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件關於漢服引發的的事兒

一件關於漢服引發的的事兒

以下圖片來源均為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昨天發了一條動態「突突突突突突突然想買一套漢服穿(Dog)」,然後一些小可愛的評論讓我發現,很多人以為漢服就是女裝。

柳冠中先生近日發布了一篇文章「紅點是商業機構來騙中國人錢」,引得我的深思,我個人對文章的理解,認為柳冠中先生想表達的一個點是:注重本土設計。這與剛剛提及的漢服就有了聯繫。

隨著改革開放40年來的進步與發展,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碰撞與衝擊一直存在,而許多人開始對外來的文化趨之若鶩:「萬事萬物極簡風,看到傳統文化的影子就覺得土氣」,這種現象發生在每一個人的身邊。我不反對外來文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國人的審美,但不支持以外來文化作為導向來評判我們自己文化的優劣。

從傳統文化角度出發,第一個想說的就是服飾。

漢朝以後,中國的各個民族開始融合發展,中國大地上不僅僅只有漢人這一個名族,但是許多民族的服飾都被自己保存下來,他們有著在傳統節日穿上傳統服裝慶祝的習慣,而漢人卻似乎丟失了這種習慣。問及身邊好友,更多的朋友以為清朝時期的馬褂、旗袍就是我們的傳統服飾。提及「漢服」更多的聲音在和我說,這不就是COSPALY的衣服嗎?你怎麼要穿女裝了?

漢服,真的離我們那麼遠嗎?

當你對韓國古裝劇中的歐巴和女神們發出怎麼這麼好看的讚歎時,當你對穿著和服的俊男美女們發出怎麼顏值如此高的疑問時,你是否想到這就是漢服的衍生呢?為何他們在身著傳統服飾時引來的不是非議而是讚美,而我們身著傳統服飾時卻引來種種非議?

第二個我想提及的是傳統文化的衍生物,比如海報、產品。

中國古代有著《山海經》等等諸多的神話小說,在海報、產品的設計中,它們有著無窮的可能性。而我們常常在製作海報、產品時避開這個元素,轉而尋找聖誕節、希臘神話等等作為我們的靈感來源,這不僅僅存在於我自己,相信也存在於許多的朋友身上。

漢字的美,不用多說,大家也是十分認同的,一句古詩詞的精簡語句所描繪的畫面遠超英文翻譯所表達的意向,而我們在製作一些刊物時卻喜歡使用英文,美其名曰「國際化」。為何我們不能讓「漢字」變成「國際化」的主流呢?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作為一個設計學生,漸漸開始意識到,傳統文化元素給中國設計師帶來的是設計的靈魂,是中國文化自信的彰顯,無論是紅點、IF還是諸多的世界大獎,我們應該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改變評審對於中國設計的評判標準,讓他們意識到並不是西化的設計才是好設計,中國傳統文化的設計也將是世界設計潮流中的一股主力。

以上皆為個人觀點,如有建議望不吝賜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東的海 的精彩文章:

TAG:東東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