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座曾閃耀在整個中國的古都,卻在1000年前突然沉寂,罪魁禍首竟是一位落榜秀才!

一座曾閃耀在整個中國的古都,卻在1000年前突然沉寂,罪魁禍首竟是一位落榜秀才!

長安(今西安)曾經是許多王朝關注的首善之區。據統計,中國古代統一王朝、割據政權和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共建立過217處都城,其中立都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長安。

宋代以前,先後有十一個王朝、三位流亡皇帝和三位農民起義領袖曾把都城建在這裡,歷時長達1077年,這在中國古代都城史中是絕無僅有的。另一方面,長安作為國都,其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都城中也是少見的。

盛唐時期的長安城更是首屈一指,它的面積比隋唐洛陽城大1.8倍,比明代南京城大1.9倍,比清代北京城大1.4倍。這說明,長安在周秦漢唐時期是最適宜建都的地方。

讀歷史,有一個可供探討的問題是,曾經輝煌無比的長安,從唐代以後1100多年,為何沒有一個王朝,在此立都建國呢?

縱觀中國自古至今,歷代王朝、割據政權以及各個少數民族,曾經建立過217處都城,但這些都城,絕大部分都如曇花一現;只有長安,曾經在長達1077年的時間裡,先後做過11個王朝的首都,可謂千古一城。

但是這種王氣,在公元907年唐代滅亡以後,似乎就衰竭了;中間除了個迅如流星般的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外,長安(西安),從此再也無法跟王氣沾邊。

難道,長安的王氣已盡?

01

唐代以後,長安城優勢不再,國都的位置逐漸由西向東轉移

唐代以後,除李自成以外,再也沒有人把都城建在長安,國都的位置逐漸由西向東轉移。五代時,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分別以洛陽和開封為都。

其後,兩宋分別以開封、杭州為都,元建大都,明朝先居南京,後徙北京,清朝亦以北京為都。定都乃國之大事,需要經過一番深思熟慮。

在唐末以後的千餘年間,所有王朝都不再選擇長安一帶作為國都,這一事實本身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關中地區已不再是理想的建都之地。很顯然,唐宋之際是關中歷史的轉折點。

唐代中期以後,中國的軍事、民族鬥爭中心,從西北轉移到了東北。

為什麼唐代以後的長安喪失了國都地位?一種觀點認為,長安之所以失去國都地位,主要是由於長安的地理位置不太適中。從中國古代都城的地理分布情況來看,這種觀點是比較片面的。

地理位置固然重要,但都城的確立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並不是簡單取決於地理位置。如果我們全面考察一下中國古代的都城,就會發現地理位置適中的都城是很少的。以「七大古都」而言,南京、杭州地處江南,開封偏東,安陽偏北,北京更靠近東北,都不能說是「適中」。

另一種觀點認為,長安喪失國都地位,是由於經濟方面的原因。具體來說,是因為唐朝中期以後,經濟重心南移,關中距江南過於懸遠,漕運不便。這種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似乎也不夠全面。

唐宋之際,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是客觀事實,但這並不意味著政治中心也必須移到江南去。明清之際,江南經濟的發展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而此時的都城並不在江南,而是在北京。

至於漕運的問題,則是任何一個統一王朝都不可避免的,不論都城設在哪裡,都需要得到漕糧的接濟,只是漕糧所佔的比重有所不同而已。關中地區本來就是一個經濟區,這個經濟區面積不大。

當關中經濟繁榮之時,漕運並不佔有重要地位;當關中經濟區遭到破壞後,漕運才顯得重要起來。所以經濟並不是長安失去國都地位的唯一原因。

02

戰爭對長安城造成了破壞,使關中地區遭受巨大創傷,這是長安城在唐以後失去國都地位的首要原因。

事實上,長安在唐以後失去國都地位,首先是由於長安城的徹底毀滅。據文獻記載,在安史之亂以後的100多年間,宏偉壯麗的長安城雖遭到多次破壞,但尚能得到及時修復。

到了唐末,長安城破壞日益嚴重。中和三年(883),農民起義領袖黃巢與唐軍在長安一帶激戰,黃巢離開長安時,曾放火焚燒宮室,而諸道兵入城後,對長安城的破壞尤為嚴重。

據《新唐書·黃巢傳》記載:「自祿山陷長安,宮闕完雄,吐蕃所燔,唯衢弄廬舍;朱泚亂定百餘年,治繕神麗如開元時。至巢敗,方鎮兵互入擄掠,火大內,惟含元殿獨存,火所不及者,止西內、南內及光啟宮而已。」

