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草木相伴、向花學習的一位花藝男老師

與草木相伴、向花學習的一位花藝男老師

空山幽禪

 空花梵行

巫娜 

00:00/04:34

1

可以說在認識李草木老師之前,我還真無法想像世界之大會有這樣一位插花老師,而且是位男性,他和我之前遇到的熟悉的人完全不同。

我和他是在一個插花花友群里碰到的。看到他偶爾發的些作品,挺喜歡的。雖然我學的是日式插花,但是不妨礙我喜歡他那種清雅古樸自然的風格。

這次正好有機會回滬,就聯繫他看看是否願意讓我了解了解寫寫他。沒想到他很爽快地答應了我這個陌生的花藝愛好者。

2

約好了一個下午去他的工作室聊聊。三月的上海仍然寒風刺骨,春天的感覺忽有忽無。李老師的工作室還挺好找的,地鐵站出來在一排沿路的都市創意園裡的二樓,旁邊是個咖啡室。

推門進去,中國傳統文化之風迎面撲來。發覺整個工作室空間不大,但是被有效地分割成了廳、會客、教室三大塊。最喜歡帶羽毛的頂燈,太有味道了,一下子就帶我穿越到了中國古代。

3

隨之見到真人了,頗有一睹廬山真面目的感覺。李草木老師年輕、清瘦清爽型,最絕的是他穿了一件漢服滑雪衫,看過很多流行服飾,第一次看到這款太與眾不同了。

伴著會客室里的小茶爐燒水取暖,我們就開始聊了起來。

4

李老師,安徽滁州人。2015年來到上海,目前的工作室已經運營了6年,經營良好。

他從小就喜歡花草,長大後讀的專業也是與花草有關的藝術美學專業,而後從事的也是與花草有關的園林景觀工作。在從事園林景觀工作的過程中,他愛上了插花並自創「草木花道」開始了插花教課生涯。

5

談到自創「草木花道」的初衷,李老師希望能夠將自己掌握的美學知識與感覺和自然美有機融合在一起,使中國式插花具有更強的神韻與內涵。另一方面,他也強調了中式插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內容,形韻與神韻的體現更需要內涵。所以不能光從花草里找,還要從中國傳統文化里去發掘。茶道、禪風、漢韻的氛圍與花藝的融合,插花作品就更能展現出古樸典雅的中國風。無論流派無論框架,這些都是很受用的。我從內心深深贊同這兩個觀點。

6

向花學習---

李老師也特別提到了,作為插花老師,教學生做人的修養很重要。所謂「花如其人」,插花人的修養看他插的花就可以了。所以多年來他始終認真負責對待每一個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做人修養的榜樣。自己呢,閑暇時間也多沉澱自己,習茶道、畫國畫、彈古琴等等。好像古代文化「琴棋書畫」就差棋了,新創一個「琴花書畫」。聽到這裡,聊到這裡,看到這裡,我已驚嘆不已。不料,還有更令我讚歎的。

7

那天下午,正好有幾個學生來上插花課。聊天過程中,李老師時不時去教室指導學生。有段時間很長,我就翻起桌上幾本他出的書。其中這本《插花花藝手繪表現圖技法》給予我深刻印象。這本書里我看到了他手繪花草技法,上色的過程和重點,全部已自繪畫來呈現給讀者。看著內心不禁讚歎,這需要多少個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在如今這個商業氣息濃厚的社會,在這裡我能體會到的是一顆愛花草愛自然純純的心!

最近李老師在忙啥呢?除了教課之外,在寫一本茶席的花道書,另外是將「草木花道」的花型系統化,進行歸納總結,供後人方便學習。

向上滑動閱覽

最近看了央視《經典永流傳》

74歲的音樂大師陳彼得一曲《青玉案》驚艷全場

他講的話更感人

中國傳統文化是華人的根

在那裡,你就能找到自己

唯有了解挖掘傳承

我們才能更好地生活

造福子孫後代

李老師不就是在盡自己所能幹這件事嗎?

李老師的一些作品,請欣賞。特此說明:本文為花道藝術交流所寫。

楓之花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楓之花語 的精彩文章:

海派盆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活的藝術!

TAG:楓之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