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大病要康復,關鍵是養心 - 兼談性理療病

大病要康復,關鍵是養心 - 兼談性理療病

在臨床工作中,董老師常說,

大病要康復,關鍵是養心。因為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和則五臟六腑皆和。



從中醫來看,五臟各對應於一個季節,每個時節都需要養不同的臟器。因此,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

入夏之後,天氣漸趨炎熱。夏氣通於心,故夏季養心,最當其時。



1






夏、心與火、水




心者,火臟。心之為字,類似於「火」字倒過來。心藏君火,火性炎上,人之聰明思悟皆因君火向上而生。但君火上炎,腎水下潛,則成火水未濟之象。故善養生者,要養心火向下,以溫煦腎水,以成水火既濟之卦,則腎水不寒而心火不浮。古賢制字之妙,概在於此吧。再者,水之為字,亦坎卦之象,其中自有妙義。




夏天炎熱,熱則心火浮,火愈浮則水愈沉;再者,心火妄動,易擾相火,導致精宮飄搖。因此,

夏天不但要安心,亦需調腎。

調腎,使腎水上承,既可以涼潤心火,又能使心火不至於過度上浮;安心,使心靜,則君火暢和,相火自然穩固。





2






動作飲食可以養心








夏日由心所主。與心氣相通,心要工作,就必然會累,因此炎夏要重視養心。

除了湯藥、針灸以及推拿、食療之外,亦可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以刺激心經,達到養心之效。



一則雙手指交叉翻掌外撐,兩小魚際根部使勁;


二則雙上肢在體側外開45度,然後以小指為軸努力外翻手掌;


三則雙手握緊單杠,利用體重懸垂數十秒鐘。以上動作皆自然呼吸。




再者,心主血脈,心若過度勞累,就容易出現各種心血管疾病。心其色為紅,自然的紅色食物有養心之效,如西紅柿、紅葡萄酒、烏梅、胡蘿蔔等;心通於火,午時火最旺,要小睡片刻;心在液為汗,炎熱則當汗出,能解心之熱。




3





靜以養心,儉以養德








養心能平衡五臟六腑,而神有所主;養德可培育一身正氣,而侈不能移。靜者,心之所共,靜則神歸,神歸而氣血得和,正不受邪之所侵犯;儉者,德之所宗,儉則寡慾,寡慾則謹身節用,形不被物之所役使。總之,險躁則心擾,嗜欲而德敗。故

治病之要,在內求自心、將養善德。




《內經》主張「恬淡虛無」,老子講「無為」。




養生,關鍵是養心,就當從「恬淡」和「無為」上下功夫。

但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紛紛嚷嚷的世界,怎麼可能隱居名山古剎,只伴佛火蒲團度過此生。故說,真正的養生,是不期無為而自無為,不期恬淡而自恬淡,雖終日忙忙碌碌,但心神安謐,日接絢斕,卻淡泊自如。




心和則五臟六腑皆和調,精神健旺,不但不易生病,且能延年益壽。

淡泊名利、心胸豁達、與人為善、笑口常開、無憂無慮的人,往往陰陽平衡,氣血暢通,何病之有。而小肚雞腸、斤斤計較、悲悲戚戚、怨恨煩惱之人,其臟腑不和,百病自生。故說,養生首在養心,使心理平調,則百歲可期。心神健旺,則五臟六腑皆得安和。





4






靜坐或站樁是養心的法門








靜能養心,故要學會靜心

。患病的人最忌煩躁,越是煩躁,其心越是不安,心越不安,其臟腑越不和,其病亦越不容易康復。佛家講,要保持靈台清靜;道家講,靜能生定;儒家講,靜能生慧;醫家也講,靜者壽,躁者夭。靜心,不只是靜坐,還包括對世事恬淡自安的態度。




中年之後正氣漸虧,此時要開始重視養生,最好能做到素食、獨宿、默坐。

素食有利於脾胃運化升清,則腸中之氣不濁,且素食者往往精神健旺,不易生病;獨宿意味著減少房室,從而可以將養腎精,腎精充足則先天之本不傷;默坐可養心,心神以靜為養,以動為泄,久久靜坐則心神內斂,五臟六腑皆得安和平衡。




