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轉眼春花爛漫,轉眼秋風蕭瑟,一年年光陰悄悄流過,浮生如夢,春秋奈何!春秋不光是指季節,也是一本書,還是一個時代。

烽火戲諸侯

那個為博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一時色慾熏心,又廢黜了王后申後和太子姬宜臼 ,改立褒姒為王后,褒姒之子姬伯服成了太子 ,這讓姬宜臼的外公,周幽王的岳父申侯極為憤怒。

終於,在公元前771年,申侯聯合繒國、犬戎在驪山下殺死周幽王。此後,申侯與諸侯們共同擁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繼位,是為周平王。鑒於此時的鎬京幾成廢墟,而且又處於犬戎威脅之下,於是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衛護下,遷都到鎬京以東之洛邑(今河南洛陽),以此為界限,西周成了過去,而東周走向前台。

平王東遷以後,轄區大減,勢同小國,外加多少有點弒父的嫌疑,致使周天子(平王)在諸侯中的威望大減。而此時的周朝共包括有140多諸侯國,兄弟那麼多,掐架便成了諸侯之間的日常娛樂項目,犬戎、北狄、山戎等異族又屢屢入侵,周天子因為實力不濟,即管不住自家孩子,更管不住別人的熊孩子,所以經常無奈地向強大的諸侯求助,已不能擔負天下共主的責任。在這情況下,強大的諸侯便自居霸主。春秋大戲就此開幕。

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一說公元前453年,另一說公元前403年),史稱「春秋時期」。當時魯國史官把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這部編年史就叫做《春秋》。這部史書所記述的一個時段,便是春秋時期。

春秋五霸

說到春秋,自然會想到五霸,齊桓公便是春秋五霸之首,於公元前685到前643年在位,是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可能有人不知道齊桓公這個稱號,但可能會知道他的名字,因為一個小有盛名的品牌-Jiang Xiao Bai。

聽說Jiang Xiao Bai挺火,不過個人覺得酒質一般,但逼格很高,瓶子上印上紛繁蕪雜的語錄,也算是慰藉了一眾空虛的靈魂,不管酒怎樣,畢竟有個能「裝」的瓶子!我們的齊桓公,姜姓,呂氏 ,名"小白",也就是姜小白。是那個喜歡釣魚的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姜小白的哥哥齊襄公在位時,國政混亂。管仲、召忽保護公子糾逃到了魯國,鮑叔牙保護小白逃到莒國。前686年,齊襄公被殺,君主虛位。有人悄悄通知了小白回國。魯國也發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糾返齊,並派管仲帶兵在莒國回齊國的路堵截小白,管仲一箭就射中小白---的帶鉤,小白很醒悟的裝死,騙過管仲後,星夜兼程趕回齊國,高傒便立他為國君,是為桓公。可見,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關鍵在於要會裝。所以,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不一定是虛。時間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放言.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姜小白能當上五霸之首,除了自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畢竟也是因為有血統高貴,遺傳了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姜子牙的優秀基因。

姜子牙生於東海之濱。其先祖曾輔佐夏禹治理水有功。被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西),所以又稱呂尚。呂尚本姓姜,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所以叫作呂尚 。姜子牙出生時,家境敗落,所以年輕的姜子牙當過屠夫,干過商販,總之就是沒賺到錢,也沒有出名。一直閑居在家,鬱鬱寡歡,連老婆都嫌棄他而離家出走了。有一天,姜子牙可能是看到黃曆上寫著:驛馬動,火逼金行,大利西方,就義無反顧的從東海跑去了很西的渭水邊釣魚了。

魚倒是沒有釣到幾條。但後來釣到了周文王,然後開始了開掛的人生,順便也讓西岐走上了開掛的康庄大道,在牧野大敗商紂王,幫助武王姬發建立了大周朝。

行香子

渭水熊飛,岐山鳳鳴,

以耄耋,籌謀兵鋒,

力佐姬周,膺受天命。

為伐無道,匡正義,救蒼生。

大象無形,潛龍勿用。

誰曾識,屈屈釣翁。

智成六韜,捻須計成。

嘆衰少年,奇謀士,老英雄。

武王「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就把齊地封給了姜子牙,姜尚就在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建立齊國,以穩定東方。齊國在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監之亂後,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所以最牛的齊國,最早稱霸。

