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鬼谷子智謀:時移境遷,做人不可太刻板

鬼谷子智謀:時移境遷,做人不可太刻板

俗話說,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為人處世總是一開始糊塗膽大,撞了幾次南牆又開始走極端,前怕狼後怕虎。所以我們經常會感慨,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鬼谷子說: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徵焉,而守司其門戶。

大意,計算和預測事物的發生過程,通曉人們思想變化的關鍵,揭示事物變化的徵兆,從而把握事物發展的關鍵。

東漢末年,并州刺史丁原因為張遼武藝高強、膂力過人,召他擔任從事,讓他帶兵去京都。何進派他到河北召募士兵,召到一千多人,回來的時候,正趕上何進失敗,就帶著召來的新兵歸附於董卓。

董卓敗亡,他又帶兵投靠呂布,升任騎都尉。曹操在下邳大破呂布,張遼率眾投降,曹操任命他為中郎將。張遼與夏侯淵又在東海郡包圍了呂布的餘黨昌豨,圍了幾個月,軍糧將盡,將軍們便商量撤退。

張遼對夏侯淵說:「最近幾天我每次巡視對面陣營,昌豨總是專註地盯著我,而且他們射出的箭也更少了,這一定是他猶豫不定,所以不奮力抵抗。我想誘使他同我對話,或許可以勸他投降。」

張遼就派人到敵營傳話:「曹公有令,讓張遼對你宣布。」昌豨果然從城上下來與張遼談話,張遼對他說:「曹公神智武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各派勢力,先歸附的可以受大賞。」昌豨於是答應投降,張遼單人登上三公山,進入昌豨的家,向他的妻子致禮。

昌豨非常高興,跟隨他去見曹操。曹操讓昌豨先回去,責備張遼說:「這不是大將應該做的。」張遼謝罪說:「憑著明公達於四海的威信,我拿著聖旨,昌豨必然不敢害我,所以我才敢去。」

張遼智勇雙全,敢想敢做,但是曹操的擔心也是有根據的。三國時各地武裝割據,爾虞我詐,曹操也吃過虧。而且昌豨是呂布手下,呂布被張飛罵為三姓家奴,此人反覆無常。張遼也是看見這位主公有勇無謀,優柔寡斷,還朝秦暮楚,所以才投靠曹操。

那麼既然昌豨曾是呂布的部下,就有可能也是背信棄義,如果張遼隻身奔赴敵營,被活捉事小,影響軍心事大,所以曹操才責備他。

但是張遼敢於這樣做,一定是有他的道理。首先他與昌豨曾經共事,一定充分地了解他的為人。其次,此一時彼一時,呂布已經被滅,昌豨只是苟延殘喘,而且他心理上也是舉棋不定,在等待一個契機。最後,張遼善於觀察,勤于思考,他發現了對方的異常情況,又有曹操強大的後盾做保障,所以張遼才敢去賭一把。

鬼谷子告訴我們,捭闔之術就是陰陽變化,不要機械和死板地看問題,要根據事態的發展有針對性地改變策略。

張遼實際上也投靠過很多主子,先是丁原,然後是董卓,再後來是呂布,最後在曹操那裡紮根。呂布投降時,為何曹操不準;而張遼歸順,曹操卻親自為其解縛。其實也是曹操懂得人與人不同,不能用同一個標準衡量,張遼也一定是深通此道。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這個看似淺顯卻很難辦到的真理,因為總是當局者迷。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不刻舟求劍呢?

首先我們要認清形勢,分析和觀察前後的變化,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對策。其次要積極面對,既不要消極迴避,也不要貿然進攻。即使知道有很大的把握,也要有詳盡的計劃。

最後注意的是,張遼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以誠待人,與對手交心,用實際行動感化對方,對方被他的誠信感動,也就化干戈為玉帛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相損則疏,鬼谷子講述處世之道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鬼谷子闡述如何展示自己的才能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