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我沒有失聯!」這是在昨天開幕的第六屆電子信息博覽會數字經濟前沿論壇上,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發表題為《夯實數字經濟基礎 從芯到雲打造IT重科技產業》演講時說的第一句話,「昨天紫光股份發出我辭職公告以後,沒想到我成了朋友圈刷屏對象,恰好當時在飛機上,電話又打不通,所以各種猜測紛至沓來。早上還有領導來問我的情況,還說我創造了一個辭職的理由---太忙。」他強調。「實際上,紫光股份只是紫光集團旗下的一個公司,以前集團規模小,好多下屬公司的董事長都是我,而現在團隊已成熟,我該專註於我該乾的事情。現在確實很忙,想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因此辭去這個董事長,請大家不要誤解。」

發展晶元第一要素是要有錢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我們趙總是個大戰略家!大時代除了有大企業,更需要大戰略家。」一名紫光集團的高管私下這樣說。從今天趙偉國的演講和後來的專訪中,我確實體會到了這點。

記得以前採訪一位博通老大時他說過晶元行業就是一場馬拉松長跑比賽,你必須跟隨第一梯隊,才有超越的可能,否則只有淪為墊底的命運。實際上,趙偉國也對本土IC產業發展做了認真的梳理,他認為:為什麼以前中國的晶元產業發展不起來?真是因為有三大原因:資本、人才、機制。為什麼現在中國的晶元產業有可能發展起來?因為有三大縱深:市場、資本、人才(企業家精神)「中國發展起來的行業都有成功企業,而成功企業都有優秀的企業家。」他指出。

他認為晶元業的特點是資本密集型(英特爾、三星、台積電三巨頭)、人才密集、技術密集、不可替代、全球競爭性,尤其是資本密集,需要大投入。「這好比一個牌桌,如果你沒有一定的籌碼,你根本沒機會跟他們做在一台桌子上。」他解釋說,「英特爾、三星、台積電每年的投入都超過了100億美元,要與這一行的大企業同台競技,至少要做到每年投入100億美元以上,達不到平均每年100億美元的投資規模,根本就進入不了晶元製造的第一陣營。因此,紫光計劃未來十年至少將投資1000億美元,相當於平均每年投入100億美元。有了這樣的投資規模才有資格跟人家一起玩。」

所以,趙偉國在近一兩年來以近乎瘋狂的舉動在搞錢:

1、2016年7月,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 總投資約240億美元,800億元已經到位。

2、2017年4月,紫光集團與成都市政府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建設成都IC國際城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並於2018年初正式開工建設。

3、2017年2月,江蘇省2017年重大項目建設集中啟動,總投資300億美元的紫光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正式宣布開工。

4、2017年11月,東莞市人民政府與紫光集團有限公司在東莞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紫光集團擬在東莞投資1000億元,建設紫光集團芯雲產業城項目暨「紫光集團華南區總部項目」。

5、近日,紫光與重慶市政府、國家大基金合作發起紫光國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公司)註冊資金1000億元,註冊地重慶,希望通過這1000億資金募集到1900億元。

「我們已經募集到1800億元,加上紫光國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募集的1900億元,就是3700億元,這是1000億美元的一半,足夠我五年的彈藥了。為什麼要到各地發展因為一家地方政府難以提供這麼多的支持。」趙偉國表示。「剩下的500億美元,隨著紫光各地項目的開工量產,可以順利籌集到。」目前紫光的32層三維 NAND 快閃記憶體晶元已經出樣,今年年底就可以量產。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他表示在重慶發起註冊的1000億紫光國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完成存儲器製造。

紫光的晶元策略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他表示在發展晶元方面,如果從底層研發開始,可能你的產品剛研發出來就已經落後,還可能在研發中就遭遇對手強烈的阻擊,因此,併購是個很好的策略,通過併購等於獲得了橋頭堡和灘頭陣地。

