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博士之胃鏡初體驗

中醫博士之胃鏡初體驗

春三月,很多東西開始往上涌了。除了枝條上的花,還有食管里的酸水。

向來知道自己不太能吃涼的。可想到近期都在針灸調脾胃,故以險測療效地晨起喝了一杯涼水。過了半小時,就開始了連續兩天的打嗝、反酸。舌苔也特別厚膩。也無大便。

第二天,還出現了打嗝。反酸最嚴重時,還有肩膀痛。一考慮肩膀疼在附近有個小腸經,估計要小腸在問題。同事聽倦了,說,你打嗝大約要30秒一次,你就彎腰屏氣30秒吧。打嗝止住了。

第三天,如期到針灸科進行針灸。醫生建議,最好做個胃鏡。一聽,就同意了。決定去另一個醫院在消化科去做個胃鏡,看看他們推薦什麼藥物。同意的原因很簡單——都用了胃30年了,應該去看看它。對於終於有勇氣開始運動在我(前不久花了6000+購買了十幾節健身課程)。若不了解身體的基礎條件,很難提供詳細在運動信息給教練,形成最不傷身體的運動方案。另外,胃鏡都說辛苦。作為喝啤酒速度達人,也想挑戰一下是我喉嚨寬還是胃鏡粗。然後以我勝利來傲視凡人。最關鍵願意去那家醫院看消化科的原因是那個科室的老主任是內科學教材的長期主編。非常期待去偷師一下如何調理長期腹瀉與胃痛噯氣。

挂號的阿姨給我我一個副主任的號。等了三個病人,輪到了我。主任和患者說,你這個情況不需要做胃鏡。我一聽,有好醫生的潛質。輪到我了,我彙報完病情後,醫生還是開了胃鏡。估計還是因為有嘔吐,反酸較嚴重的原因。看看這個中藥,還挺符合胃痛的常規治療方法的——行氣、消食、止酸

要了顆粒劑,發現這顆粒好難融得徹底。若要把他徹底融化,需要比湯藥的量加4倍。而且他還給我開了不是醫保的制酸葯。回來同事告訴我,這藥效果一般。網上一查資料,這個人與主編也沒有什麼師承關係。

在苦惱自己沒有做功課時,還是繼續接受該醫生提出的進行胃鏡檢查的要求。做胃鏡前要檢查是否有HIV、梅毒、乙肝、丙肝等病毒,還需要查生化、肝功等情況。胃鏡要禁止飲食12小時。做之前要和一個水果味的麻醉藥,來避免咽反射。

胃鏡要低頭、雙腿曲著。當醫生說:「很好,最難的最不舒服的已經過去」時,我從感覺好玩,在做挑戰賽的毫無壓力變得恐慌發作。因為眼前還有一米多的管子。這時候咽口水。這時候可以感受喉嚨與管子的摩擦。一次摩擦帶來一次恐慌。一次恐慌帶來新一次的吞咽動作。醫生馬上提醒,用鼻子吸氣,用嘴吐氣。自己強行佛系與放鬆咽喉後,恐慌才停止。看著管子的深入,生怕會冷不丁地一個疼痛。幸好,後面全程輕鬆。當起來時,吐了點血絲。估計是咽喉與管子5次的摩擦導致的。這喉嚨也痛了一天,沒有吃消炎藥。第二天就基本沒有異樣了。

檢查結果果不其然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另外,還發現食管有兩處沖不去的白色附著物。醫生給了診斷:黴菌性食管炎。

我會去一查,發現這個食管病變雖然好治癒。但提示之前身體抵抗力差或長期服用激素、抗菌葯。持續了三天的「原來我抵抗力弱啊」的顧影自憐後,我拿著報告開始了複診。

醫生告知,你這個情況與白色念菌性食管炎還是有差別的。後者的白色附著一般是遍布的。他估計還是潰瘍,吃點抑酸葯就好了。若是,可以吃點生大蒜抑菌。他建議我不要通過百度檢索來嚇唬、誤導自己。醫生結合我大便次數比較多,減少了通便效果較強的行氣葯。他建議不要代煎,因為代煎藥液比較稀。故這次還是繼續顆粒中藥。醫生說,若沒有什麼癥狀,可以不用來了。當我心存感激的時候,在結賬時,發現這次的西藥都是有有自付的。有一個還要冰箱冷藏。頓時,有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個醫生了。

醫學行為的產生是多因促動的。有趣不可成為進行此醫療行為的理由。因為當以有趣感、挑戰感得到後,就可能馬上失去平和,馬上進入恐慌。

患者對醫生的評價是需要很多知識的。比如當醫生開你有自付的藥物時,你需要了解這個葯是否最適合你的病情,是否藥效最高,是否該功效的藥物就是有自付,是否藥房沒進高效又沒有自付成分的葯.......當作為一個好病人,若醫生的決策讓你存疑了,你可以去諮詢、請教。要不然,只能把它當做最好的決策,免得給自己添堵。

(圖片來源於http://huaban.com/pins/15875955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澄流 的精彩文章:

股骨頭壞死之青年篇:股骨頭壞死,離年輕人真的遠嗎?

TAG:澄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