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川叔對話:解放胡歌

川叔對話:解放胡歌

小川叔 X 胡歌

2015年10月16日《琅琊榜》收官,不論口碑還是收視率都呈現了炸裂式的沸騰,《偽裝者》《琅琊榜》兩部堪稱製作精良的劇,將胡歌一下子送上了2015年霸屏男神的寶座,從2005年出道,10年期間,胡歌經歷了出道後的爆紅,遭遇車禍毀容,潛心下來轉型,完成了從古偶劇男主向實力男演員的艱難轉變。 「如果皮囊難以修復,我願意用思想,去填滿它。」或許這10年才是胡歌完成的從皮囊到內心的修復之路。

2016年1月,胡歌在採訪當中透露,自己想休息半年,甚至還半開玩笑的說,如果期間被打擾,就再延期半年,之後他開始減少工作量和拍攝任務,2017年春節後他落地美國,開啟了修學之旅,離開的這段日子他依舊有作品在播出,依舊有廣告在亮相,但是他很少發微博和朋友圈,他以自己獨有的一種方式遠離熱鬧,充電休息,等著這段沸騰過去,有很多人不理解,覺得為什麼他不趁著大熱猛撈一把,或許對胡歌而言,這不過是人生的又一次轉折。

大火之後勢必會帶來同類型角色的複製,對一個演員而言,有能力選擇劇本是好事,而單純的個人升維則並沒那麼簡單,胡歌還缺少大銀幕的代表作品,這點不論是他本人,還是製片人其實都在觀望,他在觀望好的劇本,製片人在觀望他的票房號召力,對於目前的他來說,在電視劇領域已經做到了足夠高的位置,剩下的不過是多接一部、少接一部而已,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胡歌喜歡把一件事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去看待,比起後面一二十年的演藝生涯,一兩年的休整與思考則顯得意義深遠,胡歌說,我最大的理想是「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演員,踏踏實實的演戲,安安靜靜的生活。」

三十之後才學會任性

2016年金鷹節頒獎盛典,胡歌獲得最具人氣男演員獎,他在獲獎感言中說:我今天拿到這個獎,並不是因為我的演技有多麼好,我覺得是因為,我很幸運,我可能比更多的人更早的知道,演員應該是怎麼樣的。

「幸運」這個詞曾經出現在胡歌很多次的採訪當中,他說,當他想脫離古裝偶像劇的圈子,就幸運地遇到了張黎導演找他演了《四十九日祭》,當他希望演話劇的時候,就接到了賴聲川的邀請,當他希望向生活劇轉型的時候,就遇到了《生活啟示錄》。

兩部電視劇一部話劇,讓胡歌從古偶小王子徹底走到大眾明星的領域,這是幸運么?或許是,但也許更是他的拒絕和看似固執的堅持,讓自己迎來了這些轉機。

娛樂圈一向都有立人設、貼標籤的包裝手段,使用最集中化的包裝手法,連續同類型的角色,讓偶像能夠變得吸睛突出。

胡歌早年出道的時候,幾乎是漫畫美少年最完美的設定,用他自己的話說,早年我的髮型都是像花仙子一樣炸開的,那是老闆蔡藝儂為了掩飾他偏長的臉型特意讓化妝師給設計的髮型,這個造型成了胡歌早期最鮮明的形象。

如果沒有遭遇那場意外,或許今天的胡歌可能會更早面臨,超過三十歲卻還要不得不繼續接演霸道總裁一類的瑪麗蘇劇集,這種被昔日標籤限制和定義的演員個案,娛樂圈幾乎比比皆是。

一場意外換來的是人生的一次轉折,也是一次巨大的思考,胡歌說,從那場意外之後,自己承擔了很多的責任和期待,當時的自己並沒有準備好,甚至一度非常害怕鏡頭。

回望胡歌早年的經歷,14歲就擔任上海教育電視台的小主持人,19歲以專業成績第二的名次考上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以專業名詞第三的成績,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很早就因為外形出眾開始接拍廣告,這麼一路順風順水的天之驕子之路,背後不也是期待與責任么?但那時為什麼他不會覺得有壓力和抗拒?因為他覺得他還能承擔得起。

修復和重建固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在那個車禍後的當下逼迫胡歌不得不做出思考,如果演藝圈這條路要繼續走下去,要如何走?

