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想重複這樣的日子,才要行走在登高望遠的途中

不想重複這樣的日子,才要行走在登高望遠的途中

不想重複這樣的日子,才要行走在登高望遠的途中

文丨弋筠 圖丨源自網路

正文

01

籌 劃

半年前開始籌劃創業事宜。

去南方某城逗留了一周半,回來決定從"衣食住行"的"食"找突破口。這一想法得到了何先生的強烈呼應。何先生別的本事沒有,但執行力蠻強,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富餘。

我的執行力也很強。吃苦耐勞,雖不如何先生,但一旦鎖定目標,也能逢狙擊槍射不倒,頂天立地,巋然不動。

最先將創業目標鎖定在家鄉小城。這樣,既可以賺錢又可以照顧倆娃,一舉兩得。

我們已不是二十歲單身小年輕,可以由著頭腦發熱的衝勁,一股腦兒地前奔就行。

決定做一件事前,得前前後後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的考慮周全。目的地定在哪裡?找什麼樣的位置?消費人群有哪些?有多少?消費水準怎樣?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和喜好是什麼?可能遇到怎樣的突發事件或應急事件?遇到了怎樣應對?算算,得投資多少?投資的錢不夠了,從哪裡湊?倘若經營不善,最壞的結果能否承受?會對家人和生活造成怎樣的影響……這些都得考慮進去。

行動前得先調查。放眼望去,偌大點的小縣城,光小快餐店就佔據一溜長的,生意不溫不火。飯館子、酒樓子,各種低中高檔的宴請地兒也應有盡有。很多的飯店雨後春筍般的今天拔地而起,過不了幾天又不聲不響的轟然倒地。我眼見過幾家這樣的店。前陣子經過時,正緊鑼密鼓地裝修;過陣子再路過,居然換了招牌了改行。這樣的冷淡,令人望而生畏。

要說,生意,得看誰經營,如何經營?同樣的生意,有人做的風生水起,也有人做的傾家蕩產。擱我們這兒,老齡化的小縣城,換誰經營,都如同踩雷,搞不好就被炸得粉身碎骨。

我這種小白,涉足進來,註定要交足學費,還不一定賺來經驗。

考慮再三,目標地轉移到南方的城市,最起碼人流量大,有人流的地方就不用天太擔心消費問題。

這麼決定後,立刻攛掇何先生學廚師。我做運營策劃。運營策劃,多富含技術量的活兒啊,幕後軍師一樣,高精尖的人才能拿得下來,豈是我等駕馭得了的?拿不下來,就要向有經驗的人多取經,多學習。身邊做餐飲行業的朋友有那麼幾位,輪番溝通下來,有支持的,就有反對的。支持的建議我們先從早餐做起,雖辛苦,但穩妥;反對的給我舉例子,說身邊很多做社會餐飲的人,最後都死無葬身之地。

好吧,眾說紛紜。

我決定還是自己拿主意。

這個時候,其中一位做餐飲的友人給我指道,說,要不,你跟著我干吧?我還能領著你走,總比你一個人單打獨鬥瞎蹦亂跳強。想想也是,就我這火急火燎的脾氣,空有一腔孤勇,奔著奔著,沒準也步入無葬生之地的後塵。

她缺人,我缺平台,倆人一拍即合。

02

安 置

那麼,問題來了,她在外地,我跟過去之前,得安置好孩子。

這幾年,孩子是我一個人拉扯,功不功勞的先不說,苦勞必不可少。我心知,照顧孩子是世上最辛苦最心累的活兒!

這個活兒只能甩給我親媽,只有親媽可以"欺負"。我結婚生子以來,她老人家是操碎了心,擔心我們沒窩住,沒飯吃,沒人給帶娃……所有她能提供便利的,全部供應。比方說沒窩前,提供住的地兒,提供家種大米,一起或獨自幫帶孩子……

我媽常念叨一句話,水往下流,意思是說,所有為人父母的,都心甘情願的為子女付出而不計回報;換做子女對父母,付出就會有所削減,不是說不願意,而是將重心放在下一代身上,不自主地忽視。

似乎還真是這樣的現象。

但,這次,我媽非常不願意"接盤",理由是,"別人都說我只顧幫女兒,不管兒子,兒子連媳婦都沒說上,也不知道著急。"

