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窩闊台:喜歡博取「美名」的皇帝

窩闊台:喜歡博取「美名」的皇帝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元太宗窩闊台在晚年時,常常有意做善事,以此博取「永存的美名」。他向反對他過分慷慨的達官貴人們說:「明智要求人們用『永存的美名』而活著。」「在死亡到來的時刻,珍寶不會帶來任何利益,人們又不能從彼世回來。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珍寶保存於心中,並且把一切現有的和已經準備好的,或者正在做的,全都給予臣民和需要者,使我們美名遠揚。」

窩闊台:喜歡博取「美名」的皇帝

那時,蒙古族有這樣的風俗習慣:春天和夏天,任何人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於水中洗浴,不能用金銀器汲水,不能把濕衣服鋪在地上,否則會引來雷電。他們始終遵循這個習俗。

有一次,窩闊台和兄長察合台一同狩獵。路上看見一個木速蠻坐在河中洗滌。木速蠻,是當時對中亞、波斯人的稱呼。很明顯,這個木速蠻違背了當地蒙古人的習慣。察合台是個非常重視習俗細節的人,憤怒之下,想殺掉此人。窩闊台卻想救木速蠻的性命,可又不好違背法令,他說:「我們已經很累了,先把他看管起來,明天再審訊處死他吧。」窩闊台把這個木速蠻交給一名伊斯蘭教士,私下命令他,在木速蠻洗滌的地方投進一枚銀錢。窩闊台又囑咐木速蠻,讓他在受審時說:「我是一個窮人,我的錢掉進了水中,我下水是想把它撈上來。」

第二天審訊,木速蠻就按照窩闊台的話回答。當時派人去那裡,果真於水中尋到那枚銀幣。窩闊台便說:「誰能有膽量,違反偉大的札撒呢?這個不幸的人是由於太貧困,才為這點東西犧牲了自己啊!」察合台也不好再說什麼。結果這個人被寬恕,窩闊台又命人從庫中取出十枚銀巴里失 (蒙古貨幣)給他,並讓他寫出永不再犯的保證。

一天,一個仇恨木速蠻的人來見窩闊台,跪稟道:「我在夢中見到了成吉思汗,他告訴我的兒子,讓他盡量多殺木速蠻,因為他們很壞。」窩闊台沉吟著,問他「他是親自對你講的,還是通過別人呢?」那人答道:「是親口說的。」窩闊台又問那人:「你懂蒙古語嗎?」那人答道:「不懂。」窩闊台對他說:「你無疑是在撒謊,我的父親除了蒙古語,不懂其他語言。而你,既不懂蒙古語,又不通過別人,怎能聽得懂他的話呢? 」這個惡人沒有被饒恕,窩闊台下令將他殺了。

窩闊台:喜歡博取「美名」的皇帝

不過對於一隻惡狼,窩闊台竟大發慈悲。

有一個叫明裡不花的蒙古人,他有一群母綿羊。狼在夜晚闖進羊群,傷害了大部分羊。第二天,明裡不花向大汗報告了此事。窩闊台道:「狼到什麼地方去了呢?」恰好,一些角鬥士捉到一隻狼,嘴巴捆得死死的,路過這裡。窩闊台用一千巴里失買下這隻狼。他又對明裡不花說:「把它殺了也無法彌補你的損失。」隨後吩咐給他一千隻公綿羊。這樣既彌補了損失,還能使羊群繁殖後代。至於狼,窩闊台想放生,說:「我們把它放了,讓它去警告自己的同夥,使它們離開這個地方。」狼剛被放開,幾隻狗卻不懂大汗的命令,撲上前去,把狼扯碎。

窩闊台對此大為震怒,要狗為狼償命。為何大汗對傷害羊群的狼有如此的好感呢?窩闊台悶悶不樂地退入大帳的內室,道出了個中機緣。他向達官顯貴和近臣們說:「釋放狼是有用意的。我發現自己的健康情況有些不佳,就想到,如果我對一動物放生,長生天就會使我痊癒。但由於它未能逃出狗的腳爪,我當然也就逃不出深淵。」

慷慨地把身邊的財物助贈他人,是窩闊台常常願意做的事。他有這樣的習慣:一年中冬季的三個月去狩獵,其餘九個月無所事事。於是每天吃罷飯,他便坐在門前的椅子上,命左右從倉庫中取出一堆堆的東西,排列開來,贈送過往的行人,並吩咐健壯的人,能拿多少就盡量拿。