盤點胡歌歷年的作品不難看出,從2005年出道至2008年,三年的時間五部作品一多半都是古裝偶像劇男主,自《射鵰英雄傳》之後復出,胡歌用了四年的時間去嘗試在公司可控範圍內改變一些戲路,他在《香格里拉》里蓄起了鬍子,他在《無懈可擊》當中飾演霸道總裁,但這些依舊都跳不出早年他的偶像男主的設定,而花美男型的演員每一年都會批量出現,觀眾的口味更是一年一變,更令人唏噓的是,所有的這些作品似乎都不能超越早年他的成名作。

角色的重複很容易讓受眾產生審美疲勞,從古偶到都市言情,臉上帶著傷的他步履維艱,他自己在視頻採訪當中也表示,2011、2012和2013年是自己的低潮期,他最後做出的任性的決定就是:拒絕當男主,改當角色性格更容易出跳的男配,於是在《軒轅劍之天之痕》當中他選擇了亦正亦邪的宇文拓,這個角色並沒有帶來特別大的反響,但其意義在於胡歌懂得如何去嘗試重新定義自己的想要的人生。

那段時間對胡歌最大的考驗和誘惑就是:只要他回到古偶這個圈子,他就是王者。而他在古偶這個題材之外所有的努力,全部都不被認可。那麼他要不要選擇回去?

他並沒有選擇回去,而是又任性地停工一年,2013年他主演了賴聲川的話劇《如夢之夢》,每場長達8個小時的演出,與金士傑等老一輩話劇演員的同台過招,讓他所飾演的「五號病人」更加細膩和豐富,「為什麼我們最愛的東西給我們最大的快樂,也給我們最大的痛苦?」這句煽情的獨白,成為了每一場的眼淚爆發點。

這部話劇2013年在上海演出時,票房過千萬,被認為是話劇演出行業里的一個神話,第二年,這個神話又重複了一遍,且門票在開演前兩個月就售罄,一張黃牛票的價格炒到了5000元。這部戲讓他獲得丹尼國際舞台表演藝術獎最佳男演員獎,也為他次年能接演了頗受爭議的《生活啟示錄》奠定了基礎。

《生活啟示錄》這部作品跌碎了許多少女心,甚至還被一些女觀眾形容為辣眼睛,而胡歌當年接演的理由很簡單,「我已經三十多歲了,也應該拍一些大叔大媽愛看的作品,我希望通過這部戲告訴大家,胡歌也可以演繹非常接地氣的角色,不用再飛來飛去,終於可以落地了」這部劇在某種意義上擴大的胡歌的受眾群,將他早年從古偶劇、言情劇積累的少女型的粉絲,擴增到了家庭主婦,甚至師奶級別,市場也給了他轉型最好的回饋,三家聯播的衛視一度囊括同時段收視前三,最後的收視率也都全部破1%。他終於得以被一部分人看見。雖然並不足以支撐他一帆風順的進入主流市場,但卻堅定了他絕不回頭任性下去的心。

光明與黑暗,不過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胡歌算中國少有的三好男演員:人緣好,演技好,修養好。就像一個360度無死角的完美對象,但也會因為太完美反而會生出很多錯覺與懷疑,因為從不曾有完美的人存在,造就完美的或許是距離感和孤獨。

胡歌在一次採訪中說:一個演員應該具備兩種狀態,其中一個就是在鏡頭前的狀態。生活中的狀態,肯定是需要有些神秘感的。做一個演員我覺得不應該被觀眾過早地定型。如果日常生活狀態在觀眾心中留下了太過深刻的印象肯定是不利的,因為那會使所飾演的角色變得不再有說服力。演員在鏡頭前應該是完全綻放的、赤裸的,那樣他才可以毫無顧忌毫無負擔地盡情演繹角色本身。

胡歌在生活中自己評價自己是,處女座的外在,雙子座的內心。

他的思維的確很跳躍,常常會在採訪當中接話,這些神轉折一樣的語句,很多時候都會讓現場爆笑連連,對他來說,這不是惡作劇,更像是一種氣氛的調味劑,他不太喜歡嚴肅,他似乎很樂意看到別人因為自己而快樂。

胡歌最大的轉折點是那場意外的車禍,他說,當他看到鏡子當中的自己時,很開心地和父親說,現在我終於可以做幕後工作了。這種場景下,還能逗別人開心,說出自我調劑的一番話,可見在他內心深處的某個點是很敏感的,他受不了現場沉悶嚴肅的氣氛,所以他總會使用自己的惡作劇去打破它,從而獲得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

胡歌說,這是他多年養成的一個習慣,尤其是每次當自己特別累的時候,他就會自動切換頻道,他說,我承認我是一個悲觀的人,但是我會用自娛自樂的方式把自己逗笑。

災難不一定會成全一個人,你在跨越它的時候也勢必要丟棄什麼,但似乎沒人知道,他丟掉了什麼。對胡歌來說,人生必須樂觀。

有人說胡歌幸運,也有人胡歌是拼著一口氣想要證明和改變什麼。採訪的時候我問胡歌,很多人覺得你形象完美,好像一個沒有缺點的人,他說,我怎麼會沒有缺點呢?只是大家沒機會看到罷了,比如,做的事情不夠出格,不夠叛逆,就是我的一大缺點。

