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經輝煌的茶葉之鄉麻水

曾經輝煌的茶葉之鄉麻水

GIF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名茶之鄉」的美譽是松滋西部的麻水鄉(現屬王家橋鎮)。

麻水鄉屬於我國南方典型的丘陵地帶,東接南海鎮,西連宜都市,南交王家橋鎮,北鄰陳店鎮。全鄉面積78.5平方公里,內有枝柳鐵路通過,北河主幹渠順東直下,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耕地面積29122畝,茶園面積2148畝。

麻水鄉自1972年開始產茶,全鄉16個村中,有14個村產茶葉,1978年茶葉產量只有17噸,1989年達到了32.3噸。天鵝茶場、椏杈茶場為茶葉生產的主要基地,當初以基地為龍頭精製的「碧澗春」和「龍潭雲霧茶」,以其獨特的風貌和品質填補了「茶聖」陸羽故鄉無名茶的空白。當時打入了國際市場,遠銷台灣、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碧澗茶

椏杈茶場建於1966年10月,當年12月引種,1967年9月移栽,開始種茶,但只有50畝,到1971年,椏杈、筆架兩個村合併後,由零星種植到成片開發,擴大到450畝。

1982年始產精製茶葉。

1984年研究出了歷史名茶碧澗春。

1984年4月,椏杈茶場場長張清炳發現第四期《中國茶葉》刊登了碧澗茶的製作信息,他對此很感興趣,即與文章作者周進名先生聯繫並提出想攻克碧澗茶製作的難題。

1985年,以場長張清炳為首主攻該茶的製作,同年5月開始實施計劃,後精製出碧澗茶10斤,送省鑒評。得到了省領導的高度讚譽,同時提出了改扁形為圓形的建議。1987年7月,精心改制的碧澗茶在全省名優茶鑒評中榮獲「優秀產品」稱號。

碧澗茶採摘精細,選料嚴格,加工精湛,品質、風韻獨特,外形雋秀圓直,翠綠顯毫,湯色碧綠明亮,滋味甘醇鮮爽,香氣清高持久,葉底嫩綠勻整,有「松針」挺直的風韻,「毛尖」顯毫的風貌,「珍眉」三綠的風格。

1988年著手開發更高級別更優質的碧澗茶,1990年5月,不負眾望,碧澗茶在全省春茶品茗藝術節暨第二屆「陸羽杯」評選活動中獲優質獎。

GIF

龍潭雲霧茶

天鵝茶場生產的「龍潭雲霧茶」是麻水鄉的又一名茶。麻水鄉西北有一小地名「天鵝抱蛋」,此地得天獨厚,天鑿白龍潭,地噴八眼泉,七嶺八凹,山崗起伏,層巒疊暲,雲霧繚繞,層層茶梯,碧綠蒼翠。

過去,這裡是一片不毛之地,有「荊棘叢生亂石滾,匪徒出入虎做窩」、「山勢陡峭甚險急,天鵝飛過難歇腳」的說法。有一日,原供銷社多種經營幹事羅忠貴與原白龍潭茶場技術員譚大德閑談起發展大型茶葉基地的事,就設想到「天鵝抱蛋」。

經過研究,供銷社決定領頭幫助建基地,並給黨委彙報。

1977年,公社黨委書記劉啟良做出「綠化荒山,開發天鵝」的決定,同年5月18日,組成的開山先峰前往實地測量。6月18日,第一期工程開始,開山大軍正式搖醒了沉睡的天鵝。1978年春,實施第二期工程。共開發面積1270畝,投資12000元。

1982年天鵝茶場始產精製茶葉。1986年以場長譚大德為首研製「龍潭雲霧茶」。1987年以原名「鵝龍筆毫」參加荊州地區評比獲優質茶稱號。

後來,該場根據歷史記載和有關白龍潭的傳說將茶葉命名為「龍潭雲霧」。該茶是在創製歷史名茶「碧澗春」的基礎上精工巧制而成的,以品質獨特而聞名,曾有遊人高度評價:「地底噴出八眼泉,白龍絞上天鵝巔。荊州名茶出松滋,龍潭雲霧一片天。」

1988年10月,「龍潭雲霧茶」獲國家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金杯獎。

「龍潭雲霧茶」通過精選採摘,攤放殺青、搓揉、攤放、乾燥等八道工序精心製作,其品質特徵緊曲秀麗,色澤嫩綠,鋒苗顯而不露,湯色黃綠明元;滋味鮮醇,香氣濃郁高雅,葉底黃綠齊勻。1989年被載入《中國茶葉》雜誌。

(說明:本文根據相關材料整輯而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葉末釉,走近溫潤如夢的曠世傑作
AI+茶,答案茶2.0致力打造茶類中的「江小白」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