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不能因為心情生病,為了生活必須忘掉年齡

人不能因為心情生病,為了生活必須忘掉年齡

人不能讓心情生病,為了生活必須忘掉年齡

原創作者:淺杯低茗

有人說過,一個人生不帶來,也死不帶去。又有人說,一個人從生下來,就是為了死亡的那一天而奮鬥,便有了蓋棺定論之說,便有了厚葬之說。顯然,這些都是些老傳統,讓我們無法迴避。

一個人要是有個精彩的過程,在其人生結局之時,一定有個好的蓋棺定論證書。

其實,人生過的就是個心情,生活需要的良好心態。人生必須要好心情,沒有好心情就沒好日子。所以,我們不能讓心情生病。

然而,這一切,又與年齡有關係。

一般,人剛來到這個世上,對一切都是滿懷信心,像早晨剛出來的太陽,一切都顯得那麼朝氣蓬勃。

隨著年齡漸長,人不再像過去那樣有個美好的願望,甚至失落心情時時襲擊這人,讓他心如死灰、面容憔悴像老者,沒一絲絲生氣。

在這漫長人生中,有的人才三十歲,卻擁有了八十歲的心情。可是,也有的人,到了八十歲還如三十歲一樣的陽剛,如八十歲的廉頗說他還能大口大口地吃飯,還能能披堅執銳,似乎那年齡從來沒有影響到他半點。

我因為一個事故,在醫院護理病人,知道些別樣風景。

那血液科醫生和護士常說,那些年輕白血病人,往往難有那類年老人生活質量;在存活期上,那也普遍趕不上那的。

為什麼這樣呢?那醫護人員對我說,那年輕的人,往往想起他家林林總總,而憂心忡忡,自然就早早地先去;而年老的人,則什麼也不想,心情相對快樂些。而快樂心情,能讓身體產生良好免疫機制而殺死病毒,讓人得以延年益壽。

對於這話,我算是明白了,並找了些許經典書籍看,更是深度地認可那點。那麼問題來了,面對年齡現實問題,如何讓人能輕易地忘記呢?現在,我簡單地把古人的話,摘錄下:

漢代劉向《說苑·建本篇》:

晉平公問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中便引用了師曠的這個比喻:世人婚冠(20歲)未學,便稱遲暮,因循面牆(故步自封,不求上進),亦為愚耳。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其實,這已經給出了很好的解答,並不說為了所謂的快樂而不要去學習和創造。相反,那需要我們更加地投入學習和工作。

學習經典,就是忘記年齡最好辦法,時時讓人依舊年輕,而有了一個個好心情,干起事情也有條理而輕鬆、並往往容易獲得成績。

青少年好學就像太陽初升,從而光芒四射;壯年好學像中午的陽光,明媚而艷麗;老年好學像燃著了蠟燭,也會放出一縷光明。

有蠟燭光明指引,比在昏暗中摸索,自然不要說的了。

所以,我這個號除了建議大家讀我的小說和時評,還每天給大家推送這樣的心靈散文,希望這能幫助到大家。

親要是覺得這還行,那就分享吧。

我的小說,在創世紀中文網站上連載

http://chuangshi.qq.com/bk/qc/AGoENV1mVjQAP1RnATgBZA-r-9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淺杯低茗 的精彩文章:

TAG:淺杯低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