胡歌的內心似乎一直都在渴望著一種解放,一种放飛自我的解放。

有人評價胡歌的演技在經歷了那場意外和時間的淬鍊之後有了很多厚重感,我卻覺得,這不過是一個男人在成長過程當中自我性格的完善與養成。

是活成別人期望的樣子?還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看得出心軟的胡歌很想在兩者當中尋找一個平衡,卻又渴望活得洒脫的那份純粹。

我翻閱了他在一個雜誌寫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專欄,那裡面,他依舊保持了幽默天真的表象本性,但其中有一篇是他嘗試自己寫給自己的信,看似風趣幽默又頗有幾分哲理含義的對話,其背後隱含的是巨大的孤獨。

據說喜歡熱鬧的人,只是因為害怕孤獨。

胡歌說,他會在有人的時候特別嗨,也會很強調空間感,但是他也坦言自己不太會獨處,一旦覺得時間太長久就覺得壓抑得不行,需要出去走走。

我問他,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內心孤獨的人嗎?他說,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哪怕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侶,也是找到一個人來分享彼此的孤獨,孤獨是人的常態。

我願意相信胡歌的笑容是真實且發自內心的,我也相信他的孤獨也是真的。

當我問起他為什麼最近很少發微博,他說,我現在連朋友圈都不怎麼發了,於是我就自然問到了他微博上放出的大量的廣告代言的事,他說,關於產品代言,我的想法很幼稚,就是想證明一下自己的商業價值,讓那些曾經懷疑我的人閉嘴。現在做到了,之後會逐漸減量。不拍戲的時候,我最理想的狀態是過最普通的生活,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里。

我並不知道,商業價值這四個字,對目前的他來說是否是開啟大銀幕的一個起點和基礎,我也沒有追問他說的,懷疑他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又在懷疑他什麼?

35歲的胡歌,雖然一直希望保持自己的天真和不想長大,但是卻能明顯地感受到他思想和判斷的日漸成熟,或許這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是好事,畢竟30歲以前,可以靠皮囊贏得關注,想要走得更遠,靠的是性格和人格魅力。

每個人都有正反兩個面,但這也是硬幣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就像他聽到我說他是三好生時直接反駁我的那樣,「三好生是當不了好演員的,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自己能變成一個頑劣生甚至是留級生。」

我們期待他早日找到自己的支點,讓我們看到他展露自己最想成為的那個樣子。

成為一名演員很難,成為一名偶像更難

胡歌在很多公開場合都說自己沒有做偶像的潛質,或許在他的印象里,偶像就應該是正襟危坐,隨時扮演著他人的夢想課代表,當然他之所以能這麼說,也是因為他曾經得到過。

因為李逍遙一角,他少年成名,但真的也是成也逍遙,困也逍遙,這個角色成為了他很長一個階段的屏障和演技的制高點,他無法超越,在外界認為他依舊大火到打開電視,三個頻道都能看到他的戲時,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從《仙劍1》到《仙劍3》,他再用力表演,也演不出當年那種飽滿與青澀。

他曾經在微博里寫:突發奇想半夜出去跑步,記憶中上一次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那時候一口氣繞著虹口足球場跑了十幾圈,今天繞公園跑,天黑思路特別清晰,但仍然想不明白,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怎麼還在繞圈。

原地踏步這件事,不僅僅只有胡歌自己知道,早在2008年,胡歌在導演馬楚成的電影《劍蝶》中演反派。這位香港導演本並不認識胡歌,只是因為在報紙上看到了他的車禍新聞才記住了他,然而那部戲拍得並不順利,因為在那之前胡歌幾乎都只演過同一類型的角色,就是類似於的李逍遙那樣的樂天派,除此之外的角色他感覺無力負擔。

「為什麼找你來演一個反派?不是說你內心有多陰暗,而是相信你的經歷可以賦予這個角色不一樣的感覺。」導演的這句話讓他開始反思,「我開始思考我經歷的那場車禍對於演員這個職業來說,是不是一種財富?或者我將來在塑造角色上會不會跟別人有不一樣的地方?」

採訪當中我問到,每個人都不能改變過去,但正是少年成名和遭遇意外才成就了今天的胡歌。對你來說,如何看待自己過去的經歷和未來的關係?胡歌回答了頗具深意的幾個字,過去和未來就是因與果。

從2007年6月22日胡歌車禍之後宣布復出,至今剛好十年,這十年他幾番起落,終於還是找到了自己的路,

他在金鷹節的頒獎盛典上台領獎致辭的時候說:我很幸運,我可能比更多人更早的知道了,什麼樣的演員才是真正的演員,我要感謝林依晨,她對我說過兩句話,第一句話是,演員演戲是一個探索人性的過程,第二句話是,她是在用生命演戲,這兩句話我會記住一輩子。這個獎盃我今天拿在手裡,它並不代表我到了一個多高的高度,而是代表了,我剛剛上路。