目前紫光展銳已經實現手機晶元出貨超過6億顆,為全球第三;紫光集團旗下其他晶元如智能卡、FPGA、物聯網晶元等是國內第一,並已初步形成了存儲晶元產業生態。

而紫光旗下的新華三在路由器、交換機領域已經和華為形成雙雄並立勢態,並且新華三大量採用了紫光集團的晶元,推動了集團晶元業務的發展。

「從資產規模來看,紫光已經是中國出貨量最大綜合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紫光的戰略心態是五年站穩腳跟,十年有所成就!」他強調。

對於目前美國政府全面阻擊中國半導體公司收購美資企業的做法,趙偉國在會後接受電子創新網專訪時表示,「我們的收購布局已經基本完成,未來我們會著眼於自身的創新發展,也通過國際合作推動自身的創新。」

紫光的雲戰略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2018年3月31日,在新華三2018 NAVIGATE領航者峰會上,業內猜測已久的紫光公有雲戰略正式發布,此前,紫光集團的雲計算主要是旗下新華三集團等公司的私有雲業務,如今「公私兼備」的雲業務成為紫光集團今年的重要戰略布局。

紫光雲基本上調用了整個紫光的資源,包括紫光旗下新華三、紫光雲數、紫光股份、紫光軟體、紫光數碼、紫光西部數據等雲網板塊企業。紫光集團在啟動整個雲戰略以後,會成立一家一級子公司——紫光雲公司,並且紫光雲會和紫光雲數合併,統一成一個團隊。紫光集團已宣布投資120億元,開始進軍公有雲市場。

據IDC預測,2021年中國公有雲服務收入預計達到10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33%;目前企業、金融、行業、政府的數字化轉型已經成加速勢態,「以後設備廠家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大的互聯網企業已經開始自己在研發各種伺服器設備,如果不進入雲領域可能會被顛覆。」趙偉國指出,「我們是中國最好的2B雲技術企業之一,紫光雲已經承接了非常多的政務雲項目,在這個方面我們有豐富的積累。紫光是國內少數可以提供從產品到諮詢、設計、建設和運營的全產業鏈服務企業。」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紫光的發展策略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有了錢,有了戰略目標,紫光要做好的是執行,趙偉國稱紫光的定位是做世界級的高科技產業集團(從芯到雲),把企業戰略與國家戰略結合,把科技產業與商業現實結合,把本土雄心與跨國經營相結合。

人才與企業管理方面,紫光有華為類似的理念---就是重視人才,鼓勵創新,重獎有功者,「開疆破土者,裂土相封!有功必獎,大功大獎!」趙偉國表示,「我們對於高級人才的待遇絕不會低於互聯網企業。」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趙偉國激情地表示:「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時代,偉大的行業必將產生偉大的企業,一山放過一山攔,不破樓蘭終不還!」

所以,基本上紫光在打造一條從晶元設計(紫光展銳、紫光國芯)、到晶元製造(長江存儲等)、到晶元封裝(控股上海宏茂微電子、收購矽品科技(蘇州)有限公司30%股份)、到快閃記憶體方案(紫光存儲)、到系統產品(新華三、紫光西部數據),再到雲(新華三,紫光雲公司)的完整產業鏈生態系統。十年後,這樣的投資是否可以讓紫光裂變為全球領先的綜合性IC高科技集團?很有可能,而這,也可能就是趙偉國現在在下的一盤大棋,我們期待著結果。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筆者和趙偉國合影

趙偉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近期微信熱文推薦

如果覺得有價值請歡迎關注我的微信號

本信號由張國斌親自運營,粉絲多為半導體領域企業決策者,本號關注全球半導體最新科技趨勢信息和新興技術應用,解讀半導體產業最新動態,伸出你的小手按一下,我們就是分不開的好朋友啦!商務合作請加我個人微信:eetrend-richard。最近收到不少有關投融資需求信息,歡迎加我微信了解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創新設計 的精彩文章:

「60秒半導體新聞」希伯來大學研發太赫茲微晶元 速度提升100倍/審批日期截止,東芝快閃記憶體交易未獲審核,仍尋求出售

TAG:電子創新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