《舊唐書·僖宗本紀》亦載:「初,黃巢據京師,九衢三內,宮室宛然。及諸道兵破賊,爭貨相攻,縱火焚剽,宮室、居市、閭里,十焚六七。」唐僖宗逃到四川後,令王徽充任大明宮留守京、畿安撫制置修奉使,修復長安宮殿,「徽外調兵食,內撫綏流亡,逾年,稍稍完聚。興復殿寢,裁製有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但兩年以後,王重榮、李克用與田令孜大戰於沙苑,令孜敗歸,下令焚燒坊市及宮城,導致「宮闕蕭條,鞠為茂草」,「唯昭陽、蓬萊三宮僅存」。其後雖有修復,但不久又遭戰火焚燒。

唐昭宗乾寧三年(896),李茂貞自岐攻入長安,殺人放火,於是「宮室廛閭,鞠為灰燼,自中和以來葺構之功,掃地盡矣」。這些戰爭都在一定程度上對長安城造成了破壞。

而八年以後,朱全忠在長安的暴行,則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後果,導致了長安城的毀滅。

唐昭宗天祐元年(904)正月,軍閥朱全忠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對長安城進行了徹底破壞。關於朱全忠破壞長安城的情況,文獻中有明確的記載。

據《舊唐書·昭宗紀》,天祐元年正月十三日:「(朱)全忠率師屯河中,遣牙將寇彥卿奉表請車駕遷都洛陽。全忠令長安居人按籍遷居,撤屋木,自渭浮河而下,連甍號哭,月余不息。秦人大罵於路曰『國賊崔胤,如召朱溫傾覆社稷,俾我至此,天乎!天乎!』」

據《資治通鑒》卷264天祐元年正月條記載,朱全忠引兵屯河中,「丁巳,上御延喜樓,朱全忠遣牙將寇彥卿奉表,稱邠、岐兵逼畿甸,請上遷都洛陽;及下樓,裴樞已得全忠移書,促百官東行。戊午,驅徙士民。號哭滿路,罵曰:『賊臣崔胤召朱溫來傾覆社稷,使我曹流離至此!』老幼襁屬,月余不絕。壬午,車駕髮長安,全忠以其將張廷范為御營使,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長安自此遂丘墟矣」。

五代人劉從乂也回憶說:「昔唐之季也,四維幅裂,九鼎毛輕。長庚襲月以騰芒,大盜尋戈而移國。帝車薄狩,夜逐流螢;民屋俱焚,林巢歸燕。銀闌綺都之庄麗,頓變丘墟;螺宮雁塔之精嚴,僅余灰燼。」經過這次浩劫,宏偉的長安城被毀滅了。一代名城,化為灰燼,關中地區也遭受了巨大的創傷,到處都是殘破的景象。

五代時期,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諸王朝更替的過程中,關中一帶又發生了一系列戰爭。

如後梁開平二年(908),蜀主王建與岐王李茂貞聯兵五萬攻入關中腹地,與後梁大將劉知俊、王重師大戰於幕谷。

開平三年(909),劉知俊叛梁,以同州歸附岐王,進攻華州、長安。梁太祖令楊師厚討伐劉知俊;劉知俊則引岐兵據長安與之對抗。

劉鄩、牛存節等圍長安,久攻不克。後楊師厚出奇兵攻破長安西門,迫使劉知俊大敗而歸。

後梁均王乾化元年(911),岐王以溫韜為節度使,進攻長安,與後梁同、華、河中之兵大戰於長安附近。

後唐明宗長興三年(932),潞王李從珂反於鳳翔,西京留守王思同率兵討之。

後晉開運初,以貪官趙在禮為晉昌軍節度使,關中之人多受其害。後漢乾祐元年(948),趙思綰奪取長安,「集城中少年,得四千餘人,繕城隍,葺樓堞」,與後漢軍隊對抗,後漢遣諸將進討。