得到之後也就是放下的開始,褪下偶像光環這件事聽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十分艱難。因為你必須努力朝向行業內那些看不見的標準,去展現出你具有極大的能量和可塑性,你才有資格被列入考慮名單之列。

十年,他總算初步證明了,不管有沒有身後巨大的粉絲團,他都能以一己之力擔起讓人信服的角色。作為一個演員的他可以被認可與信服。

2016年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胡歌成為該獎項的首個80後視帝,那一年他34歲,沒人能記得6年前他還一直困於偶像的外殼當中苦惱不已,甚至還動了偷偷地想要逃離的念頭,既然這樣渾渾噩噩,還不如不當演員。

在古偶界稱王,這並不是他想要的,但離開這個領域他無力選擇更多,他推掉了所有同類型的角色,甚至不惜和公司上演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他努力嘗試一些不一樣的角色,但無奈劇集都沒有半點水花,原本的老粉絲也不清楚他到底在搞什麼,大家都在擔心,如果一直演這種不著調的角色,他是不是很快就要過氣,粉絲備受煎熬,胡歌自己更是也如此,「我對自己的粉絲一直是有歉意的因為我越來越不認同自己偶像或是明星的身份 如果粉絲能夠變成純粹的觀眾 可能他們更加能夠理解和包容我吧」 他在採訪中這樣說。

做演員,哪那麼容易!

在《如夢之夢》謝幕的時候,在他在微博寫道:穿過蓮花池,來到北舞台,被不絕於耳的掌聲包圍,恍惚感覺自己置身在一場大雨中,噼噼啪啪,噼噼啪啪……

他非常急於對於擺脫偶像這個身份,拍攝《偽裝者》時,他和靳東一起出去吃飯,他特別羨慕靳東是因為角色而被人認出來,而網友認識他,只是因為他是胡歌,「要是哪天他們看見我,叫的不是『胡歌』,而是我演的那些角色就好了。」這句話的背後其實他渴望的是,他在尋求一個角色魅力大於他個人魅力的機會,那也是他絕地反擊的機會。

之後他就遇到了《琅琊榜》,那句 「既然你活了下來,就不能白白的活著。」這句頗帶有宿命感的對白,和胡歌過去的所有形成了最好的對撞和映照,梅長蘇臉上那種明明勝券在握,卻幾近於黃昏般的無奈感,成為了他過去所有煎熬與等待最好的詮釋。

眼裡有淚,臉上卻掛著自嘲的微笑,這樣的胡歌有了厚重感與深度,《琅琊榜》落幕的那天,網路累積點擊數突破58億,無數粉絲在微博上刷起「不舍梅長蘇」的話題,他終於做到了先被記得角色,再被記得個人。

做為一名演員,胡歌是少有的不提品牌這件事的人,他很希望將個人和角色拆開,最好個人能躲在角色的背後,不被人更多注意。

他說:無論是電視劇,電影還是話劇,都和胡歌這個品牌沒有關係,我也不喜歡把胡歌說成一個品牌,我更不會在意價值和影響力 做好自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而對於未來選擇劇本和角色上,胡歌則更加回歸到了演員的本份和追求。「如果沒有對藝術的追求對專業的尊重,借用宋方金老師的話說,再大的製作,也不過是資本運作下的一個理財產品。」

偶像的外殼光鮮刺眼,會帶來人氣和掌聲,也會吞噬掉了其他的可能性。「你必須很清楚你不想要做什麼,在你不想做的事情找到你的時候,你能不能很義無反顧地推掉它,這樣你才能夠有機會等到你想要做的事情。」胡歌用了十整年去踐行這句話,如今不論是演戲還是深造,他也依舊在延續這句話。

提起離開後會不會害怕錯過,他也坦言會怕,但更怕因為工作放棄一個好的人生,沒有生活是做不好演員的,他需要專註去做一些之前一直想做,卻沒時間去做的事,比如把英語學好,比如抽時間陪爸爸打幾次網球,他想用最普通人的生活,為自己即將乾涸的心靈提供一些滋養,或許也是因為他意識到,過去是李逍遙,現在是梅長蘇,在遇到下一個角色大於自己的機遇之前,他還要很多東西需要準備。

他費盡辛苦地想成為一個更好的演員,不是為了圈粉,也不是為了想翻紅,而只是為了活得有意思、有意義。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川叔 的精彩文章:

迷死人的老古董
五個GAY教你的不是五種能力,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TAG:小川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