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CEO要開放更要封閉

CEO要開放更要封閉

選擇大過努力

創業最大的難度就是太自由了,自由到讓創業者很容易失去方向。

網上一篇貼文說,第一個造原子彈和後面再造出原子彈的相比,難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面對的是未知領域的探索性問題,後者則是已知領域的工程性問題。

這讓我想起雷軍曾問過我一個問題,「在做360這件事情上,你的功勞大?還是周鴻禕功勞大?」我的答案是,周鴻禕功勞大。為什麼我會這麼回答他呢?

當時我是不建議做安全軟體的,畢竟我們幾個人,無法與瑞星、金山等幾百人的團隊相比。

而公司的意見是,先以免費使用為切入口,做口碑。雖然做安全軟體這個決定在方向選擇上不具有前瞻性,但卻給了我一個封閉式問題。就是做一款免費安全軟體。在這個封閉式問題下努力,難度就降低很多。

沒有方向時,你覺得都是方向。來回探索,會消耗大量時間。但給你一個固定性、封閉式、有區間問題。難度其實大幅度下降。所以選擇的重要性,遠遠大於過後做出的很多努力。

周鴻禕給了我一個具體問題,或者說收斂性問題。在這個問題下,又提供人力、財務、公司構架。讓我不需要擔心人員工資和其他遊離於產品之外的事情,只需安安心心做產品經理,等待時機。

狀態不等於目標

後來,我越來越覺得,把一個問題變收斂,是很困難的一種狀態。

我想說的是,我們在創業過程中,可能最難的就是把自由度變成一個具體問題、具體目標。因為,我們都在想,如何做好企業,如何改變世界。看上去有目標,卻把「狀態」誤認為「目標」,甚至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

我經常問團隊,這件事為什麼沒做好?他說他已經全力以赴,並且很努力,每天都在認真工作。我認為這些都不是可以被證明的過程。他們誤把自己開放式的心理和工作狀態,當成了工作和前進的目標。

雖然知道將開放式問題轉變為封閉式問題,創業難度自然會降低。但怎麼做呢?

於是,我開始思考:金山網路要成為全球最優秀的互聯網公司?要我發現不夠,要變成國際化的公司?想一下還是不夠,要變成中國公司里移動端國際化最好的公司?仍然不夠。最後變成一個封閉式的問題,說起來沒那麼有情懷——要成為國際上移動端的360。

由這個問題開始,我想到,找出Clean Master(獵豹清理大師)的突破點。把Clean Master變成一個封閉式問題——我們怎麼能做到覆蓋全球6億用戶。後來,我把這個問題又變成了一個更具象的問題——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公司里,變成全球Top3移動廣告平台。

這樣一個封閉式目標的形成,使得用戶獲取、大數據分析、廣告信息有效分發等工作都變得清晰了。

所以一個好的創業公司CEO,就是能把創業情懷變成具體問題。這個問題越具體越好。

尋找迎刃而解的「刃」

封閉式問題的轉化,歸根究底是思維模式的改變,人和人之間最大的界限就是思維模式。思維模式看起來很簡單,但你要捅破這層窗戶紙,難度比你想像的還大。

十幾年前,金山軟體在整個行業里的技術、人才優勢跟小米比如何?為什麼金山和小米今天的差距如此之大?

問題在於,金山當年看到什麼是機會就做什麼。它一直沒把這個問題收斂起來。全力以赴每個領域都做,會將大量的資源消耗在不同戰線。

小米成立時,雷軍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只要1年賣1億台手機就是大公司。5年前,他就沖著這個封閉式目標一步一步走。當時三星和蘋果的銷量大概快到1億台。那麼,中國有沒有可能出1家1年賣1億台手機的廠商呢?如果做到,對手機廠商產生怎樣的影響?對電商產生怎樣的影響?

反覆就一個封閉式問題,來回推演。一旦具備這樣的思維能力,創業就開始變得簡單、有解。

就像雷軍一樣,CEO的核心是設立一個簡單可行的目標,越簡單越聚焦越好。儘管這個目標在行進過程中,可能會不斷變化。阿里巴巴的口號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在我看來,他的封閉式問題是:什麼時候銷售能夠超過沃爾瑪?以及怎麼超過沃爾瑪?用怎樣的方式超過沃爾瑪?

有一個詞叫迎刃而解。那這個刃在哪裡呢?當獵豹想清楚要做國際化移動版免費安全軟體時,變成全球超過6億月度活躍用戶時,變成全球頂尖級別廣告平台時,這個問題比「做最好的自己」「全力以赴」要簡單得多。

所以當你想清楚一個問題,具象化你的目標時,你就找到了你的刃,之後執行就開始變得簡單了。

給你一個固定性、封閉式、有區間問題。難度其實大幅度下降。所以選擇的重要性,遠遠大於過後做出的很多努力。

創業過程中,開放式變成封閉式問題的轉換能力,是我們需要的能力的核心。

格局與破局

封閉式問題是創業者依據自我認知做出的選擇和判斷。但很多事情或許已經超出了你的認知。這就要求你有格局和破局結合的思考模式,不斷更新你的認知。

格局思考是一種思維習慣。以前看到的都是一些熱點。想到的都是一些興奮點。但在這個時代,小的興奮點在紅海競爭中根本微不足道。第一,很難形成真正的爆發性。只有稀缺時,才可能有爆發機會;第二,很難形成突圍作用。對手對你嚴防死守,你稍微做一些亮點,很快就被撲滅了。所以我們還需要對整個大行業、大風口、大機會進行思考。

把這個問題又變成了一個更具象的問題——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公司里,變成全球Top 3移動廣告平台。

作為公司CEO,掌握這兩種能力非常關鍵。一方面,能跳出來,看到行業之間各種變化的機會。另一方面,又能深入進去,看到變化的連接點,能把這個點做到足夠極致。當這兩個方面之間產生交叉,一個時代要開啟了,這就是巨大的行業機會,兩者缺一不可。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有格局思考才有戰略認知。而戰略的核心,就是對清晰目標持續推進的路線圖。

騰訊總裁劉熾平認為互聯網的戰爭實質上是認知的比拼。你需要在一個領域,在這個認知點,有你非常認可的人,且能真的理解深入的人,去擔當重任。

最怕讓做報告的人的認知取代行業的認知。而做報告的人,一般未必對行業有深入理解。最後造成看上去投了很多人,但整個認知維度不夠深。投了很多資源,淪為無效資源。

所以遇到一些困難,都不是問題。最怕遇到困難後,你覺得事實就是這樣,而不去更新認知,這才要命。

創業就是九死一生,面對激烈的競爭,創業者要學會多維度思考,多從內心出發,反思自己認知上的差距。即使勤奮,也要聰明的勤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鄒文靜微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鄒文靜微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