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放手,才能放心

放手,才能放心

這幾年常帶孩子出去旅遊,陸陸續續接觸過不同國家的人,觀察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我發現中國父母最捨不得「放手」。

在泰國北部旅遊時,與一群西班牙人在酒店游泳池待了大半天。有兩個西班牙小女孩,小的大概不到4歲,大的10歲左右。姐姐一會兒蛙泳,一會兒蝶泳,一會兒又潛水,妹妹學姐姐奮力把頭扎進水裡也能游三四米。姐姐教了一會兒妹妹就自己游開了,妹妹不甘示弱自己遊了起來,游著游著離開了池邊,在水裡撲騰著狠狠地喝了幾口水,才終於抓到泳池邊緣爬出水面。小姑娘的父母一直在餐桌旁悠然地喝著咖啡,既沒有過去安慰妹妹,也沒有責備姐姐。妹妹沒有哭,轉身繼續學,而姐姐根本就不知道剛剛發生的事,依然快樂地游著。

如果是中國的父母,往往會立刻衝過去關心小的,反覆講游泳的危險,甚至讓她以後害怕游泳;也會責備大的,讓她因為妹妹嗆水飽受委屈,以至於以後不敢自由地玩耍,隨時都要負擔起照看妹妹的責任。而這對西班牙父母似乎視而不見,其實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爭取生存的機會。

聯想到曾經在北京看到的一幕:三個家長一齊「摁」著剛學完芭蕾舞的小姑娘做英語作業,一會兒要求孩子站資,一會兒責怪孩子發音不準,一會兒爸爸急了,一會兒奶奶又說她精神不集中,一會兒媽媽又在旁邊提示……小姑娘眼裡淚水直打轉,聲音直顫抖。好不容易背完了英語,三個人又一起上去幫孩子穿衣服,孩子就像個任人擺弄的小木偶。

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可以讓孩子自己處理,寫作業、收拾個人物品、運動、做家務、處理和其他小朋友的矛盾等。雖然他們剛開始也許做得不盡如人意,但只要家長捨得放手,給他們練習的機會,做多了就習慣了,也就做順了。

外國的父母更清楚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物,所以他們更願意順其自然,不去干預孩子的成長。現在捨得放手,孩子將來才更適應社會,我們將來才會放心。

(作者系湖南省津市市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12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為基礎研究提供寬鬆政策環境
伊彤代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應超前部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