窩闊台:喜歡博取「美名」的皇帝

替換高清大圖

一日,窩闊台走過哈刺和林的市場,見到小鋪中擺放的蜜棗,便很想品味一番。由於身上沒有帶錢,他便匆匆回宮。窩闊台命一個近臣去買蜜棗。這個近臣取回一盤蜜棗,付給商人四分之一銀幣,已經超過其價數倍。近臣回稟窩闊台,並交出一銀幣所找回的零錢。窩闊台詢問說:「這麼多的蜜棗,還不到一銀幣,是否太便宜了?」近臣回答「我所給的錢已超過其價十倍了。」窩闊台仍不滿意,把近臣痛罵一頓,說:「在他的一生中,他還能碰得上像我們這樣的買主嗎?」要近臣回去,把十枚銀幣給商人。

正如窩闊台所希冀的:他慷慨疏財的名聲四處遠揚,各國商人接踵來至宮中。他們想藉助大汗的恩惠,賺取到更多的錢。窩闊台降旨,收下商人的全部貨物,不管好壞,全部如數付酬。商人定出了重利十倍的高價,因而獲利甚巨。幾乎所有的商人都摸透了窩闊台汗的脾氣。他們把貨物運到市場,並不打開,兩三天不露面。直到大汗來買,他們才來隨意訂出一個價格。而窩闊台已有諭旨:無論要價多少,都按十加一付款。一些掌管財物的大臣們說:「沒有必要商人要十元,而我們給十一元,因為貨物的原價已高過同類貨物的價格。」窩闊台說:「與官家交易,商人要獲利多些才有利。因為他們必然對你們這些負責交易的大臣們有所開支。我是在為你們的大圓麵包付錢,免得他們從朕處受損失而歸。」說得大臣們面紅耳赤,無言應對。

有人敬獻給窩闊台一頂波斯式的冠帽。窩闊台正在暢飲美酒,吩咐賞給來人二百元。匯票寫好,而左右侍臣惟恐皇帝是在醉態中隨意說出,故留下匯票不蓋璽印。這些人還沒有摸透皇帝的脾氣。第二天,窩闊台與那人又見了面。那人稟告了大汗答應給他二百元匯票的事。窩闊台降旨給他三百元的匯票。出於同樣的原因,票仍拖延未付。窩闊台就每天增加一百元,一直增加到六百。他把大臣們一齊找來,問道:「世界上有無永存的東西?」眾臣都說:「沒有。」窩闊台道:「你們說的不對,光榮的名聲和良好的紀念是永存的。」他又憤然地對那些扣壓匯票的近臣說:「你們是我真正的敵人,因為你們不願我留下美名和永遠的紀念;你們阻撓我對窮困者的賞賜,你們一定要為自己的行為受到懲罰,以儆效尤。」史書中沒有敘述扣壓匯票的人受到怎樣的「懲罰」,也許是為了保障窩闊台「善名」的完美無缺而隱去。

窩闊台:喜歡博取「美名」的皇帝

從這些史實中來看,窩闊台真是一個仁慈、慷慨的君主,但我們且不說他在統治期間對西夏、漢等民族的屠戳,只就下面一個對待他治下的蒙古族同胞的事迹來看,誰還能得出他仁慈的結論呢?

有一次,某個蒙古部落謠傳:已有聖旨,該部落的姑娘將指定給某些人為妾。於是部落里的人們紛紛惶恐不安起來,忙將姑娘們與自己部落的人匆忙訂婚,有的姑娘更是慌忙出嫁。此事傳入窩闊台耳中,不禁大為憤怒。待詳查之後,他降旨徵集此部落所有年滿七歲的姑娘,並包括那些該年慌忙出嫁的姑娘。只有兩個姑娘逃走倖免,共得四千個少女。其中屬於大臣家的人,窩闊台降旨還給他們。一般平民的少女則列為兩行,以供挑選:適宜於大帳者被送進後宮;一部分給了獵師和鷹師;一部分給了宮廷侍臣。有的被送進酒館和使館。剩下的,窩闊台諭旨在場的蒙古人和木速蠻分取。這些姑娘們的父親、兄弟、丈夫和親戚們,眼巴巴地看著她們像貨物一般地被任意挑選、領取,卻敢怒不敢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北伐大勝:蔣介石合縱連橫功不可沒,顯驚人軍事天賦
李宗仁與白崇禧:百年搭檔的不同歸宿

TAG:上官婉婉 |