎


蘇聯坦克在冷戰時期跟隨著蘇聯軍事援助的腳步銷往世界各地,幾乎參加了二戰後的每一次局部戰爭,然而有一款主戰坦克卻被蘇聯視作「鎮國之寶「,秘密裝備精銳部隊,從未向國外出口,這就是在當時技術領先西方一代的T-64主戰坦克。


T-64的出現源於西方坦克技術在50年代的突飛猛進,由於L7線膛炮陸續裝備北約坦克,蘇聯坦克面臨了打不穿,防不住的困境。為了對付北約坦克,哈爾科夫設計局使用了大量新技術搞出了「430工程」,但由於技術複雜,造價過高,且戰技術指標達不到蘇軍的要求,「430工程」未能定型投產。但項目卻衍生出了世界上第一門坦克使用的滑膛炮U-5TS,這正是之後廣泛出口的T-62所使用的主炮。


針對「430工程」在試驗中出現的問題,哈爾科夫廠在其基礎上重新設計了技術含量更高的「432工程」,「432工程」首次應用了自動裝彈機和複合裝甲,出色的性能和極高的科技感使得「432工程」給赫魯曉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3年,「432工程」得以批量生產,並在次年獲得了T-64的編號。



T-64在生產過程中也在不斷完善,由於115毫米滑膛炮性能逐漸落後,T-64在後期換裝了125毫米滑膛炮,並進行了各方面的現代化改裝,衍生出了大量改型。由於早期T-64使用的發動機技術過於先進,導致其可靠性極低,應蘇軍要求,各生產廠家開始尋找改進發動機的方法。在競標中落敗的下塔吉爾廠不甘心只生產坦克,於是在大量應用T-64技術的基礎上,使用更為成熟的發動機,並使用了效率較低但可靠性高的自動裝彈機,搞出了T-72。而基洛夫廠則在T-64的基礎上使用燃氣輪機和其他先進技術,發展出了T-80主戰坦克。有意思的是,三型坦克並未相互取代,均大量生產,以實驗性目的投入部隊服役。技術成熟,造價低廉,方便大量製造的T72和應用了大量「天頂星」科技的T-64,T-80實現了高低搭配


T-64無疑是坦克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大量新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世蘇聯坦克甚至是全世界坦克的發展。之後的T-72主戰坦克和T-80主戰坦克其實都可以算做是T-64的發展型號。其滑膛炮和複合裝甲的理念幾乎應用在了後世的所有坦克上。自動裝彈機的設計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新一代坦克的發展。據稱,中國曾在八十年代搞到過T-64,組裝T-64的經歷為我國之後第三代坦克的研發提供了參考。T-64的各種改進型至今仍然是烏克蘭的主戰裝備,由此可見其技術的前瞻性。


本文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軍論戰 的精彩文章:

因戰車可靠性弱曾被別國設計:如今96A1現身令他國大跌眼鏡
士兵陣前倒賣裝備,雙頭鷹首戰墜落格羅茲尼

TAG:談軍論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