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架轟炸機兩次參加對日核攻擊 戰後零件被偷 修復後終進博物館

這架轟炸機兩次參加對日核攻擊 戰後零件被偷 修復後終進博物館

伊諾拉·蓋伊號B-29超級堡壘轟炸機

伊諾拉·蓋伊號B-29,型號為B-29-45-MO,序號44-86292,是由格倫·L·馬丁公司(現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前身之一)位於內布拉斯加州貝爾維尤歐福特空軍基地(Offutt AFB)內的轟炸機生產線製造的。

1945年5月9日,當伊諾拉·蓋伊號還在生產線上的時候,就已被當時第509大隊隊長保羅·蒂貝茨給挑走。1945年5月18日,伊諾拉·蓋伊號下線。美國陸軍航空兵接收後就將它轉交給第509大隊下轄的第393轟炸中隊。1945年6月14日,伊諾拉·蓋伊由羅伯.A.路易斯上尉駕駛,飛到了位於猶他州的溫多弗陸航基地。

13天後,伊諾拉·蓋伊號離開溫多弗陸航基地,前往關島進行改造。這次改造項目有以下幾點:

1.大幅修改彈艙,包括氣動艙門與英制掛彈/投彈系統。

2.追加反向推力能力,與加強降落時的空氣剎車力量。

3.強化發動機的燃油噴射與冷卻能力。

4.拆除裝甲與炮塔。

伊諾拉·蓋伊號B-29超級堡壘轟炸機

1945年7月6日,改造完成的伊諾拉·蓋伊號飛往提尼安島。1945年8月6日,伊諾拉·蓋伊號由保羅·蒂貝茨駕駛,向日本廣島投下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用於實戰的原子彈小男孩。在8月9日進行的第二次原子彈攻擊時,伊諾拉·蓋伊號也參加了任務,當時它負責對小倉進行偵察。

二戰結束後,伊諾拉·蓋伊號回到美國位於新墨西哥州的羅斯威爾陸軍機場,並參加了1946年進行的十字路口行動。1946年8月30日,伊諾拉·蓋伊號的擁有權,由美國空軍轉移到史密森尼學會手上,但因為缺乏適當的存放場地,伊諾拉·蓋伊號在之後的15年中,輾轉停放於多個美國空軍設施內。由於露天停放沒有人看守,這段時間內,伊諾拉·蓋伊號機內的部分零件被偷。為了避免破壞的程度加巨,1960年8月,史密森尼學會的工作人員將艾諾拉·蓋號解體,將零件運往史密森尼學會位於馬里蘭州的倉庫保存。

20世紀80年代,幾名曾在第509大隊服役的退役士兵開始進行遊說,希望史密森尼學會能將艾諾拉·蓋號復原並且展出。1995年,艾諾拉·蓋號的機身首次在華盛頓特區的國立航空太空博物館中展出,除了已經公開展示的機身部分外,機翼、螺旋槳與發動機等零件也開始進行復原工程。

在史蒂文·烏德沃爾哈齊中心展出的伊諾拉·蓋伊

2003年時,所有的修復的零件全被送到即將開幕的史蒂文·烏德沃爾哈齊中心。在那裡,伊諾拉·蓋伊號開始進行組裝工作,工作於2003年4月10日完成,此後該機就一直是該中心重要館藏品之一。

戰國縱橫:鬼谷子的局(套裝1-8冊)

¥186.6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備酷 的精彩文章:

它是現役驅逐艦代表之一 但這些細節卻很少人知道
它曾是蘇聯「海底怪獸」 潛航排水量近5萬噸 最終卻被美方出資拆解

TAG:軍備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