董老師強調,

病人最好堅持靜坐或站樁,這是身心皆靜的最好法門。

關鍵不在坐,或站,而在靜,要身靜、心靜、神靜。因為靜則生陰,靜則生慧,靜則陽藏。這是陽氣的歸根,是真正的調和陰陽之道。




當有大病患者問董老師,如何才能快點康復時,董老師回答:求醫有效,可以緩解一下癥狀,但醫療的作用非常有限,因醫療改變不了病人的心。心既是致病之源,亦是治病之本。安心才是大病康復的關鍵。放下心事,盡量快樂,行善助人等法,都可實施。另外,我推薦每位患者,要堅持靜坐或站樁,其療效之大,不可思議。 





5






心境決定著健康







充滿怨恨惱怒煩的心境,必會影響五臟六腑的陰陽氣血平衡;

充滿快樂、善良、慈悲的心境,則能讓臟腑和諧,氣血和暢,其健康必然有保證。

久病難愈,與其苛求良醫,何如自安己心。醫療往往只能緩解一時的病痛,若想真正康復,關鍵還在於養心。否則,越求醫,越失望。




心為健康的主宰,要想健康,先需養心。

雖然人生中諸事紛紜,但我們的內心要保持淡然,則事情不能傷害我們的心。為了自己的健康,不要讓外來的人、事、物干擾我們平靜的心。心若不妄動,則氣血通暢,臟腑和調,自然不病。若因此而心中生起怨恨惱怒煩等不良情緒,受傷的最終是自己。




養心要怡情。不因物喜,不由己悲,無七情過激之傷。

不僅要去怨恨惱怒煩等負面情緒心理,亦需忌勝負心。勝也罷,負也罷,淡然處之即是。




我小時候學習成績極好,總考第一,若某次考試得第二就心中鬱悶,現在想想多麼可笑。有人下棋,只能贏,不能輸,輸就氣急。前賢說:勝固可喜,敗亦欣然。只求半天之樂,何必執著輸贏。





6






心者生之本,神之居







中醫重視人身三寶,曰精氣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精存則生,精失則死。腎主精,肺主氣,心主神。腎精充足為養生之本;精足而肺氣亦足;氣足則心神得養,故精為本。「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心神妄動,上則耗氣,下則耗精,為禍最烈。




故養生不但在寶精,更需養心神。心主神,恬靜少言則神收,閉目息慮則神藏。神足而君火自明,五臟六腑因而和暢。




百病之生,或擾於臟腑氣血,或晦其神明君火,世人皆知藥餌調其血氣,卻不識養心復其神明。諸位大病、重病或久病患者於服藥打針之餘,尤需重視養心,若心神不寧,則正氣難復。故曰:

養心實為康復第一捷法。




若心神不定,一方面會出現心神本身的病變,如自閉症、癲癇、失眠、焦慮、疲勞綜合征等,亦可出現臟腑的諸多病症,如當前常見的各種慢性病變多與此相關。因此說,

治病當以調治心神為主。且養心亦足可養生保健,預防疾病。

在病家在醫者,都需要先治心神,此為治病之根本。




人之所貴,在於能控制自己的心神,不為諸多誘惑所動,使之向善向道。若心神被形骸所役使而色慾熾盛,或意識被名利所牽纏而神魂顛倒,則人的正氣必將日損。心神不正則臟腑必受其累,且正損而邪進。故所謂養生,首在養心,將養自己心神中的一團正氣。如此則五臟六腑氣血平衡,自然形體可保而健康不損。




不管是大病重病,還是小病輕病,都需養心,董老師反覆強調:疾病治本之道即在於養心,或讀經典,或行善事,或靜坐,都有益於心神。針灸亦可調心養神。

心神健旺,則正氣存內,邪氣不能干擾。





7






臨床案例







一13歲女孩,因擔憂睡著了會醒不來而導致不敢睡覺,漸至失眠。診其脈,左寸沉軟。心主神,若心神不足則見此「杞人憂天」之症。治當養心安神。針百會、印堂,此二穴我常合用以安神,對於各種精神癥狀效果不錯;腹針引氣歸來配左商曲、左氣旁以鎮靜寧心。另外,此症亦可取神門、內關、耳心、耳神門諸穴。




有的美眉額頭見痘痘,按面部全息理論,額頭對應於心。

一般來說,肝氣鬱結或思慮過度的人往往容易心火偏旺,火旺則浮,郁於額頭,表現為痘痘。

需清心火,疏肝木,湯藥或針刺都有效。平時當注意養心,少思慮,省麻煩,勿動氣,安心神。平時可吃些養心斂火類食物,如黑豆、赤小豆、黑芝麻、大棗、茯苓等。




定志小丸治憂愁不開心,健忘、眩暈(晨輕夜重)、失眠。與聰明散相比,去龍龜加苓參,是去潛陽而加四君,脾經有支脈入心中,此補脾以養心。後人變化其方:

