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行文化≠低俗文化

流行文化≠低俗文化

配圖:吳魚雞

4月10日,作為現在最火的短笑話平台和網路節目終於被砍了。

自從相似的短視頻平台火了之後,許多令人哭笑不得,甚至痛心的相關新聞不絕於耳。就比如那些拿自己孩子做體操動作的,上街扭別人車標的做飯盒的,在國外喝了酒拿著槍開玩笑說要搶銀行的……我們一直都說我國經濟蒸蒸日上,國民教育普及率也在日漸上升,可這智商怎麼越來越低了?

再看看充斥在電視和各大網路平台的各種國產劇集、網大、綜藝、明星、花邊……

當不正常的成為了主流,受眾自然也就越不正常了。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在朋友圈吐槽《奇葩說》,她奇怪於為什麼現在的90後還在關心和討論關於男權女權這種早已過時的問題?

止不住喜愛的執中

我其實明白她的困惑點,90後正如我輩,現在基本也都已經是20多歲,即將或早已經邁入社會的成年人了,甚至我們其中的許多也早已為人妻,為人夫,為人母,為人父。而關於男權女權相關的問題其實屬於一個人關於自我三觀,意識形態形成的一部分。在她一個精英階層的眼中,這些東西本應該在大學或步入社會的時候就早已建立完全的。主要面向90後青年一代受眾的《奇葩說》本不應該再討論這種基礎而淺顯的問題。

然而,我又自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能明白馬東在選擇《奇葩說》議題時的一些考慮。私自猜測其中一點是:在這個倉促而不自我的時代背景下,即使是身為新一代的青年人,也無法活的自我而鬆弛。

他們早在選擇之前就放棄了建立自我的權利,在選擇之後又只能繼續選擇一種不那麼累的活著的方式。

前兩天看了老斯的《頭號玩家》,真的是讓人熱血澎湃。流行文化經過時間刷洗之後,其中一部分便會沉澱為經典,那些關於流行文化的彩蛋帶給人多麼充盈的幸福感啊。所以,我向來不認同那種認為流行文化會殺人智商的鬼話。但同時我們要警醒的,是這種流行的背後可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對潮流的把控、資本的流轉,甚至是政治旗幟的導向。

可是真正好的東西就一定會流傳下來,人們回顧所謂的經典時,更多的是在回憶自己的青春,一段經歷,這不就代表了某一種流行文化符號的價值嗎。

但是當我們在自以為創造流行文化的時候,是否還是應該注意預防低俗文化的洗腦?

因為,有些東西看多了,真的會殺智商。

2018/04/11

這個公眾號隨時都可能會變成自賞自憐的產物,這可以是無聊生活里最後的一發致幻劑。但生活嘛,可以無聊,但最好不要無趣,如果無趣了,那就來看看我們吧。

我就敢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長按打賞,謝謝你全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魚雞 的精彩文章:

TAG:吳魚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