我氣笑了。幫我帶孩子,跟幫兒子說媳婦有關聯嗎?著急,有用嗎?關別人什事?我媽一輩子活在別人的嘴裡。也活在自己的嘴裡。

我媽辛苦的為我付出無數,有目共睹。所有的功勞不言,所有的苦勞會重複嘮叨無數遍,是個典型的喜抱怨性格,搞得我們的關係一度劍拔弩張。

最嚴重的一次,我生兒子的那段時間,只顧得了帶孩子,家裡所有的家務活兒無暇顧及,不僅如此,還要給我媽增添無數麻煩。比方說,孩子尿的床單,屎的衣褲,都得她來清洗。這清洗的時間,就等於佔據了她干農活兒的時間。而且,我這塊"廢鐵"自己都沒長大,居然就養孩子!孩子哪裡不舒服了,得讓我媽陪著一起看醫生,這又耽擱了她干農活兒。

她每天抱怨千百次,指責得我想逃遁,又無處安生,誰讓我嫁給了一個外地郎(何先生)?一個愛抱怨,一個急脾氣,家裡的煙火味可以蔓延到半空中。

農村人,指著地吃飯,她的反應,擱現在,我能理解。但那時就覺得,我為你們的付出就不記得:我當年為了賺錢貼補家裡,所有的艱難委屈獨自承受,從來報喜不報憂,現在輪到你們付出了,就種態度。

其實,他們有此心理,也不能苛責,周遭環境使然。我們這兒,爺爺奶奶有義務帶孫子,你有餘力而不顧,會被人戳脊梁骨,說:"那老頭老太,連自己的孫子都不帶,前世墮落。"

外公外婆帶的話,就是人情債了。這麼看來,我都不知道欠我媽多少人情債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這個年代生人都活在別人的嘴裡,就有些爺爺奶奶棄孫子而不顧的,過著自己逍遙自在的搓麻(將)生活。不管兒子的日子是否好過,就是不給帶孩子,讓小兩口自個折騰去,美其名曰,誰的孩子誰管——這多有個性啊!哈哈。

回過頭來看,不光我們這兒這樣,放眼全中國,應該農村都是這樣的習俗吧?我家何先生也是典型的農村娃,他在家排行老三,一哥一姐一弟。他所處的位置就有些不尷不尬,爹不疼娘不愛的【捂臉】。

我生娃之前,他家已有了個大孫子;生娃以後不久,又添了個小孫子,我兒子處在中間。老話說,爸爸媽媽疼斷腸兒(最小的兒子),爺爺奶奶疼長孫子。顯而易見,我兒子跟他老爸處在一樣的位置。

這樣一個子孫滿堂的大家庭里,我們只能自給自足。可我自己還是孩子呢,根本無法快速適應為人母的角色,搞不定的攤子就轉嫁給了親媽。

這燙手的山芋,我媽接是不接?不接,怎麼辦?總不能看著親閨女掉入深水溝里不拉一把吧?接是接了,勞著累受著苦,活兒幹了,話兒也少不了——"耽擱我做多少農活啊!"、"你要是不在我家,我都可以跟她們一起去葡萄園賺錢。"、"他們說了,幫女兒帶孩子是捉虱子頭上癢(自找麻煩)。"、"他們都說我管閑事,幫女兒帶孩子幹什麼,又不是沒有爺爺奶奶。"、"他們說,帶外孫跟帶白眼狼一樣,帶不熟,還是自己的爺爺奶奶親。"、"他們說……"……吧啦吧啦一籮筐。

我媽就活在別人的嘴裡,也活在自己的嘴裡。一輩子沒怎麼出過遠門的人,思想狹隘點也很正常吧。周圍都是一樣的人。

時隔六年,請我媽再次出山照顧外孫,她本能的拒絕,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我說付工資,她也不帶眨眼的。

相信我媽的內心深處,也是希望我們的日子往"好里過",但她不願意再往我的身上"投資"更多,怕顧此失彼,擔心幫我照顧孩子而沒有精力操心我弟的終身大事。孩子白天都上學,早餐午餐在學校解決,下午放學在學校做完作業才回來,基本全托,只用給他們拾掇頓晚飯就行。等於說,一整個白天,我媽是自由解放的。

老人家的視角,我摸不清。最終,嘴上勉強應諾。這就夠了!

夠是夠了,對於老人的態度,我也是卡在心塞的衚衕里掙扎。不得不感慨,人到中年,想要做點事,父母不支持,寸步難行啊!