遠志75、益智仁12、菖蒲12,研細末,每次3克

,米酒沖服,日三次,連服百日。

治心煩、失眠、煩躁不安,或睡眠太多,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健忘等。




結語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神志,且心在志為喜。歡喜為正面情緒,能使心氣舒暢,使精神振奮,故喜能養心。

董老師認為,如果能使自己每時每刻都能沉浸在一種淡淡的喜悅的心境之中,如此即是養心。見人喜,見物亦喜;不因物而悲,亦不因人而悲,保持自己心中的喜悅,正所謂樂在其中,亦養生健康之道。




養生的目的是為了長壽,而長壽需要身心兼顧,勿使身累心,亦勿使心累身。

身心和諧,既可得百年之壽命,又能健康無病。

心主神志,因此,養心比養身重要。善於養心,可使人之七情六慾不能內侵臟腑,輔以正確地養身,從而使機體陰陽平衡,氣血和調,而健康可期。




註:此文為我的學生彭嘉琪整理,有所刪改,願與讀者分享。再次強調:養心即是養生,心和是健康的第一法門。





延伸閱讀:不治之症的治療方法——性理療病




生病了,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去看醫生。但是,醫生真的能治得好我們的疾病嗎?事實證明還有很多疾病是醫學解決不了的。




如果得了重病怪病,醫生已經治不了,怎麼辦。是放棄生命,還是努力求存?如果有一線希望,你要不要爭取呢?




有人會說,醫學都沒有希望了,怎麼可能會還有其他的治療法。有辦法嗎?有,當然有。但絕對不是普通醫學辦法,而是更高層次的治療。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我想對天下所有因身患重病大病怪病而只消極地等待生命結束的病人說:振奮起來,相信自己,不要再無謂地乞求醫學,讓我們自己去尋找解救的方法!


再者,每個人都想一直健康,都想戰勝病痛,都想長壽平安,都想安詳地老去。如何才能讓我們在這一生得到善終呢?




1

、疾病的根源


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有時眼見並非是真理。疾病有時也並非就是看得見的生理病理上的原因,它有其另外的致病因素。




疾病的根源是什麼?現代醫學有其定義,但這個定義只限定於醫學可以治癒的疾病。如果醫學治不好的疾病呢?況且,現代醫學能解釋所有疾病的成因嗎?能嗎?不能。


我們知道,當前醫學的發展水平還很浮淺,對於許多生命現象還很難做出合理的解釋。比如說氣功、經絡、五運六氣等等,都難以用現在的醫學來找到答案。而這些都與我們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關。既然根本就沒有搞清楚生命的本質,也就根本不可能治得好所有的疾病。




越來越多的事實已經證明,疾病並非都是簡單的生理病理現象,其還存在著不為我們所能知道的因緣。讓我們跳出醫學的框子,換個角度來看待疾病。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疾病是體內五毒焚燒的結果

。五毒包括怨恨惱怒煩,是人生的心靈痛苦和無窮疾病的來源。正如劉有生老善人所講:


「恨人傷心,怨人傷脾、怒人傷肝、惱人傷肺、煩人傷腎,是病者,實由人性心中之生毒而種根,由性理而轉於生理耳。」




也許我們不少人根本不相信這種說法,認為這是無稽之談。疾病就是身體的不舒服,與心理的怨恨惱怒煩有什麼關係呢?




讓我們看看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事實吧。有人因為怒氣攻心而患高血壓中風,有人心存怨恨而患腫瘤,有因嫉妒心臟病發作者,有因氣惱、心煩而胃十二指腸潰瘍者,如此等等,數都數不清。這不過是略舉其例而已,事實上五毒致病,幾乎包括了我們臨床上所見的大多數疾病(除外感病和外傷性疾病)。




諸位病久可以自己捫心自問一下,你是不是一直處在五毒之中呢?你是不是曾經為了本來無謂的事情去懲罰自己的健康與生命呢?一切皆有因果。所有的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

由身造,由性造,由心造。而祛病也必須由身、性、心開始

。單純地依賴藥物和手術,只是治身的層次,而不可能達到治性和治心的效果。




2

、養心即所以治病


中醫認為:心主神,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藏君火,君火以明,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之神可統五臟之神,包括脾之意,肺之魄,腎之志,肝之魂,皆由心神所主管。如果能把心神調整好,那五臟之神皆可得到調整。


