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進入「下半場」?

互聯網進入「下半場」?

中青在線海南博鰲4月1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任明超 王林)《互聯網的「下半場」》,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的第27個分論壇的題目用了這個肯定句式,但卻被參會的嘉賓一番批判,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更是直言「互聯網還遠遠沒有開始」。

設置《互聯網的「下半場」》源於一些觀點認為,在用戶滲透率見頂、流量紅利見頂、 流量紅利耗盡之後,互聯網不可避免地從跑馬圏地的「上半場」,進入需要精耕細作的「下半場」,流量變現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質量。

「互聯網的『下半場』是杜撰出來的。」王堅認為,這一概念是今天大的互聯網公司杜撰出來的。實際上是大的互聯網公司進入了下半場,但不是互聯網的下半場。

王堅繼續語出驚人,他說,互聯網還沒有開始,等到地球上每一寸土地都被互聯網覆蓋的時候,那才是互聯網第一天的開始,而這在未來還需要很多時間。

「互聯網至少還需要50年到100年的時間,才能把地球上所有的物件連接起來。」王堅不確定自己的餘生能否看到這一天的來臨。

而對於攜程首席財務官王肖璠來說,互聯網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確實進入了「下半場」。她覺著,PC時代是互聯網的上半場,手機時代是互聯網的下半場,那時,誰有最好的技術或者最好的產品,誰就會是贏家。

王肖璠關於互聯網未來的觀點得到參加博鰲亞洲論壇一些嘉賓的贊同。已匯聚8萬多家裝修公司、100萬名專業室內設計師的全國最大家裝互聯網平台、獨角獸互聯網公司土巴兔,其CEO王國彬即在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時表示,「技術是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當前互聯網企業的技術變革正沿著從輕往重的方向遷移,在跟產業相結合過程中會給企業帶來機遇。例如在居住領域,網路、安防、照明、影音等智能家居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安全、健康、舒適和便捷。而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這種變化,在衣食住行等各領域都在發生。」

凡普金科CEO董祺則在「互聯網的未來」圓桌會上分享了技術給互聯網金融企業所帶來的好處: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戶,在機器的幫助下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並更有效率,技術的應用也降低了成本。

談起互聯網的未來,王堅認為中國人對互聯網有巨大的信心,「這也是中國對未來互聯網最大的貢獻」,否則中國的用戶也不會「在雙十一的時候,等到大半夜,頭腦都等得不清楚了去搶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不敢生的90後 成了被丁克的一代
中國建築為雄安新區拓展幸福空間——寫在雄安新區成立一周年之際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