蟾宮曲·懷古

元.查德卿

問從來誰是英雄?一個農夫,一個漁翁。

晦跡南陽,棲身東海,一舉成功。

八陣圖名成卧龍,六韜書功在飛熊。

霸業成空,遺恨無窮。

蜀道寒雲,渭水秋風。

齊桓公

齊國先有僖公小霸,稍微展適一下拳腳,到了桓公小白這,十八般兵器都練的的爐火純青了,小白於前679年在甄(今山東菏澤市鄄城縣境內)召集宋公、陳侯、衛侯、鄭伯等諸侯開會,自己順理成章當上了天下諸侯的盟主。後來小弟宋國不聽話,齊桓公就以周天子的名義打到宋國滿地找牙而被迫求和,然後大家覺得齊桓公打人的姿勢很優美,就更喜歡跟著小白一起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力以赴搞建設了。齊桓公為了幫助譚、遂、鄣等小國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就把這些國家滅掉,讓他們的人民都變成富強文明的齊國人。戎狄等部落覺得中原人民伙食好,經常想吃中原諸侯家的飯,然後還不給錢,於是收了保護費的齊桓公就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把黑社會戎狄之流都擺平了,英明神武的齊桓公於是就成為了實至名歸的中原霸主。

春秋公羊傳

「南夷北狄交,中國不絕如線,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國。」

齊國還成就了兩件有意思的事,聖人之師管仲發明了官妓制度,成了大保健從業者的祖師。易牙擅長做飯,尤其是煮兒子,是烹飪界的祖師。齊桓公時代踐行了「食色性也「的觀念,讓這一理論從此深入人心。

齊桓公後來喜歡吃人肉,那個煮自己兒子給齊桓公吃的易牙,後來因為想兒子,就把齊桓公關了起來,沒東西吃的小白兄就慢慢餓死了,其實明明可以吃自己嘛,難道自己的肉不是人肉?細思極恐!

晉文公

後來,那個流亡在外多年,靠吃介之推大腿肉活下來的重耳,當上了晉文公,吃過人肉就是不一樣,很容易開掛,晉文公聯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救宋服鄭,還平定周室的子帶之亂。後來在前632年於城濮大敗楚軍,志得意滿的晉文公覺得自己可以自由飛翔了,於是召集秦、齊、魯、宋、蔡、陳、莒、邾等國諸侯於踐土會盟(當時衡雍附近,今河南省境內),周襄王命令王子虎任命晉文公為諸侯首領,於是晉文公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秦穆公

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為了擴大勢力範圍,和鄰居晉國相處的特別愉快,秦國與晉國多次聯姻,人稱秦晉之好。秦穆公在秦晉聯盟之後,也想趕緊成就霸業,光宗耀祖。曾經派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奔襲鄭國,不過沒有得逞(詳見燭之武退秦師),但在回家的路上,順道滅了滑國。後來晉襄公為了遏制秦人東進的勢頭,親率先軫等人於崤山(今河南洛寧縣西北)打了個漂亮的伏擊戰,全殲秦軍,打了遠門外公一個大嘴巴。後來秦穆公覺得外孫不好惹,尤其還不是親外孫,於是掉頭向西發展。一口氣滅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國家10幾20個。在周襄王時期,秦穆公出兵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方。

楚莊王

楚莊王,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在齊國稱霸時,楚國因受齊國打壓,忍氣吞聲,不敢北進,只能向東吞併了一些小國,一邊發展自己,一邊等待時機。等齊國衰落後,楚國就開始向北擴張與晉國爭霸。公元前598年,楚莊王率軍在邲(今河南鄭州)與晉軍大戰,打敗晉軍。中原各國背晉向楚,楚莊王開始成為中原霸主。在與晉國爭霸的過程中,楚莊王曾經率領楚軍北上,借伐陸渾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主力大軍開至皇城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嚇的剛即位不久的周定王覺都睡不著了,趕緊派特使王孫滿去給楚莊王送慰問品。楚莊王一時興起,就製造了一個成語-問鼎中原,「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特別不謙虛的要與周天子比劃一下了,周天子不太敢比劃,於是成就了楚國稱霸天下的新壯舉。

宋襄公

宋襄公,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還是那個小白兄的好幾個兒子都想接班,這下惹怒了宋襄公,這位小白的託孤好夥伴,於是,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裡應外合,擁立齊孝公,宋襄公也因此聲名鵲起。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於是跟楚國爭奪霸主名號,楚國人很仰慕宋襄公,於是替他建立一個豪華的拘留所,好不容易熬了將近一年,在魯僖公的調停下,宋襄公才榮歸故里。宋襄公特別有意思,很講究「仁義」,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戰於泓水。雖然楚兵強大,但宋襄公的膽子更大,非要等楚兵渡河列陣後再開戰,結果大敗,自己還受了傷,可能生理和心理的傷都不輕,次年就傷重而死了。 宋襄公雖然被後人列為春秋五霸之一,但實際上他當時並沒有真正的稱霸於諸侯,只是其仁義道德還是比較值得稱頌,畢竟有春秋大義。

春秋更替,五霸慢慢老了,烽火中成長起來的小一輩,戰鬥力更強,於是架打的更頻繁了,既然這段時間一直有戰爭,這些國家都愛好戰爭,因此就給這個時期掙來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戰國」。「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此為後話。

黍離

《詩經》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別夢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夢同 的精彩文章:

TAG:別夢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