唯物主義哲學裡有這樣的觀點:精神影響物質。精神是形而上的東西,卻影響著形而下的身體。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精神決定著身體的健康。只要精神健康,則五臟六腑就能趨向於健康。




所以說,養心即所以治病。人類的疾病包括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

心理的層次要高於肉體的層次,因為身體是由心理所支配的

。不管是哪一類的疾病,都可以從心理上治療。不管任何大病重病,甚至於是醫學無能為力的疾病,都可能找到治療方法,其治療的關鍵即在於調節心神。心中之君火即是心之神,君火明則心神自安,如此則五臟六腑皆安。




調養心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性理上的治療,讓病人的心神獲得解脫。或者心中充滿善良和愛意,這也是平衡心神的辦法。或者一心向善行善,籍由心中的善念來引導臟腑氣機平衡,亦有效果。




3

、性理療病


民間時期的王鳳儀老善人發明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世,普度群倫。他發現


「生氣上火、怨人是得病之根源,如能翻過來,不生氣、不上火、不動氣稟性,便不會生病。」




王老善人發現:人的心理活動是樞紐,是關鍵。由於事不遂心,人不對意,便要產生煩惱,或發動脾氣,他把這叫做稟性,或簡稱為「稟性」。專以享受為重,染上各種不良嗜好,他把這叫做「習性」。習性越多,私心就越重,私心越重,貪心越大,越不易得到滿足,就越容易產生怨氣煩惱,發動氣火。這樣,習性稟性相互作亂,形成了惡性循環,便給人們帶來了無邊的苦惱。




因此,人的良心被湮滅,純凈善良的「天性」被污染,身體又怎能不得疾病呢。所以先生說:


「心裡專好尋思人家不對,有貪心便是心病;性中常動脾氣,便是性病;心病必至於性病,性病必至於身病。這是必然的,能發過來,病就好了。所以我教人要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性理療病法認為:憤怒、憂傷、疑慮、發火、煩悶等等,都屬氣稟性,是性中之陰面。這種陰氣積累多了,身體必病。比如說,古人念書求明理,今人念書求名利。念到名利上去了,疾病也就跟著來了。所以老善人教人「撥陰取陽」,就是要化除這種性中之陰面,擴充性中之陽面,疾病便可立愈。




疾病雖發生在軀體上,但其根源卻在心性中。所以老善人教人首先要認識自己的陰氣是怎樣形成的,以陰氣用事即是過錯。如能進一步作到真心實意地悔過、道過,挖根源,化陰氣,化陰氣為陽氣,疾病自愈,這便是性理療病法的關鍵。




由上可知,性理療病是真正的大醫之道,

其對疾病的治療是從內心深處的解脫開始的。這是治療疾病的至高境界

,是現代醫學所無可望及的境界。而欲要排除五毒的侵襲,我認為需要愛心、快樂和善行。




4

、愛是大藥王


對於人類的大多數疾病來說,愛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劑。

愛人,尤其是從心底去愛人、寬恕人,以此來終結自己的五毒內焚

,結果也能終結我們自己的疾病。




現代醫學總是相信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變化,把它當成是疾病的唯一。而且相信藥物和手術能改變病理,得到康復。但疾病真的可以治好了嗎?事實上大多數疾病還是治不好。




因此,不要總是相信藥物和手術,那不過是一定程度上治療了肉體上的病,

而疾病所根源於精神的層次根本就不可能通過藥物和手術來解決




愛人、愛每個生命、愛這個世界,以愛的心態來對待我們周圍的花草樹木,飛鳥走獸。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珍惜每個生物的生命。不害已,也不害人,不害其他生命。用纖細的愛心去感受世界的萬事萬物,讓愛心把自己融化到萬事萬物當中。愛能讓我們的心靈充滿快樂,能讓我們的身體恢復健康。




當我們處於愛的狀態,那是最平靜、最詳和、最有利於康復的狀態。此時心身全部得到放鬆,五毒的內灼可以被徹底地消滅於無形之中。試想,一個充滿愛心的人,他會有怨恨惱怒煩嗎?他會遭受絕症的折磨嗎?




