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化之旅 曲阜之行

文化之旅 曲阜之行

曲阜

曲阜之行

?????

今年的清明節,去山東曲阜,尋根祖籍,祭拜聖人,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

曲阜,孔夫子生前在此開壇授學,首創儒家文化。而其子孫後代也在此生活繁衍,傳承著孔子的文化思想。?????

江上清風游

 循夢渡

變奏的夢想 

00:00/00:00

?

?

齊魯大地,皇帝御封了六位聖人,分別是: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宗聖曾子、元聖周公。前4位都出生在曲阜,而宗聖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元聖周公的封地在曲阜。

此次曲阜之行,我有幸祭拜了這六位聖人的廟,也算是一大圓滿。

清明時節雨紛紛

下飛機,踏上齊魯大地,天上飄起了細雨,人車極少,略顯冷清。應節氣,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將近兩個小時的車程,到曲阜市裡的時候,雨停了。路邊的桃紅柳綠頓覺明媚起來,心情也燦爛起來。

三孔,即孔廟、孔府、孔林。孔廟,是祭祀孔子的祠廟。孔廟是國內最大的祭祀孔子的廟宇,它是在孔子的故居上改建而成的,可謂全世界孔廟的始祖;孔府是數百年來孔子嫡系長期居住的地方,它的規模在國內僅次於故宮;孔林則是孔子及其家族後裔的墓地。

來到三孔門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古城牆上面的四個大字------「萬仞宮牆」。

「萬仞宮牆」是有典故的。《論語》子張第十九:「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大意是一個凡人跟孔子的一個弟子說:「孔子的學問不如你 。」孔子的弟子說:「那是因為你看不到孔子學問的高度。拿圍牆作個比方,我的圍牆的高度只到肩膀,從外面就可以窺見裡面的居室之美。我老師的圍牆有數仞之高,如果找不到他的門進去,就看不到裡面宗廟的華美,各種房舍的豐富多彩。沒有一定的高度你是無法了解他的。」原來,「萬仞宮牆」指孔子之道精深艱難,入門一窺堂奧者少。

這真是漲知識了,那我就先拜一拜吧。

步入孔廟,從正南門開始沿孔廟的中軸上有奎文閣、十三碑亭、杏壇和大成殿等主要建築。

奎文閣是孔廟主體建築之一,原來是收藏御賜書籍的地方,以藏書豐富,建築獨特而馳名。大家都知道「鉤心鬥角」這個詞,最開始來源於建築,指宮室精巧工緻。如《阿房宮賦》中所說「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鉤心

斗角

亭子一個角進入另一個角之中,就是勾心。一個角和另一個角對著,就是斗角。(見上圖)勾心鬥角後來指各用心機,互相排擠。

「金聲玉振」坊石刻,是進孔廟的起點,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建。「金聲玉振」在這裡比喻人的知識淵博,才學精到。請你仔細看圖,「玉」字的一點為什麼在腰處呢?允許你猜測兩分鐘。時間到,公布答案啦,一般認為「、」在中間,意在突出孔子不上不下的中庸之道。你猜到了嗎?

徑直往裡走,是欞星門。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所建,清乾隆皇帝手書。欞星又名靈星,古人認為它「主得士之慶」。古代皇帝凡祭天先祭欞星,表示祭祀孔子的規格如同祭天一樣,尊孔如尊天。

繼續往裡走,兩路布滿了歷代的碑林。聽講解員說,曲阜的碑林是全國三大碑林之一。仔細瞻仰百千年前的碑刻,心生敬意。

繼續走,呈現在眼前的建築是 「杏壇」。多少次寫對聯,寫總結都會出現「杏壇」這個詞。什麼耕耘杏壇幾十載,什麼杏壇上獻青春。原來,杏壇這一稱呼始於孔子講學授徒的地方。相傳當年,孔子在一棵老杏樹下,建個土壇,就開始講學。原來如此啊,我從前,現在,以後一直都會活躍在杏壇上。

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建築。據說,曲阜市裡的建築高度,不都不可超過大成殿的高度。大殿中間一座高大的塑像,精神先知孔聖人巍然端坐正中,上面皇帝賜的匾額,「萬世師表」,「斯文在茲」。

我們穿漢服,拜師祖爺,虔誠至極。

拱手,舉高,齊眉,鞠躬,一拜,再拜,三拜!!

走出孔廟,步入孔府。孔府是孔子嫡系長期居住的地方,它的規模在國內僅次於故宮。孔府,又被稱為「聖府」,第一道門是「聖人之門」。

門口的對聯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上聯是寫孔子府第安富尊榮,富榮同國盛大,氣魄非凡。下聯是讚美孔子的文章流傳千古,與天齊老。你注意到了嗎?其中「富」字上面少一點,「章」字一豎通到上面立字,猜一猜寓意分別是什麼?

公布答案了:富,寓意是「富貴無頭」,章,寓意是「文章通天」。此聯概括出千百年來「聖人家」的氣派。越品越有味道。點一個大大的贊吧!

孔府歷代子孫延綿,廣受各朝各代君主的優待。世代受封,世襲傳封。現如今,第79代傳人孔德成在台灣襲封第31代衍聖公。

我們信步走進孔府後花園,喜歡這裡的青磚碧瓦,喜歡這裡鵝黃的連翹和紫藤。

孔林,又稱至聖林,是孔家後代的墓地。一路走過去,長長的道路兩邊,青松翠柏林立。

漫步至聖林,古樹參天,遍地紫色的花,為這個聖地增添了神秘。左轉走了一段路,過橋就走到了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墓前。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孫、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六聖之一,被後人稱為「子思子」。他受教於孔子的高足曾參(曾子),孔子的思想學說由曾參傳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後人把子思、孟子並稱為思孟學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參,下啟孟子,在孔孟「道統」的傳承中有重要地位。

子思墓後是孔子和兒子孔鯉的墓。聽講解員說,孔子的兒子孔鯉,其墓葬在孔子墓的前面,成為「攜子抱孫」、「後繼有人」的墓葬布局的格式。

來祭拜孔子的人們絡繹不絕,有老人,有孩子,有學生,有男人,有女人。有的送花,有的募捐,有的鞠躬,有的叩首,有的肅立凝望。在志願者的引領下,我和小夥伴,身著漢服,虔誠的叩拜。志願者一聲聲的引領著我們:「拱手,抬高,齊眉,一拜,再拜,三拜,禮成!」

全場頓時鴉雀無聲,空氣中回蕩著志願者引領我們叩首的聲音。墳前裊裊消散的香煙,從有形化為無形,飄飄渺渺地,彷彿能將無限的敬意和感念之情傳遞到兩千多年前去。

再一次回味孔子的經典語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的思想在任何年代都是有價值的。

儒行天下,和寧四方。

我願一生做儒學的學習者和傳承人,禮樂仁愛,大儒無疆。

戊戌仲春於長春南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老師的文化守望 的精彩文章:

TAG:高老師的文化守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