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礎力量訓練計劃小法則

基礎力量訓練計劃小法則

我們為什麼要做力量訓練?

本期文章分享

FIDO老師:大碗

運動營養/健身健美女子比基尼/微博:盧大碗碗碗Grace

眾所周知,力量訓練和有氧訓練再加上科學飲食,幫助我們增長肌肉,擊退脂肪,即可獲得自己理想的體型,我們的身體是一個複雜的適應性強的機器,學會科學訓練就是當自己的工程師,讓身體聽自己的指揮。

為了最大程度優化訓練效果,訓練內容一定要真實反映出自己身體系統的適應程度~

下面就讓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五大訓練計劃設計的基本法則:

SRA-刺激-恢復-適應

定義:

適應是在恢復的過程中發生,而不是在訓練中

肌肉在訓練後的適應和休息過程中生長

應用:

找到自己身體的修復規律

練後的酸痛是持續1天還是2天?

酸痛的程度如何?

再根據恢復的程度來安排訓練該身體部位的頻率

簡單舉例:

中低強度的有氧訓練可以每天進行

中等強度的力量訓練

根據身體的狀況來安排到每天或者每兩天1次

大強度的力量訓練則可以調整至2-3次一周

超負荷

定義:

為了讓身體持續保持在適應新訓練強度的階段

訓練強度必須隨時間增加

應用:

時間以周,月,甚至年為單位

訓練強度要越來越大

增長肌肉全靠挑戰自己

使用的重量要增加,訓練密度也要進步

有氧訓練也是一樣

配速和長度都要隨著時間有所長進,才能增強耐力

針對性

定義:

根據自身目標

有目的性的訓練某個肌肉群或者某個系統

應用:

想著重訓練爆發力還是肌耐力?

側重上肢還是下肢?

目標必須清晰

針對每一個訓練項目,特別是想強化的那些

必須一遍又一遍的重複

簡單來說,就是不要怕枯燥,練就完了!

多樣性

定義:

與針對性相反

為了達到某個肌群的完整發展

訓練動作一定要多變

從多方位多角度對該部位進行有效刺激

應用:

身體的適應能力會讓訓練達到瓶頸

此時一定要加入新的刺激元素

比如新的動作,更大的重量,或是更高的強度

然而也要注意不要加入過多的變動

以月為單位

每個月總結一下自己的進步

再調整自己的訓練內容,加入新的元素

疲勞管理

定義:

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

每周的休息和恢復都是必不可少的

疲勞是日積月累的

時間長了也會導致一些列問題

例如心情沮喪,訓練動力缺乏

甚至導致訓練過程中容易受傷

應用:

每周的休息日是必須的

通過訓練要清楚認識到自己能接受的訓練強度

從而選擇不同的休息方式

輕重量日或者是輕重量周都是很好的積極恢復方式

一個月里選一周時間

把日常訓練的重量減半

會幫助身體在接下來的高強度訓練做更充分的準備

以上5個小法則看似簡單

時時刻刻應用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哦!

需要自己長時間的摸索和嘗試

相信你對自己的身體會越來越了解

從而能更得心應手地為自己量身訂造訓練計劃!

解鎖更多乾死了的

[健身乾貨]

歡迎關注#健人無處不在#

近期牛轟轟事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人無處不在 的精彩文章:

TAG:健人無處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