只有愛才可以上達人的精神層次,通過心神的影響來調節五臟六腑的病理狀態

,促進全身機體的更新換代。愛是快樂之源泉,愛的治療,是疾病的治本之道。




5

、快樂是治病的關鍵


快樂的第一條就是微笑。身患重病的朋友自己想一想,多久沒有微笑了。多久沒有開心地面對這個世界了。我們在煩什麼?在跟誰過不去?我們得到了什麼呢?是疾病,是痛苦。




如果我們都能做到隨時隨地心裡裝著美好的情感,在臉上表現出良好的情緒,即面帶笑意,心平氣和。如果心裡沒有高興的事情,或者由於受到病痛和外來的刺激而心裡感到痛苦,一時樂不起來,怎麼辦?要真心裝樂。




讓我們每天都展現出愉快。

讓我們每天通過自己的面孔、語言和行動來表達自己的一顆善良的心、友愛的心、奉獻的心、寬厚的心、自尊的心和自信的心

。我們不僅把快樂看作一種善行、一種奉獻,而且把快樂看成是治病的良藥、健康的朋友。真心快樂,就能讓心神得養,「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於是臟腑安定,氣血和調而病痛減輕。




生了大病,我們不僅戴著病痛的枷鎖,更忍受著心靈的不安。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疾病逐漸加重而精神漸而不支。所以,

要治病,先讓自己的精神好起來,辦法就是快樂

。讓我們的心裡充滿著快樂,以快樂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疾病。不煩不惱,不憂不愁,不恨不怨,讓快樂滲透進身體的每個器官、組織和細胞,讓我們擺脫五毒的侵襲,放下來,不執著,輕輕鬆鬆、洒洒脫脫地從疾病的陰影中走出來。




6

、行善是解脫之本


心存善念,以善心對待我們這個世界,處處行善,這是今生獲得解脫之關鍵,也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因素。並且要想快樂,首先我們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我們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良的人,其身體籠罩在浩然正氣之中,而邪惡不能侵。善良的人可以讓周身氣血充滿生機和活力,疾病即會遠去。而一個充滿邪惡的靈魂怎麼可能會沐浴在積極向上的陽氣之中呢?




也許有人會問,何為行善,其的標準是什麼?我認為,

大凡發於內心的善行都是真善,利人的都是真善,無所求而為之善都是真善

。反此,裝樣子的、利己的、有所求的善行都是假善。如果行假善,並無益於病,反有害於自己。因為假善會使心神不定而五臟受傷。




真心行善,真心地幫助他人、感化別人。行善既是為人,亦是為自己。行善的結果是提高自己、豐富自己、完善自己、解脫自己。不但可以自治各種疾病,更可產生不可思議的機緣而達到修身修性的妙用。




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再相信善良和真誠,人與人的交往充滿著欺騙與狡詐。如果我們用真心和善良去對待別人,反而會被看成是精神病。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要一心向善,我們要努力感化他人,讓善良重新回到世界當中。因為拋棄善良,讓我們遭受著巨大的心神痛苦以及病痛的折磨。要想解脫病痛、挽救生命,莫過於發現自己的善良的本心,把它捧出來,展現給世人。如果我們的周圍人人都感受到善良的思緒在漫延,善行在流淌傳播,那時誰還會再苦於疾病的折磨呢?




綜上所述,疾病的根源在於自己的五毒所害,而治療的關鍵亦在於自己。因為這個病是你自己生出五毒引發的,還得靠自己去治。如果真心改過了,性格變好了,並且充滿愛意,真心行善,快樂每一天,那病魔自然就跑了。




讓我們跳出醫學的框框,認真地思考一下生命與健康。各位病人不要懷疑上述我所說的話,不要讓偏見害了自己的生命。珍惜尚存的生命機會,去試著改變自己的身心狀態,相信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這篇文章不是只寫給重病患者的,而是寫給我們每一個人。試問一下,有誰是真正健康的?暫時的不生病並不表示以後不生病。

五毒內焚,早晚會生出病來。與其已病而求醫,何如未病時即求己

。而求己之道即是此篇所言,讓我們自己去把握人生健康、富貴貧賤和否泰苦樂。


 


本文來源

:董洪濤的新浪博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九蒸九曬芝麻丸=補腎+烏髮+延年益壽小仙丹



排濕湯:濕氣剋星,原來這麼多病和濕氣有關


紅參氣血湯:補血天下第一方(補氣血不上火)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點擊【底部廣告】支持下小編吧,您的每次點擊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清代名醫王清任與補陽還五湯的故事(中風名方)
摸脈到底是什麼體驗?淡浮子老師給你講述切脈心得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