這些戰爭,都曾造成大量傷亡。如趙思綰入城時,有丁口十萬,「及開城,惟余萬人而已,其餓斃之數可知矣」。關中地區在唐末久經戰亂,本來已經殘破不堪,加上五代時期的這些戰亂,就更加殘破了。

03

關中地區生態環境惡化,樹木植被大量減少,水資源短缺,是長安城衰落的重要因素

關中地區本來是生態環境優美的「天府之國」,據文獻記載,關中平原沃野千里,號稱「陸海」,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國」。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這裡河湖眾多,水源豐富,有涇、渭、霸、滻、豐、滈、潏、澇八水。

八水之中,渭水為大,自西而東,奔流不息。其他諸水多匯流入渭,縱橫交錯,形成「八水繞長安」的格局,使其成為最適宜建都的地方。

然而隋唐兩代三百餘年間,關中地區的人口大量增加,黃土高原開發過度,森林急劇消失,天然植被大量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導致環境污染,水旱災害不斷出現,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關中地區的生態環境,而唐末以來的戰亂對關中生態環境的影響更為劇烈。經過長期的戰亂,關中地區的自然環境不斷惡化,已不能和從前同日而語。

一方面,樹木植被大量減少。這種情況在唐末就已經相當嚴重。唐人韋莊在《秦婦吟》中寫道:「長安寂寂今何有,廢市荒街麥苗秀。采樵砍盡杏園花,修寨誅殘御溝柳。華軒綉縠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樓前荊棘滿。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凄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破落園田但有蒿,摧殘竹樹皆無主。」

另一方面,水資源變得相當短缺。由於亂砍濫伐,森林減少,唐末以來,關中地區的水資源明顯減少。涇、渭、霸等水流量變小,龍首、清明等人工渠道相繼乾涸。居民生活主要依靠井水,但由於城市污染,長安一帶已變為舄鹵之地,「井水焦咸,凡闕膳羞烹飪,皆失其味,求其甘者,略無一二」。

04

「八水繞長安」的衰退,是長安城風水幻滅的開始

此外,關中地區的耕地質量亦大幅度下降。由於人口銳減,水利失修,不少地方又走上了粗放經營的老路。上述情況表明,五代時期關中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與唐代相去甚遠,關中地區的生態環境已趨於惡化。

由於這些原因,長安城失去了作為國都的優勢。五代時期是多事之秋,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都城建設。長安城既已毀滅,關中又如此殘破,當然不如定鼎中原,在洛陽或開封建都。

正因如此,五代時長安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下降為一般性的地方都會。五代以後,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東部地區成為歷代統治者關心的重點。

另一方面,關中地區的恢復速度很慢,到宋元時,依然是殘破的景象。宋代西北用兵,關中之民「畜產盪盡」,十室九空,可見宋時關中尚未復甦。及至金人佔據關中,長安一帶再度遭受破壞。時人李獻甫在《長安行》中寫道:「長安大道無行人,黃塵不起生荊棘。高山有峰不復險,大河有浪亦已平。」在這種情況下,統治者自然不會選擇在關中建都了。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末年以後,長安城不再是國都,但長安一帶畢竟是周秦漢唐諸朝的中心所在,其地理位置仍然是相當重要的。

因而無論哪一個王朝,都不能不重視長安一帶的問題。如後梁開平元年(907)四月,京兆府更名為大安府,以長安縣為大安縣,以萬年縣為大年縣。開平三年(909)七月,佑國軍被改為永平軍。

後唐同光元年(923)十一月,永平軍被廢,復以大安府為西京京兆府,以大安縣為長安縣,大年縣為萬年縣。後晉天福三年(938)十月,西京廢,統治者在京兆府設晉昌軍。後漢乾祐元年(948)三月,晉昌軍被改為永興軍。

後周時,統治者仍以京兆府永興軍為管理關中地區事務的重要機構;宋元以降,則建置不一:元時長安稱「奉元城」,明清改稱西安,亦為西部重要的軍事重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教堂免費,而寺院是高消費?
若非天生反骨如何做一代宗師 金庸和他鬥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是得叫他大哥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