03

父 母

來說說我的父母。

我的父母,老實巴交一輩子,活在別人的嘴裡一輩子——為了不被別人說閑話而活。這直接影響到我的認知,我以為,只要做一個人人稱道的人,就是優秀成功的人。孰不知,做任何一件事,總有人認可有人否定。那麼,如此在意別人看法的我,就只能在痛苦裡討生活。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開始了反思。

我的父母,清貧了一輩子。一輩子靠種田為生的人,眼裡只有一畝三分地。一畝三分地能有多少收成?除開苛捐雜稅,拋開口糧,還有得剩的嗎?結果就是,他們無力承載三個孩子的學費。

那個時候,我爸其實跟我二舅去南方做過一年小工,年頭到年尾,工資都結不清。我媽覺得特別不值當,錢沒掙到錢,家裡所有的農活兒跟孩子都丟給了她一人,不如守在家裡陪在身邊,一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的過也好。

他們真的如願以償,確實在夠溫飽的基礎上平平淡淡的過了一生,我們也跟著在底層里混跡了好一陣子。

04

往 事

我們姐弟仨,沒有一個上大學的,不是考不上,是無力支撐。我妹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我爸說,你去問你姐,她供你嗎?她供,你就讀。然後,我妹就來問我了,爸問你答不答應供我。

我十六歲出門打工,不屈服於命運,帶著從同村堂姐家借的高中三年的課本出門,想通過自學,讓知識武裝大腦,沒有文憑,我有"學識",我怕誰?

其實,我是怕的,且惶惶不可終日,深度不自信,怕被同齡人甩出十八里長街。那時就幻想,如果有人願意供我念書,長大後,我定當湧泉相報。自己也知道是幻想,只有拼了命的在苦悶與糾結中自考、學微機,藉此增長點兒可憐的底氣。所有的血汗錢除了補貼家用外,就是用來支付學費。

我妹問我,能供她上大學嗎?我怎樣回答?我自己都是迷茫而不甘的。她知道,我從小就比她成績出色,她上完中專,我並沒有。我只比她大四歲多點兒。我出門打工時,她才上六年級。打工這些年,我所有寄回家的錢,就是用來供他們上學和家用。

我自問,夠能力供養嗎?也許可以,代價就是,我得一輩子任勞任怨地在底層過著老黃牛般的生活。我!不!樂!意!沒人聽得見我內心深處的嘶喊聲。我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又有一種委屈到不可言說的感覺,為什麼大人的擔子要我一個小孩挑起那麼多年?!

我骨子裡其實是極度具備奉獻精神的,那麼多年省吃儉用地往家裡寄錢就能說明。但這次不得不承認,我沒有應諾是存有私心的。我若要供妹妹上大學,就沒有餘錢投資自己的充電學習,換言之,就只能一輩子待在底層。有些自命不凡的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自私,是人的本性。

我已經為別人活了那麼多年,想做一回自己

……

05

結 語

若干年後,兜轉了一圈,輪為人母的我,如今才發現,不知不覺,我自己竟也淪陷於我父母當時的境地!舉步維艱不至於,熬清受淡不為過。折騰了那麼多年,又回到原點,我還是繼承了我父母"與世無爭"的優良傳統!那麼,我孩子的未來是不是也有可能將這個"傳統"傳承下去?這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所有的父母都打著"為了孩子"的旗號,去做一些事。

他們說,你怎麼狠得下心來,讓你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如果是我,我寧願捨棄事業,要孩子。

你這是逃避,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

他們也許是對的,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角度,我不反對他們的觀點,也希望他們不要強加他們的看法給我。我不跟我我父母一樣,一生活在別人的嘴裡。

昨天,"為了孩子",我成為了家庭主婦,熬成了黃臉婆,熬成了"怨婦",最終發現,精神與物質一樣匱乏,一無所獲呀,一無所獲!今天,"為了孩子",我成為了職場麗人,精神豐盈,生活質量有所提升,心情愉悅,對孩子們的教育也就有了更為耐心的引導——這就是個死循環,要麼惡性,要麼良性。選擇權在自己。

我們不能只為別人而活,也得為自己活一回。

誰的經歷不同,誰的體會各異。我只是不想重複我父母的路子,不想我的孩子重複我的路子,這才要行走在登高望遠的途中。

弋筠

你若有故事,歡迎前來傾訴,我來執筆成書。

歡迎關注弋筠。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弋筠 的精彩文章:

謝謝你 來過我的青春!

TAG:弋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